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畅学优】2021新高考语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石门阵》 披文解析

 阅读美丽星空 2021-06-28

试题总说

2021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Ⅱ题材是小说,《石门阵》系革命文化主题文学作品。2019年全国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作品是阿城的小说《赵一曼》,也是革命文化主题作品。革命文化主题小说阅读是高考的重点之一。

整体解析(以下两段文字来自湘语文):

先看小说的创作背景。小说《石门阵》的文末有“延安,1938年秋”的背景提示,考生不可不看,它能帮助考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本文通过抗战时期一山村木匠给村民们讲述石门阵的故事,表现我国军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勇气与智慧,体现出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再来了解作者信息。卞之琳,著名诗人、翻译家,他的《断章》脍炙人口。他曾在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其间经历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炒,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小说开头先声夺人,木匠王生枝以《三国》孔明摆下了八阵图故事引入。这种开头,内容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且单刀直入,直接进入木匠王生枝“讲故事”的现场。】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7.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解析:这一项判断非常简单。

“带胡子的有,麻的有……”VS“有的带胡子,有的麻……”

把“带胡子”“麻的”放到前面,句子内容顺序的调整,表达效果不同,旨在强调听众面孔特点。同时,“带胡子的有,麻的有……”口语化色彩浓,更合小说讲故事现场。

【7.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解析】此项是考查人物形象。通读全文,不难发现,会讲故事,是王木匠最主要的人物形象。

小说前三段,带读者进入讲故事现场。

第一段是对王木匠的语言描写。虽然讲的是《三国》故事,但从内容本身来看,如同一位说书人,语言生动形象,情节吸引人心;从后文来看,王木匠开头讲《三国》故事,以孔明摆下了八阵图来引入抗日故事“石门阵”,匠心独具,实属巧妙。从“讲”的语言和故事设计上可看出,王木匠擅长讲故事。

第二段是对王木匠的动作神态描写。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这是王木匠在有意“卖关子”,先简短讲一个吸引人心的故事,再暂时歇顿,吊吊听众胃口。“干咳”“抬眼”“打量”,人物描写极具情态神韵。在讲故事方面,王木匠善于拿捏尺度,把控节奏,可谓“老江湖”。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这一段是对王木匠身份的描写。讲故事的人是王木匠,王木匠又是谁?从小说故事的完整性来看,交代一下人物身份,是有必要的。注意这一段讲的重点是突出王木匠“手巧”,并以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为例,说明他“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这些描写用笔很简,但增加了人物立体形象和故事的真实性。】

【6.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解析】“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表述有误。所谓伏笔,是指作者在叙述中,对将要描叙的人物、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于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这一段讲王木匠“手巧”,强调其“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判断有没有伏笔,就要扣住“伏笔”概念内涵,看是不是对后文人物、事件起到了预作提示或暗示作用。从后文可以看出,小说并没有写到与“王木匠手巧”的相关情节内容,就是结束处写到他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那也是干他的老本行,并不是“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对这一段话的理解,要通读全篇。要弄清三个问题:

①“石门阵摆退鬼子兵”故事主体情节是什么?

是一次军民团结一致击退日本鬼子来村子扫荡的故事。

②王木匠是故事的亲历者吗?

不是。这里可以从多方面考证,如后文他与胡老三的对话“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说明是听来的故事;如:“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可推知王木匠并不是故事经历者,但讲得生动逼真,让人相信他好像在故事现场一样。

③王木匠讲的石门阵故事是从何得知的?

从后文可以得知,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

【6.B.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

基于上面的本段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王木匠为什么会说“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这是他在构思和编撰故事的切入方式;“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这是他的真话,也就是听来的故事很简单,“几句话”“一点新闻”,都是简要信息,但如何把这个故事讲得生动逼真呢?“一点新闻”,是故事的源头;石门阵,灵感来自《三国》“八阵图”,是为了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1“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

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2“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3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

4“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5“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6“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7“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王木匠讲故事,大家伙儿听故事。上面黄色标注的共7处,是王木匠在讲故事过程中,听众的反应,也可以说得上是“互动”。从小说情节设计角度来看,本篇小说以语言描写为主,王木匠的“讲故事”就是主要情节,而王木匠讲故事不可能一讲到底,中间穿插一些次要人物的反应以及现场情况,增强现场感,这也是一种常用艺术手法。】  

