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目人是什么人?元朝建立后,他们的地位为何排在汉人和南人之上

 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1-06-28
许多元史研究者认为,元朝统治阶级将国人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还有一说是当时官方并没有如此明确规定,这只是元代社会中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规则”而已。当然,不管是官方公布还是民间规则,这些等级的存在足以说明元朝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


其实,这种情况在古代封建社会并不奇怪,因为人们很早就已经利用“上九流”“下九流”等来划分每个人的职业和地位。元朝时期,统治者也曾按国人所从事的职业将其分为十个等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另外,早于元朝的辽朝和金朝分别将契丹人和女真人列为上等人,后来的清朝更是将已经是上等人的满洲八旗又细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所以说等级制度自古就有,直到现在都可以说没有彻底消失。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来探讨元朝的等级划分,很多人对排在第二等级的“色目人”存在疑问,比如说色目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他们是否对元朝的建立有过特殊贡献,不然为何他们的地位如此之高——仅排在蒙古人之下而在汉人和南人之上。
先来说说色目人的范畴。如果实在搞不清楚,我们可以先来试一下排除法,由于元朝将全部国人分为四个等级,那我们只要弄清楚其他三个等级的人就行了。排在第一等级的蒙古人自不必说,第三等级的“汉人”一般指的是淮河以北原金国统治下的汉族、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以及较早被元朝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的人,第四等级的“南人”一般是指淮河以南较晚被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的各族人。以此我们可以推断,所有不包含在这三个等级以内的人,都可以被称作是“色目人”。


一般来说,元朝时的色目人主要是指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各民族以及来自中亚,西亚、东欧等地的人,比如说钦察人、花拉子模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西域人、畏兀儿、回回等(还有蒙古高原一些较早归附的部族也被归为色目人,如汪古部等)。色目人之所以地位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蒙古扩张初期较早归附,特别是蒙古西征欧洲时带回来的西亚、东欧等地的工匠能人甚至军队,他们在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率先取得了元朝统治阶层的信任,以至于元朝的许多重要官职除了蒙古人外,其余均由色目人充任。


根据历史记载,蒙古人的强项是行军打仗,而色目人的强项则是管理和理财,所以蒙古人在剧烈扩张时期,经常会利用一些色目人来管理经济和财政,包括与东、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向所统治区人们发放高利贷等等,使得色目人很快便掌握了蒙古人的经济命脉,以至于历史上移居汉地的色目人,大多不是高官厚禄,就是商贾巨富,他们的地位自然也因此水涨船高。


古代讲究杀人偿命,但在元朝并不如此,因为蒙古人本身比较少,可谓“死一个少一个”,所以元朝的法律必然要偏袒蒙古人,网上一度流传元朝的法律规定:“杀蒙古人的偿命,杀色目人的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杀死一个汉人,只要缴一头毛驴的价钱。”这种说法至今尚未找到明文规定,其中或许存在夸张的成分,但蒙古人和色目人在当时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关于色目人的种类,历史上也有争议,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指出色目人一共有31种,而清代学者钱大昕则认为色目人一共有33种之多。另外,还有一个专门研究元史的日本历史学家箭内亘认为色目人应该只有20种左右。不管具体数字如何,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色目人其实只是一个统称而已,其中包含了诸多不同民族。


还有一种说法,说“色目人”其实就是眼睛有颜色的人(比如说蓝眼睛的白人),其实这种说法是很不准确的,因为“色目”一词早在唐朝就有,原指“各色名目之人”也就是“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人。如果套用元朝的规定,那些“眼睛有颜色的人”肯定就是色目人,但色目人的种类远不止于此,因为还有很多生活在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也被划分为“色目人”。
元朝灭亡后,色目人在汉地失去地位优势,他们一部分被驱逐杀害,另一部分逐渐与当地蒙古人、汉人、畏兀儿人融合,形成了我国现在的回族以及撒拉族等少数民族。
参考资料:《南村辍耕录》《辽史》《金史》《元史》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