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富群‖商南县金佛寺记游

 陕南野山菌文集 2021-06-28


2020 年农历10月13日,我陪同老婆云霞和引绒、淑珍、桂芳三位大姐一起,从丹凤县城车站路路口,商南县客运公司驻丹凤联络站,乘坐商州—商南专线班车,到位于商南县清油河镇,吊庄村一组金佛寺岭的金佛寺,参加一年一度的金佛寺西天古佛爷庙会。从西磨沟口一下班车,就看见醒目的“金佛寺”三个大字,这是金佛寺现任主管陈凤琴大姐专门设置的金佛寺路标。由西磨沟口到金佛寺约莫一里多山路,路面可以过小车。我们一到金佛寺,陈凤琴(73岁)、杨月英(81岁)、邱银凤(80岁)三位大姐热情地出来迎接我们。走进金佛寺殿堂,正中是西天古佛爷雕像,左边是观世音菩萨、送子娘娘雕像,右边是药王爷、玉皇大帝雕像。五位尊神雕像高大,清新,面容栩栩如生。
在东厢房墙上悬挂着由商南县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民间信仰场所登记证,这说明国家用法律维护公民民间信仰自由。


陈凤琴大姐满含深情地向我介绍说,吊庄村村干部对金佛寺西天古佛爷庙会非常关心和支持,村支书田新明代表村上派人给金佛寺庙会送来一袋面粉。她和杨月英大姐提前五六天就着手准备,洗被褥,做豆腐,长豆芽,到失马寨集市上买菜。
金佛寺门前左右立着两块古老的大青石碑,虽然石碑上字迹已经不清,但“大清嘉庆七年建”依然清晰可见。大清嘉庆七年是公元1802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汪华君师傅向我述说了金佛寺重建的过程。由于年久失修,金佛寺成为一片废墟,仅剩下门前两块大石碑和埋在废墟中的《金佛寺》牌匾。但金佛寺的灵光不失,敬爷上香的人们源源不断,没有爷庙和爷像,人们就在废墟上上香,烧表,述说自己的心愿,依然灵验。汪华君师傅向我说起他师父的故事,1978年,张绪阳师傅看到人们在金佛寺废墟上敬爷,上香,烧表许愿,就委托王树芬,王建章二人在原废墟旧址上重建金佛寺。在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用了三年时间,盖了三间房作爷庙,接了爷像,修了灶房,让敬爷的人们有了许愿、还愿的地方。


汪华君师傅说他于1984年起就在金佛寺拜张绪阳师傅为师,先后在金佛寺呆了六年时间。后来他在丹凤县铁峪铺镇桃花村站沟路南建起了自己的祖师爷庙。商南县金佛寺每年举办西天古佛爷庙会他都前来诵经。
问到这次庙会诵的那些经,汪华君师傅说诵的有地藏王经,财神经,地王经,弥陀经,莲华经,接引经,娘娘经,灶王经,龙王经,王母娘娘经等十二部经典。

金佛寺现任主管陈凤琴大姐(杨月英邱银凤两位大姐协管)满含深情地向我述说,商南县金佛寺二次重建的发起人田西云(金佛寺前任主管,已病故,终年80岁)的故事。田西云早年就以修理农用机械谋生。三十来岁时不小心将左手卷进车床之中,虽保住了性命,但失去了左手,靠右手继续修理农用机械为生。只要需要修理机械的村民一来,他都放下手中的事情,及时予以修理,不用新部件的免费维修,方圆十里八乡的人都认识他。田西云平时话不多,为人耿直,说话算数,在民间威信高。商南县金佛寺第一次重建后,门前是个大深坑,没有台阶,年龄大的人上庙很不方便,田西云主动担起二次重建金佛寺的义务,他动员人们捐款捐物,义务修庙。田西云是一个大能人,他精心设计将金佛寺原先门前的大深坑利用起来,西边下层修建成房作为饭堂,屋顶打成钢筋水泥混凝土,成为平整的道场。东边盖了三间两层楼房,下层作为卧室,满足远路香客晚上住宿需要,上层作为接待室,接待客人。并修建了东厢房,作为香客卧室,放置了写字桌,扩建了灶房。道场有三百多平方米。同时借地势修建台阶,方便了老人进庙上香。同时田西云精心策划,将金佛寺庙堂正殿重新修整,将屋顶原来的蓝瓦换成新式的琉璃瓦,将爷像进行了修饰,使金佛寺里外焕然一新。田西云为金佛寺接通了电,在山底下修了水井,用水泵将清澈透亮香甜可口的清泉接引上山,安上了自来水。他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智慧,胆识和毅力,从2004年起对金佛寺进行了第二次重建。用自己的右手亲自为金佛寺做了一百来个小木凳子,方便了香客休息需要。