【7.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解析见上。

【6.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解析:“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表述错误。通读全篇,我们知道所谓“石门阵摆退鬼子兵”的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也就是故事的本源来自一军民团结击退日本鬼子的战斗。鬼子进村扫荡是事实,农民救国会五百人在敌人来村前做好了战斗准备,并击退日本鬼子也是事实。但是具体到“麻子”“八字胡子”“小耳朵”这些日本鬼子,说这些鬼子确有其人,这个说法不准确。为了把这场战斗讲述得生动逼真些,王木匠进行了”“再创作”,“麻子”“八字胡子”“小耳朵”这些日本鬼子是王木匠为了讲故事的需要,进行的想象和发挥,是在这场战斗基础是虚拟出来的人物。换个角度来说,王木匠就是一位“编剧”,自编自讲而已。再换个角度来讲,其实现场听众都知道,鬼子进村的具体情节,都是王木匠发挥想象“编”出来的。

小说中有两个地方可以看出。

其一:“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李矮子的话,“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一是说王木匠所讲故事当然是在其个人“编”的;一是说王木匠所编的故事太逼真了,让人惊叹其编故事能力高超。 

其二:“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大致还不错”,这是胡老三对王木匠所讲的故事的总体评价。胡老三的这一评价,是与真实的战斗进行对比分析才得出的,从胡老三的话中读者进一步了解到这次战斗的背景;

同时他还纠正了王木匠故事中的一处错误,“石头门”不是石头而是砖头。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本文是小说,小说的重要特征是虚构。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最后一段,对小说的主旨有重要提示作用。

对结尾段的理解要承接上文。

“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王木匠对战争是有清醒认识的。日本鬼子把我们的门板烧掉,无所谓,“我们就夜不闭户”,这一句带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是大伙的回答也说上了要点,“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从王木匠角度来看,战争给影响了其木匠生意,但是反过来想,战争本身就打破了和平安宁的生活,在战争环境中谁又能自保自己的安宁呢?

再来看本段:

“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夜不闭户,这是和平的时代,百姓生活幸福安宁的写照。“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表现了王木匠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过上安宁生活的一种向望。

“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这是王木匠对未来和平安宁生活的进一步设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是理想生活的具体化。

以上两句,通过王木匠表现了在战火中的人民,在战争胜利的激励下对和平生活的向望。

“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要和平就得先战斗。“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就是要经历无数次战斗,才能打败日本鬼子。“不是用口,也得用手”,说明王木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会讲故事不行,面对侵略者,作为中国人,只是做木匠活是不够,还要加入到战斗中去,尽自己匹夫之责。

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这一句意味深长,王木匠看着自己老茧的掌心,感叹的是自己虽然有一双勤劳的手,但是只是用于木匠手艺术,这还怎么行呢?面对侵略者,这双手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保家卫国,因为只有赶走了侵略者,自己的木匠手艺才能得到发挥。】

延安,1938年秋

(有删改)

【6.D. 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解析:王木匠发出感慨的真实原因不是“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解释见上面。(感叹的是自己虽然有一双勤劳的手,但是只是用于木匠手艺术,这还不够,因为面对侵略者,这双手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保家卫国,因为只有赶走了侵略者,自己的木匠手艺才能得到发挥。)小说的结尾是重点,不能停留在阅读的表面,要看深层。


【7.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解析: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表述有误。

“大故事套小故事”是一种“叙事结构”,也是小说的谋篇布局一种艺术手法。大故事套小故事,又叫分层叙事,通俗地说,就是小说文本内讲故事的人再借他人(小说人物)之口讲述另一个故事。采用分层叙事,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主题表现、故事讲述、人物塑造等。具体到本篇小说,“大故事”就是王木匠讲的“石门阵摆退鬼子兵”的故事,“小故事”是借胡老三的口说出的“农民救国击退日本鬼子”的故事,还有王木匠接过胡老三的话讲到的日本鬼子扫荡“苏家峪、洪子店木门被”的故事。大故事取材小故事,小故事是大故事的真实创作背景。有了小故事,王木匠讲故事的现场听众才有存在的现实可能,小说的前后情节才能勾连一体。

本篇小说,“大故事套小故事”,从叙事结构上来讲,避免了平铺直叙。开篇直接写王木匠讲《三国》中的石门阵故事,设置悬念;主体部分先讲大故事,再讲小故事,读到最后才明白大故事后面有真实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

故事套故事的结构,能彰显小说的主题。在小说的后部分,“小故事”展现,读者才明白,一次抗击日本鬼子的胜利战斗(小故事),通过王木匠现场版“演说”出来(大故事),听众备受鼓舞,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主题初步彰显。再加上小说结尾最后一段,这一主题表现更为明显。

