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村落(三十六)石 佛 寺——与佛有缘的村落

 文艺朝歌 2021-06-21

石  佛  寺
 
石佛寺原隶属淇县高村镇,今由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托管,位于县城东北8.5公里处,因村东有一座建于北魏时期的石佛寺庙而得名。全村530余户,2400多口人,一条东西向主大街和一条南北向大街,若干巷道,村落呈梯形状,占地580亩。村东南和村西南皆有老龙沟,呈二龙戏珠之势,村庄恰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居于正中。

悠久的历史渊源

石佛寺村位于淇河南岸,土地肥沃,四季分明,人类开发较早,文化沉淀厚重,人烟稠密,物产丰饶。追溯其源,可谓久远,在距村不足1.5公里范围内,有柏树坟等仰韶文化遗址以及龙山文化遗址,还有龙山文化至商文化遗址,计5处之多,如此集聚,较为罕见。先人们大多缘水而居,打猎、捕鱼、耕作,繁衍生息,渐成村落。初始村名已不可考,但在北魏时期村名为“吴里”有据可查。

可以说,一尊石佛三块石碑记载了1500年的村史。
石佛寺东首有座古庙,庙内有尊古石佛,定名为“田迈造像碑”,为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2)所造,2013年秋被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田迈造像碑”背面铭文显示:寺庙主持人、礼佛人、当地村中人、“邑主”即村长大都为吴姓。庙旁有村子叫“吴里”。

乾隆四年(公元1739)《重修石佛寺碑》云:“……淇县城东北十七里许有村名古曰吴里,明时曰张家庵,今曰石佛寺”;《淇县志》云:“……古曰吴里……明时称张家庵、张湾、苗拐,清时改曰称石佛寺。”

沧桑岁月,灾荒战乱频仍,村落、寺庙几度兴废,乱世村民迁徙,治世移民定居。隆庆元年(明穆宗,公元1567)《重修石佛寺碑》云:“淇北郭道左十有五里有寺曰石佛,建於天復(唐昭元,公元901-904)为尼庵,有佛寺遗址年久倾圮”,这说明唐时寺庙殿宇倒塌,化为废墟,改建为尼庵。村庙倶废,吴姓人家业已散尽。

明初曾大量从山西向中原移民,张姓迁居此地,故村名初称张家庵(此时寺废,只有尼庵),又称张湾,后来苗姓迁来,后来居上,苗姓人口超过了张姓,村子多有以姓氏取名的习俗,故又称苗拐。


明末,夏姓又迁居该村,寺庙重建,香火日盛,渐倶规模,村庙倶兴,且寺的声望远超过村子,故以寺名代村名,清初就改村名为石佛寺了。

时至今日,石佛寺村已经与冯庄、大屯连为一体,与石河岸、靳庄及二郎庙间距也正在消失。农历每月逢六日,村中有集,行商坐贾,贸易兴盛,俨然一座中原小镇。

古佛 古刹 高僧

石佛寺位于村东端路北,占地面积八亩有余,寺院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庙门前放置一对巨型石狮,威风凛凛,形象逼真,动感十足。寺院内庙宇众多,布局井然,气势恢宏的庙宇间植有松柏花草,肃穆的气氛中透出一抹鲜活的色彩。

石佛寺的山门殿为三间两层,上下飞檐覆盖黄色琉璃瓦,前侧中部为二龙戏珠陶瓷构建,正脊、戗脊皆有脊兽,气势宏伟,在淇县首屈一指。六根柱间开设三个门洞,东侧的无相门和西侧的无作门常年紧闭,中间的空门反而经常敞开。山门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两脚张开,形貌雄伟,怒目相向,咄咄逼人,气势威武,十分生动。左边的力士怒颜张口,右边的力士则忿颜闭唇,两位金刚力士好比寺院的门卫,担负着佛国警卫护法任务,忠心耿耿地把守着兰若山门,看护僧伽蓝门庭,护持着庄严净土。往往使人一步入佛寺大门,睹得金刚之相,心中顿生敬畏之情。与同寺内慈祥、和蔼的佛陀、菩萨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走进山门,步入圣地,有东西钟鼓二楼相对,左右洪钟大鼓相应。钟鼓二楼建在飞廊之上,隔空对峙,气派庄严。真可谓“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可还迷路人”。


寺院共有四个院落,主要建筑均在南北中轴线上。第一进院落正中间为弥勒佛殿,山门殿和弥勒佛殿之间由飞廊连为一体,东边为关帝庙,西边为老娘殿,东厢房为财神殿,西厢房为老奶殿。第二进院落正中间为大佛殿,东边为玉皇殿,西边为南顶祖师殿。第三进院落正中间为三佛殿,东边为老爷殿。最北边为旧房改造成的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职事堂(库房)等。院落重重,殿宇如古,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结构,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古朴典雅,宁静神秘。