诵药王经时,陈凤琴、杨月英、邱银凤三位大姐分别在神坛上放了许多纸片,向药王爷要神药。诵经结束后,她们将神药收起来拿到道场发给香客们。云霞给我拿了两包,我亲眼看到颗粒明显的红色药,吃在嘴里,舌尖上能感受到药粒的存在,我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宗教文化药王经的精妙与神奇。。
农历10月14日是金佛寺西天古佛爷庙会正会。从早上六点开始,敬香的人就络绎不绝,鞭炮声连续不断,有前来还愿的,许愿的,拜北斗的,改太岁的,求平安的,求子的,求财的。求寿的,等。殿堂内,汪华君师傅在诵经,跪香的有二十多人。在道场上,香客们敲锣打鼓跟上万名伞扭起秧歌,云霞兴高采烈地双手举着万名伞走在秧歌队的前面,和大家一起扭起了秧歌,我站在旁边舒心的微笑着;戏班子在二胡伴奏声中唱起了古老的民歌,演着跑旱船等节目。在场的都是老人,儿女们外出打工挣钱,老人们留守家园,大家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中度过幸福的时光。吃中午饭时,我用心望了一眼,有一百多人。


10月15日,早上6点,云霞就起来洗脸刷牙,到爷庙烧头炉香。一会儿,金佛寺外鞭炮声声不绝于耳,前来敬爷上香的人陆续不断。
吃过饭后,我们几个收拾东西,打算回家。陈凤琴、杨月英、邱银凤三位大姐热情地送我们。站在金佛寺门前水泥停车场上,凤琴大姐自信地说:“停车场是前年才打的。”凤琴大姐指着金佛寺门前不远处的斜坡高兴地说:“准备在那里修建戏台子。修戏台子和打水泥路的水泥都买好了。明年来的时候,就能走上水泥路,在戏台子前看戏了。”三位大姐把我们一直送到半路上,在我们再三要求下,才准备离开。我习惯性的向三位大姐说:“你们回吧,我走了。”杨月英大姐语重心长的对着我说:“兄弟,不能说我走,说我回家。”我当时楞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大姐的用意。那一刻,我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优秀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

金佛寺西天古佛爷庙会的场景,使我联想到墙上那块由商南县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民间信仰场所登记证的牌子,联想到田西云让敬爷的人更加方便的心愿。田西云的心愿实际上就是为民间信仰提供更好的场所和服务,为民间宗教信仰创造更多方便有利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间宗教信仰精神文化需要。这不是一个人的心愿,是张绪阳,王树芬,王建章,田西云、汪华君、王富庭(商南县医院退休院长,今年84岁,邱银凤大姐的老伴。二十余年来,每年金佛寺庙会时,担任执笔人,为庙会服务)、陈凤琴,杨月英、邱银凤等一群人的心愿,是那些为弘扬金佛寺优秀传统宗教文化遗产捐钱捐物出力流汗的更多人的心愿。


作者简介:张富群,陕西丹凤人,高级数学教师,商洛市高中数学教学名师。现退休在家。爱好阅读,喜欢用文字让自己的思想飞向远方。在书刊报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教育教学等作品数百篇。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淮安文学坊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力荐悦读         松风阁语

平台往期作品阅读:

张富群‖三十年教坛艰辛与收获的岁月

张富群‖丹凤中学,你梦想成真的精神家园

张富群‖融化冷漠之冰的瞬间

张富群‖听明白,想明白,问明白

张富群‖放低自己

张富群‖爱,可以传递,移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