结尾段揭示了小说的主旨: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望,对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心胜信心,以及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决心。

小说是战争题材,红色主题,表现的是革命文化。其主旨从整体上来说没有多元化,向望和平,反对战争,军民同心,保家卫国,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宏大主题”。

另外,小说以一个木匠讲故事的方式来构思,布局谋篇实属精巧。没有炮火纷飞的战争现场,有的是日本鬼子的胆小怯懦滑稽狼狈不堪一击,还有敌后方人民群众以别样的方式一地分享胜利的喜悦。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有如《桥边的老人》。





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分)

【思路】找出文中王木匠讲石门阵时,使用反复手法的地方,注意是王木匠使用的反复手法;分析其效果;本题4分,思考得分点布局;题目4分,通常有两个得分点。

【标准答案】

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从标准答案中可以看出两个关键词:“渲染”“延宕”。

【反复】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种意思,加深读者的印象,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解析】

题目是说“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找出文中反复手法是答题第一步。

第一处:“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

小说开头王木匠讲《三国》故事,也属于王木匠讲石门阵的内容。“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的五次反复明显,反复强调石头,强调突出了石头,引起吸众的注意,旨在为下文正式讲“石门阵摆退鬼子兵”做铺垫。

从全文来看,王木匠讲《三国》石门阵故事,是想了一番心思的,以《三国》同类故事引入,新颖有趣,吸引人心。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王木匠这样的设计,就有吊听众胃口的意思,故意不先讲故事,而言其他,有延缓的功效,这从后文听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可得到印证。

第二处: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这一自关于面孔的描写,不属于“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从题目限制条件来看,是王木匠使用反复手法。面孔的描写是作者的描写。但是我们也可以分析这一处反复手法的效果:强调听众的身份多样和各具特色的面孔;同时还有舒缓故事情节的作用;木匠王讲《三国》故事,故意“卖关子”,“干咳”“抬眼”“打量”,再配合这些面孔的描写,舒缓故事情节,为下文正式讲石门阵故事蓄势。

第三处:

在王木匠讲石门阵的故事主体部分,多处使用反复手法。对其使用效果我们可以一一加以分析。

石门阵的故事主体部分反复手法: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来了,来了”,这一处反复,是王木匠在讲故事的开始,日本鬼子进村了,渲染也一种紧张气氛,“把听众给吓了一跳”是印证。

其实与这一反复相照应的反复还有: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好了!好了!”,这一处反复,是王木匠在讲故事的开始,日本鬼子被吓跑了,大家以自内心地感到高兴,渲染了故事现场听众喜悦的心情,“仿佛大家的声音”就是印证。

这一处反复不在题目要求范围内。

石门阵的故事主体部分反复手法: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强调小鬼子进村前反复确认八路军已全部撤退,充分渲染出鬼子内心的胆小怯懦。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突出日本鬼子侵略贪婪丑陋的内心和罪恶的行径。在听众心里也可以渲染出一种仇恨的心理。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写出了日本鬼子的胆小狼狈,也渲染出紧张的气氛。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写出小鬼子遇到了“石门阵”的惊慌失措,同时渲染紧张的气氛,调动听众的情绪,引发听众的追问。

这些反复手法可以归类到一起加以分析。站在讲故事的人来角度讲,故意运用反复手法,用意明显,就是通过反复强调,渲染出一种紧张气氛,使故事内容表述更加充分,更加具体,让听众如临其境。反复手法是为了让故事讲得更为生动具体,达到逼真效果。

问题来了,反复手法除了”强调渲染“表达效果外,还有没人其他效果呢?

我们可以以读者的视角来听王木匠讲这个故事,来体会现场听众的心理,揣摸王木匠不断反复的意图。既贴着听众的内心走,也贴着王木匠的内心走。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这就是反复的效果。在反复的渲染下,日本鬼子进村了。以日本鬼子的残暴,后面情景很难让人想像。所以宋长发的担心很自然。作为听众,最想知道的就是日本鬼子进村以后会怎样,也就是急于知道故事结局。王木匠把日本鬼子进村前讲得这么详细,有延缓故事情节、把故事讲充分的意图。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这也是反复的效果。日本鬼子的丑陋心态描写得细致入微,激起了听众的无比愤怒,可谓人畜共愤。从整体上来讲,鬼子进村时的心态,反复讲,也有延缓故事情节的作用。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这还是反复的效果。这里面的“延缓”作用看得十分明显。宋长发老婆“急了”,仿佛也代表了全场听众,“干脆直说”。听众的这一反应,其实就是王木匠想要达到的效果。故意延缓,激起欲望,曲折生动。