尤其是大佛殿,重檐歇山顶,殿顶短檐皆覆绿色琉璃瓦,曲线柔和优美,“飞椽”翼状起翘,轻巧活泼,形象动人,四角悬挂铜铃,微风吹拂,叮咚作响。殿宇平面呈矩形,红色廊柱,柱下为束腰柱础,柱础上部为石鼓形,下部为浮雕莲花瓣,雕工精湛。柱头两侧为镂空雕刻着连枝莲花图案的雀角。彩绘斗拱,红色槅扇,色调互相映衬,显得高大雄伟,典雅庄重。


大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是供奉佛祖的核心建筑,殿内两根红色大柱上写着颇有弘法意义的对联:悲心浇灌众生大地,法眼洞明诸佛真源。三拕梁上,中间绘着金黄色的二龙戏珠,其余部分皆绘绿色莲花图案。石佛像碑巍立殿中,为北魏太和十八年至正光五年(公元494——524)的作品。石佛也称田迈造像碑,是镇寺之宝,也是镇村之宝。田迈是佛教徒,以田迈为首的包括当时的官史、贵族、僧人、平民等佛教信徒捐钱雕造。造像上面刻有释迦牟尼、弥勒佛、文殊菩萨、飞天、日、月、龙、狮、礼佛图等,内容丰富,物像众多,有的画面十分罕见,对研究我国佛教史和北魏时期的美术、书法、佛教造像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全国也属罕见。2013年5月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迈造像碑,通高331厘米,碑高272厘米,宽110—128厘米,厚18.5—34厘米,座高59厘米,宽110厘米。造像整体呈莲瓣形,顶部略残。正面雕释迦牟尼,头顶有髻,面相清瘦,大耳贴面,表情肃静,有圆桃形头光,头光内饰莲瓣。颈饰三道蚕纹,内穿僧祇支,外穿双襟下垂式通肩大衣,下着裙。左臂下垂,手指向下,施与愿印。右手屈肘于胸作无畏印。光足立于方形台座上。左、右分别是普贤、文殊菩萨,颈部悬有项链,缨络至胸前。在二菩萨上方,从释迦牟尼身后伸出两颗菩提树,枝叶繁茂。菩提树上方各雕一龙屈身回首,口衔莲花,莲花上坐一尊禅定坐佛。释迦牟尼头光上部,雕一佛坛,坛基饰覆莲座,座上雕七尊禅定坐佛。坛上雕释迦和多宝二佛并坐。其左右和上部雕七身飞天。飞天上身赤裸,锦带在身后形成桃形,下着长裙,双足外露,小腿曲回,身躯呈U形。下四身飞天双手握乐器或吹或弹,上方三身飞天拖一宝塔。以上均为高浮雕。飞天婀娜多姿,是为佛献花、供宝、奏乐、歌舞。

背面线刻“邑老田迈”铭文和弥勒佛像等。

 造像碑背面为平面减地阴线刻。上部刻龙华树,此处原有一衔蛇之鸟,惜鸟身部分残缺。龙华树之根部左右各伸出一枝忍冬,攀绕数枝向外侧延伸,有茄形果实。在靠近左右外侧的果实上,各有一只长尾鸟在啄食果肉。树下线刻 盝顶屋形龛,盝顶两端刻龙生第九子的鸱吻。斜脊鸱吻的内侧,左边刻一飞天,右边刻一比丘。左右边拱的上方各刻一天人双手托一圆轮。右边圆轮内刻一只展翅的三足乌。《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乌,象乌,而有三趾”。从文献记载中可知,圆轮内有三足乌者当是日即太阳。左边圆轮内刻蟾蜍。《淮南子·精神训》:“月中有蟾蜍”。张衡《灵宪》:“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嫦)娥窃之以奔月,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意即嫦娥偷吃了王母娘娘的长生不老药以奔月,没想到到了月宫竟变成了蟾蜍。因此说有蟾蜍的圆轮象征着月亮。拱额内饰刻帷幔,龛内刻弥勒佛。弥勒左手作触地印,右手施无畏印,交足而坐,足下踏一地神。龛之左右各刻为建造佛像捐资、捐物和出力的供养人三组,每组两人,一主一仆。主人身材高大,仆人矮小。前两组供养人一侧分别刻写“比丘僧道济”和“比丘僧惠广”文字,最后一组供养人前刻有“邑老田迈”铭文。龛的右边刻有管理佛殿的负责人的名字及“佛殿主吴李生”等。弥勒佛下方遍刻供养人像8排共计106人。旁刻有供养人名字,有“邑子吴如”,“邑子李客生”、“邑子赵继伯”“开佛光明主吴檀越”等。

