分享

【西散原创】李瑞萍作品丨婆婆,你慢慢走…

 梅雨墨香 2021-06-28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九十岁的婆婆,生命的最后历程,终于艰难的走完了。当给婆婆换上寿衣,铺盖上层层被褥,让她静静地躺在寿棺里时,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和婆婆相处的几十年,如电影般的清晰回放……


还记得初见婆婆时的模样:身材消瘦,青灰布对襟衫,系着围裙,干净利落。一见面,就拉着我的手,说“穿得这么少,手这么凉的,赶快坐到炕上去”。简单朴素的问候,顿时打消了我的顾虑。婆婆一边拉开被子,一边说“快上炕暖和去,我去下饺子。”趁机,我打量了一下这个房间,一铺大炕,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水泥柜子,炕上有架板,放两只掉漆的黑木箱子,这是婆婆的全部家当了。虽简陋但很整洁。我在思索着,这就是养育两男五女的婆婆家吗?“贫穷”,写满了我的大脑。婆婆端来了饺子,大小一样,小巧细致,捏得那么精心。见我吃得很少,婆婆说“要好好吃饭,身体才好”。走的时候,婆婆烙了好多个白面小饼,上面点点金黄,说“乡里没啥好吃的,带上这让同事们尝尝”。又塞给我一百元钱,说第一次来不能空手。

当时,我不知道我们能否成为婆媳,但是这一连串真诚的关心,却让我心里充满了阳光。暗暗想:这样的人做婆婆一定极好相处,至少不会嫌弃一个家务什么都不会做的人当她的儿媳妇。


果然,婆婆是个性情温和又勤劳善良的人。她能用宽厚的心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儿媳妇。从来不会指责你什么,总是用行动纠正着你生活的偏差。

我不喜欢进厨房,婆婆不会说让我学做饭。总是说:“你喜欢吃什么饭,妈给你做。”只要我说想吃菜盒子,婆婆会连着几天都做,一边做,一边不轻易的说“馅是韭菜鸡蛋或者马齿苋粉条,切碎。面是一半烫面兑一半生面”“烫面时用筷子搅,不要把手烫了。”

“妈给你做”,天长日久,也不好意思总让婆婆一个人忙着,渐渐地,耳濡目染,也跟着婆婆学会了蒸馍、摊煎饼、做面条等家常饭。虽然没有完全学会婆婆“菜不过寸”“饭盛八分”“碗光案净”的原则,但也能应付一二。不得不惊叹,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教育方法。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的融化了日常里的婆媳矛盾。


婆婆身体不好,贫穷拮据的日子,幼小的七个儿女和老人,繁重的劳作,不允许有些许的钱花在她身上。所以从三十几岁就疾病缠身,看病吃药,吃药看病一直伴随着她经年累月。这也形成了她坚韧顽强的性格。再难喝的中药她都能喝下去,再难咽的西药她也能吞下去。她常说“妈把病害扎了,把药吃扎了。倒掉的药渣都能拉几车。”但是,只要有一点精气神,有一点力气,她不是在厨房忙活,就是在庭院打扫,绝不让儿女受累。

但凡儿女孝敬她的糕点、奶粉、罐头等有营养的吃食,她都会叮嘱我们:送给三伯三娘、送给大娘,送给邻居叔叔,留给她的所剩无几。分享珍贵的一切是她感恩别人的独特方式 。

八十多岁后,婆婆腰虽弯了,但耳聪目明,人比较精神,依然摘菜帮厨,总是擦擦抹抹,同时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她常说“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多病的婆婆熬过的每个日子,似乎都是好日子。八十九岁时,婆婆又一次病危。发抖、吃饭喝水都吐,医生让准备后事。但是,她忍着痛苦,每天挣扎着吃几口面糊糊,吃几口营养液,慢慢的,竟然能下床了,竟然能推着轮椅走路了,真不敢相信她能够走好几里路。竟然熬过了九十岁的生日,竟然看到了重孙女的出生。生命的奇迹在儿女的精心侍奉下真的发生了。

但是,这一次,婆婆再也没有力气扛过去了。儿女们守着她,看着她,忍受着煎熬感受着生命的渐渐远去——

婆婆,你慢慢走,请回望一下,这是你心心念念的老屋啊。这里有你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呵,新婚的喜悦,夫妻恩爱的和乐,孩子呱呱坠地的幸福。养老育小的艰难日子,女嫁儿娶的劳碌,妯娌相伴的宽容,田间地头的汗水,邻里街坊的笑语。

婆婆,你慢慢走,请回望一下,我是你的大儿媳,是你叫了三十三年的“小李”,忘不了婆婆清瘦的面容,忘不了婆婆做的白面饼,那一圈金黄,温暖了我绵长的日月。忘不了婆婆做的柳叶面、菜盒子,忘不了生病时婆婆的殷切问候。忘不了婆婆的声声叮咛“好好吃饭”。

婆婆,你慢慢走。农场的平房里,有你打扫庭院的身影;租住的房屋里,有你陪伴孙女上学的坚毅:西安的楼房里,有你擀面搓麻什的劳作;“笃笃”的拐杖声永远叩击着我的心。

婆婆啊,你慢点走。请让小李再为你做一碗豆腐脑,听听你的夸奖;让小李再为你买一次新衣,看看你幸福的模样;让小李再埋怨你一次,撒撒儿媳的娇娇;让小李再听一句“妈不怨你”。

婆婆 ,你慢点走。请回望一下,这是你信赖的大儿子,花甲之年送老娘,泪眼婆娑声哽咽。你的儿子,是乡邻皆夸的孝子,是朋友情深意长的弟兄,是单位德才兼备的领导。敬献你的条条挽幛,不正是对他德行的嘉奖么?他跪地痛哭,再不能进门来将娘呼唤,再不能坐床前问暖嘘寒,再不能听老娘絮叨家常,再不能侍奉娘一日三餐,再不能为老娘名医访遍,再不能执娘手散步庭院,再不能寿辰时为娘祝愿,再不能看老娘慈善容颜,再不能陪老娘共享月圆,再不能与老娘早晚问安。

婆婆,你慢慢走,请再看一眼你的女儿们。小时候,她们是你的欢乐,长大了,她们是你的依靠。出嫁了,她们是你最温暖的港湾。有娘在,女儿才有归宿;有娘在,女儿才有挂牵:有娘在,女儿的人生才不孤单。

婆婆,你慢点走,请再看一眼伏地而哭的家孙外孙重孙孙,悠悠岁月里,他们是你的开心果,是你的精神力量。生病的日子里,他们为你买药买你最爱吃的零食,给奶奶给外婆给姥姥忙前忙后,只为你一个开心的笑容。

婆婆啊,三十三年了,你的千山万水里,有我的足迹。我的春夏秋冬里,有你的身影。你创造了自己生命的坚韧绝唱,成就了儿女们的寸草春晖。你是我们小家的功臣。你是大家做人的榜样。你任劳任怨、认真生活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生命虽平凡,但绝不平庸。

奠一杯酒,愿婆婆天堂无痛忧;

焚一炷香,愿婆婆天堂永安康。

婆婆,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李瑞萍,陕西大荔人。中学语文教师,已退休。喜欢阅读,笔耕不辍。有随笔散文见诸报刊。随心抒写,悦己怡情。陕西教育学会散文大赛二等奖获得者。《这是爹给你的!》获相约北京第七届散文大赛一等奖。《向往事敬一杯酒》获第六届中华情全国散文大赛金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