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一想也就明白。就如同前面王木匠自己所言,“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不想点心思,直不笼统地讲出来,那样一点意思也没有。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5“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这是讲到故事结尾处的反复。这一反复对上文又有照应,日本鬼子的滑稽狼狈刻画得活灵活现,听众听了实在是大快人心,也可以说是心满意足。李矮子的话是对王木匠的夸赞,说明了王木匠编故事、讲故事的能力实在是一流。

作为故事的结尾,这一处反复没有延缓功用,但对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暗中交待故事虚构有辅助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王木匠讲石门阵故事时,多处故意使用反复手法,意图就是在有意延迟,既有意渲染紧张气氛,激发听众的好奇,吊起听众的胃口,又有意迟迟不讲大家关心的故事结局,以引发听众的追问。

作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王木匠——这是高手!   

当然,王木匠是作者刻画出来的,作者才是高手!

 

【知识拓展】

这道题中的反复手法知识点考查,其实涉及到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一考点。

小说的叙述形式,有对话式、讲述式、诗化语言、散文笔调等。比如《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情节简单,推动其情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对话。这些对话简洁、节制而高效,蕴含了所有的生动细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

同时,在小说中,除了运用设悬念、埋伏笔、照应、对比、反转、回忆与现实交织等手法来展现情节、突出主题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叙事手法。

比如《清兵卫与葫芦》《牲畜林》《祝福》等采用了重复叙事的手法。《清兵卫与葫芦》中,两次写到清兵卫是如何细致地处理葫芦的,表现出清兵卫对葫芦的由衷热爱和朴实又高超的处理技艺;《牲畜林》则是情节重复,作者多次让朱阿摸到扳机,但直到第六次才扣响扳机,令情节跌宕起伏;《祝福》中,三次描写祥林嫂的外貌,两次写祥林嫂说“我真傻,真的……”体现出祥林嫂鲜明的人物特点。

《祝福》还采用了多重叙述(复调式叙述)的叙事手法,不仅“我”在讲祥林嫂的故事,卫老婆子也在讲,祥林嫂自己也在讲。三重叙述互相补充、互为印证(有时是互为反证),完善了情节。

上面是重复叙事,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说的延宕式结构。

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者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传统小说通常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而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结构模式:

一是“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牲畜林》。

二是生活的横断面。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如《半张纸》。

三是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如《墙上的斑点》。

2021年全国新高考一卷主观题8题看起来只是考一个简单的“反复”手法,但是深层次考查到小说的叙事方式和结构特点。考生如果对小说系统性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理解不透彻,反复手法在文中起到延迟作用这一点上,答题自然不理想。

总之,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其在叙述方面的特征、特色是高考中有关小说的常规考点之一。系统地梳理并掌握小说的叙述方法及特色,定能让我们的复习备考事半功倍。

 

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审题】①多次出现的“门”,要找出有哪些“门”;②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明确告诉我们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要分类找出有哪些不同层面,这些不同层次对应有哪些不同含义;③结合文本加以分析,要结合文本,通过文体分析来印证其含义。④分值6分,得分点可以是3个,也可以是更多。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

提供的答案:

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

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

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先找出小说中的不同层面的“门”,共有六处门。

木头门,砖头门,石头门,石门阵,大门,二门。

门是老百姓的家门。老百姓以砖头堵门,是在抵御日本鬼子进门。之所以以砖头堵门,是因为原来的木门被日本鬼子烧光了,只好以砖头来堵。砖头门和木头门,是现实生活中的门。木头门、砖头门,这是第一个层面意义上的门。

砖头门经过王木匠艺术加工,成为石头门,并配合讲故事的需要,演变成石门阵,表现出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者。“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这里的“石门阵”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抵抗侵略者的斗争。石头门、石门阵,这是第二具层面意义上的门。

门在小说中的第三个层面意义,要联系文中王木匠年说的那一句“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大门、二门,这是第三个层面意义上的门。大门,联系到中抗日战争时代大背景,自然可以由实入虚,象征着祖国国门。赶走了侵略者,国门就守住了,老百姓就安全,家门(也就是二门)就不用关闭了。

小说中多次出现“门”,要结合文本,六个门要概括找全,不可遗漏。

对门要学会分类,从不同层面进行概括。有三个层面,三者逐层深入。家门→以石门阵方式来战争→保大门(国门)

要对不同层面的门进行解读,也就是指出其含义。由家门拓展到国门,由实入虚,由表及里,是回答这道题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