两侧面和碑座刻龙、礼佛图等。

礼佛图是表现佛教信徒对佛敬奉、顶礼膜拜的场景和图像。造像碑左侧面,上部为四足青龙,其下是礼佛图,并刻有“邑子吴惠”、“邑子吴显珍”、“维那(僧官)李盖世”礼佛的人名。碑右侧面上部亦为四足青龙,下有:“威远将军辽城县太守吴头”礼佛人名字和礼佛图。碑座刻有两组礼佛图,左边为“都维那(僧官)吴显望”,右边为“都邑主吴发柱”。


田迈造像碑两侧各立一尊小石佛,东西台上供奉着十八罗汉,墙壁上绘有佛道造像、传说故事、图案装饰等等,色彩富丽,内容几乎涵盖了佛、道、儒教和风俗神,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淇县东北乡的石佛寺村民信佛崇佛礼佛之风尤盛,以致幼童耳闻目染,常做礼佛游戏,甚至诵读佛经。据唐代成书的《续高僧传》记载:朝歌城东北十余里(石佛寺)出了位高僧,俗姓刘,少年聪颖,悟性超人,有神童之称。少时曾到佛殿朗读佛经来,结跏趺坐,双目微闭,童音爽朗,人我两忘,见者诧异,竞相转告。后浏览了很多佛学经典,并能融会贯通,12岁投到道药禅师门下,剃度出家,皈依佛门,法号“法上”。

法上潜心修禅,造诣颇深,终成高僧,成为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界领袖。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文宣皇帝封他为“昭玄大统”,相当于国家佛教协会会长兼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统领僧尼200多万,管理佛教事务40年。与佛结缘八十载,八十六岁圆寂。

从唐代的《续高僧传》和宋代的《佛祖统记》记载显示,法上一生在佛教的传承和交流上有四大贡献。其一,佛学著作颇丰,计有《增一数法》四十卷,《众经录》一卷,《佛性论》二卷,《大乘义章》六卷。其二,以自己“学德为一时之冠”的影响和不懈的努力,促进佛学南道派学说大张,门徒甚多,发扬壮大,以致南道派独步天下。其三,悉心授徒,衣钵绵延。很多弟子成为高僧法师。如:法存、融智、慧远等弟子被收入了《续高僧传》。其四,对外交流,融汇中西。文献记载,法上曾与高句丽(今朝鲜)、天竺(今印度)的高僧一起切磋佛教经典,翻译了梵文经书一千多箱。法上高僧造诣深厚,名声远扬,花开海外。

法上作为国师,皇帝对其像尊敬佛主一样,言听计从。法上统管200多万僧尼,全国寺院拥有巨额庙产,法上本人还握有较大的司法裁决权,但其一生过着节衣缩食的苦行僧生活。法上将其所得捐给邺城西山建造了修定寺,在朝歌城东北扩建了石佛寺,在朝歌城西北古灵山创建了灵山寺。法上已经成了世人心中的佛。


在淇县东北乡,人们常称石佛寺村为“秀才村”,究其所由,原来是石佛寺村过去读书成名的人多,教师多。在教育极不普及的明清直至民国时期,乡村虽有私塾(民办的启蒙教育和少数的初级教育),但也只有富家子弟才能读书,所以那个时代读书人极少。但是石佛寺村的夏氏家族,以耕读传家,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乡里人俗称读书人、私塾先生、教师为秀才,因此三里五村的人皆称石佛寺村为秀才村。

据粗略统计,从清初夏永福率五子迁居石佛寺村起,到清末近三百年间,石佛寺夏氏一族,计有生员(秀才)13人,武生员(武秀才)3人,府廪生2,贡生1人,国子监监生18人。

清末废科举制度以后至民国期间,石佛寺村夏氏家族仍然人才频出,乡绅名士、县参议员、基层政府官员、军官、教师、医生,不可细数。至今村中从事教育工作者仍有30人之多。可见乡里称石佛寺村为“秀才村”毫无夸饰之意。


清朝至民国时期,石佛寺乡绅官吏较多,其住宅自然宽敞气派,设施豪华。但经沧桑变化,目前遗存不多,只有清朝乾隆十八年(公元1754)夏廷理所建造的宅院部分未拆,保存至今,由其后人居住。

夏廷理家族较为兴旺,耕读传家,久盛不衰,其曾祖父为贡生,祖父为生员,其本人弟兄6个,自己为吏员,其四哥为国子监监生,次子为国子监监生,在偏远的农村,可谓望族。夏廷理请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建造宅院三处。三处宅院相邻,略成品形分布,位于村西北。主题建筑为西北位置上的三合院,北楼面阔5间,进深1间,上下两层,砖木结构,青砖蓝瓦。门额石正中阴刻“托天庆同”四个大字,其下饰海浪纹,斗门额石左侧为阴刻“安”字,右侧阴刻“静”字,“安”“静”二字四周饰以蝙蝠形的花纹,整体显得精湛雅致,墀头是体现古建筑文化元素最多的地方,皆饰以精美的祥瑞花草鸟兽图案。东西厢房皆为二层楼房,各面宽3间,进深1间,可惜前些年被拆掉了。原来房屋之间,高墙相连。整个院落既体现了康乾盛世时期乡绅官吏住宅的古朴大气,又蕴含了封建时代民族的封闭心理。

三合院南边为两处客屋院,今留一处东院。东院为三合院,北屋为客屋,虽为客屋,但不仅做招待、议事场所,主要功能是住人,是院落中的主房。客屋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式灰瓦顶建筑,前廊木架结构,槅扇上部的槅心为回字形图案,做工细腻。墀头上砖雕图案精美,有卷草、菊花等图案保存基本完好。东西厢房建筑工艺较次,但坚固经久耐用,至今夏廷理的后人仍在使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剧、铁板书

曲剧。石佛寺村曲剧团是淇县境内唯一的曲剧团。1947年国民党三十军某部驻防石佛寺村,军中有曲剧班,该军调防时,曲剧班弦师董云章离队落户石佛寺。董云章与村民夏景俭关系甚好,住在其家。董云章河南临汝人,善曲胡,谙熟河南洛阳曲子剧多种曲牌,熟记不少曲剧传统剧目。由于村民皆喜爱曲剧,于是有村干部和部分群众邀董开始传唱,并教授学员,有夏松蟠、夏松青、夏景印、夏熙章、夏连杰、夏连芳、苗丰年等。组成了“板凳头”戏班,从大街演唱到舞台演出,不断发展壮大,深受群众欢迎,名声渐起。主要剧目有《胡二姐开店》、《王三姐推磨》、《蝴蝶杯》、《兰瑞莲打水》、《宋江杀阎婆惜》、《风雪配》、《大祭桩》、《刘三秀私访》及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游乡》,而且自编自演长剧《深仇大恨》,以及许多小剧、唱词等。还自编一些宣传时事政策的快板小戏。经常到区、县参加竞赛汇演,受到奖励。平时到水利工地义演,不断受邀到各村及浚县等地演出,深受各地群众欢迎,盛极一时。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在其直接遗产继承人董玉庆努力及村上众多热心人士积极相助下,该曲剧团申遗成功。

铁板书。清末民初,石佛寺村出了位小有名气的民间鼓词艺人李德成,走街串巷,娱乐乡里。鼓词是一种艺人自击鼓、板,无其它乐器伴奏,以说唱为主的汉族曲艺艺术形式,民间较为流行。以说唱中篇鼓书为主,也有一些短段儿书;曲词采取上下句反复的诗赞体,曲调比较朴拙,唱腔缓慢,尾部带鼻音,适合慢生活节奏的村民享受。主要剧目有《两老汉夸子》、《拉荆笆》等,由于鼓词唱腔节奏太慢,书词过于工整,市场式微,逐渐衰落。当时的鼓词盲艺人便探索改腔换调,吸收三弦书等曲种的一些儿腔调和书目,借用梨花大鼓的钢板伴奏,逐渐形成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曲种。因使用钢板伴奏,故称之为“铁板书”,李德成便是当时的主要铁板书艺人。时至今日,铁板书曲种频临灭绝。


石佛的来历。说起石佛的来历,倒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在很早以前,这寺院是一片肥沃的良田。一天早晨,一个农夫赶着牲口下田,路过此处,隐约听到:“我出来吧,我出来吧!”农夫并没有介意,赶着牲口只管走。第二天从这路过,又听到“我出来吧!”的喊声,农夫停下牲口四下张望,没有发现什么。心想可能是耳邪了,于是赶着牲口扬长而去。第三天路过此处,又听到同样喊声。农夫纳闷了,察看四周,仍未发现什么。直到第五天农夫从这里路过“我出来吧!”的呼唤声更大,农夫有些发火,头也没抬便说了一句“想出来就出来吧,喊叫什么!”话音刚落,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一道金光闪过后,从地下拱出一躯丈余高的石佛来。村民认为这是如来佛显灵了,于是烧香的、祷告的、上供的、许愿的络绎不绝,后来村人捐资,就在石佛处盖了寺院,命之曰:“石佛寺”。

以上所述只是流传民间的趣味传说。清末,盗宝者施计引走守护人员,盗走佛头,将佛头卖到了英国。《河朔金石目》记载:该石佛造型生动,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我省为数不多的艺术珍品,在全国亦为罕见。田迈造像碑一直被当做镇村之宝,老百姓将平安寄托在它身上。日军侵华时,鬼子勾结强盗闯进石佛寺要抢走田迈造像碑,由于碑太大,结果只凿走了碑上的两个菩萨头。田迈造像碑受到毁坏,至今让村民还很痛心。
 
会“出汗”能“发光”的石佛

田迈造像碑俗称佛爷碑,当地人习惯上称其为老佛爷。老佛爷被视为镇村之宝,村民们在政府文物保护资金的支持下,于公元1992年为老佛爷重修了大殿,后又用钢筋围成栅栏将老佛爷保护在中间。

“石佛寺是村里的气象台,老佛爷就是个气象预报员。”村里祖祖辈辈的人都爱向老佛爷问天气,每到播种和收割时节,村民下地干活时总是先来到佛爷殿看看。村民夏景禄说,夏、秋两季老佛爷对天气格外敏感。平时老佛爷身上干干爽爽的,要下雨时老佛爷身上的水珠就像汗珠一样往下淌。村民们根据老佛爷是否“出汗”来安排农活。

退休教师夏熙贞说,老佛爷“出汗”是自然现象,在雨季里这种返潮现象很常见,民谚“础润而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佛爷碑的底座埋在地下,气候湿润的条件下碑身容易返潮,从而形成水珠。

关于老佛爷发光的故事,村里人津津乐道。清乾隆四年的《重修石佛寺碑记》中记载:“嘉靖年间,本村张口玉见佛放金光,出现五彩云雾罩身,且又遍身汗出,而霖雨普降。”这是至今发现的老佛爷“出汗”和发光的最早文字记载。

老佛爷最近一次发光是在1983年,当时正是麦收时节,村民夏黑生与夏贵安两家人晚上在石佛寺内打场。脱粒机运转时突然停电,两家人便躺在麦秸堆上休息,等待来电后继续脱麦。突然寺院一片通明,大家都认为是来电了。可是脱粒机旁边的电灯却不亮,原来亮光是从佛爷殿里发出来的。当时佛爷殿没有安装电灯,里面也没有人,怎么会有亮光呢?两家人一起来到佛爷殿看个究竟。只见佛殿内的老佛爷笼罩在乳白而略带浅蓝色的亮光中,他们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大约两分钟后,亮光开始减弱,再过约两分钟,亮光消失。

见过老佛爷发光的村民们至今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们回忆说,老佛爷发光的那几天特别闷热,雨水也多,没有来得及打完的麦子都被雨淋坏了。

夏熙贞专门对佛爷碑的材质进行过察看和研究,他发现该碑采用的不是常见的青石,而是灰白色的石材。碑的截面均匀地分布着如小米粒状的颗粒,这些颗粒光洁润滑,略闪亮光。夏熙贞说,石佛发光可能是这些小颗粒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作用下产生的。不过,这还有待专家来研究和论证

台寺的泉水

在石佛寺村西头“老龙沟”尾部东侧有一块台地,面积约数亩。此处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开发,是龙山文化遗址。据《淇县志》所载:商代是纣王祭天地的“郊台”。后来台地上曾建有佛寺,当地人称为“觉慧寺”,又称“台(当地人发音tiáo)寺”。曾有数块石碑立在寺院,后被破坏,今发现一通碑在大屯村一座庙里。十多年前,有村民在此拾到一方金代大正年间“管带”铜印。目前,善家在此建起了一座关帝庙,庙周围田地里陶片极多。

这块台地除了它极具考古价值外,还有它的奇特之处,即地下泉水。村民中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台地南坡有一口泉眼,碗口大小,泉甘水旺,四季喷涌,水积成泽,大屯、小屯、冯庄等附近村庄低地一片汪洋,村民深受内涝之苦,于是,数村民众一起用土封泉,终不能堵住泉眼。有智者出一奇招,集资铸一口大铁锅,扣在泉眼之上,然后石压土掩,终于把泉眼堵死了。不知今日揭去台寺那口铁锅,泉水是否还能喷涌而出。

(撰文:夏伟田、夏熙贞   摄影:岳纲功、马瑞东  绘画:杨光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