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行业或区域的机会在哪里?

 太空与网络 2021-06-28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对数字化转型以及建设“数字泰安”的若干思考

文 | 毕延洁 卢蓓蓓 刘康 李丽丽蒋坤萍 王军(泰山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

摘要:


参考国内外不同企业和资料中对数字化的理解,笔者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指“在数字化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事物的基础上,通过要素数字化(数字化众物)、业务数字化(数字化做事),最终彻底实现了企业、行业或区域中原有事物的数字化变革。”

本文基于笔者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提出了如何判断数字化转型在不同的行业和区域是否实现的若干依据。同时,也在区域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建设“数字泰安”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一、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和理解

伴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数字化技术已经在我国范围内发展了好几十年。但直到今天,关于数字化向产业链转型的定义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开发数字化技术及支撑能力以新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数字化商业模式"[1];有人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对业务(流程、场景、关系、员工)进行的重新定义",等等。在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中,"变革、新建、重新定义"等关键词反复出现。

参考国内外不同企业和资料中对数字化的理解,笔者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指“在数字化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事物的基础上,通过要素数字化(数字化众物)、业务数字化(数字化做事),最终彻底实现了企业、行业或区域中原有事物的数字化变革。”

根据上述定义,数字化转型应该分成三个步骤来实现:


1、要素数字化

通俗地理解为“数字化众物”,或者说“数字化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事物”(德国:孔翰宁提出),有些人也称作“信息数字化”,但是要素数字化明显比信息数字化的覆盖范围更广泛。例如,从纸质蓝图发展到数字化图纸;从纸质文件发展到OA上的数字文件;从塑胶卡片身份证发展到电子身份证;从纸介质的保险合同发展到电子保险合同,从物理沙盘发展到数字沙盘等。


2、业务数字化

通俗地理解为“数字化做事”,有些人也称作“流程数字化”,不同的说法其意思是完全一致的,做事就需要有流程,有流程就会完成一定的业务。例如,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的数字政务(电子政务);商场购物变网购(电子商务),与此相适应的电子支付、电子保险等都获得了高速发展;从线下街边招手打出租车变为线上叫出租车(滴滴等);线下讲课/开会变成线上讲课/开会;企业线下审批流程变成线上审批流程(手机APP);自动驾驶汽车等。


3、数字化转型

在前两个数字化的基础之上,实现对原有业务的重新定义,企业开始从事“新业态”的经营,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相当于完成了一次企业原有业务的脱胎换骨,实现了企业的凤凰涅槃,让企业在数字化力量的赋能下,找到了更高价值的发展空间。数字化变革,其重要标志是实现了新的业态。——例如汽车公司不仅开发汽车,同时也变成一家软件公司(自主开发车载软件),变成一家数据服务商(提供导航、餐饮、加油、就医、游戏等服务),甚至变成一家基于网联智能汽车的旅游公司或移动家居公司。

二、企业/区域数字化转型的判断依据

综上所述,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实现了数字化转型,重要的依据之一是企业是否找到、运营了“新业态”并因此而获利。

另外,对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基点,不应该完全建立在过去的线下场景、线下流程和物理系统的逻辑上,而是当要素数字化、业务数字化这两项基础工作做好之后,企业把海量的线下场景、线下流程和物理系统都在数字空间建立了它们的数字孪生体,那么,企业就可以突破过去的线下场景、线下流程和物理系统的逻辑限制,完全基于线上的数字孪生场景的逻辑,来进行工作思考、任务部署和业务开展,并且在开展这些线上业务之前,还可以事先进行充分的、低成本的“数字验证”,因此,即使企业离开了过去的线下资源,完全基于线上资源,仍然能够正常开展大部分的企业业务(如线上展会,云端会议等)。

因此,企业是否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判断要点至少应该有两个:一个是企业找到、运营了“新业态”并因此而获利,支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即使离开传统的线下资源,仅仅依靠线下资源在数字空间的数字孪生和某些独特的线上资源,企业也能正常开展业务。

另外,作为区域的数字化转型,判断是否实现转型的判据是什么?目前笔者没有看到对区域的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论述。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与多位资深数字化转型专家的讨论,在此提出区域的数字化转型的判据。

参考上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判据,笔者尝试给出实现区域的数字化转型的三个特征指标如下:


1、“三分之一”

区域内三分之一的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找到自己的“新业态”;


2、“二分之一”

区域经济实现了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过渡,数字经济占比超过了区域经济GDP的50%,事实上,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近几年山东处于全国的第三名(参见图1),到2022年,山东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达45%,总体水平是不错的。2020年6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数字泰安2020行动方案和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笔者希望泰安市能够早日实现数字经济占比超过50%的目标。参见图1所示。

图1我国分省数字经济总量排名前15名


3、“三分之二”

在全区域内,三分之二的政府事务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在电脑、手机上完成。该项内容,可以与数字政府的建设目标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可以以这三个特征指标作为起始,在泰安市或者选择一个区来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后再不断修正和优化。

三、数字化转型所覆盖的范围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其覆盖范围可以深达社会各个角落,覆盖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关系到全社会每一个人。

数字化转型一词,显然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所有采用了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活动变革,都可以被视作是数字化转型的范例。但是,这样讨论的范围就太大了。

如果给数字化转型加上一个限定词“企业”,例如“企业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转型的范围缩小到企业,其含义会更加聚焦。但是,鉴于此处所指的企业,包括了任何形式的企业,从一产、二产到三产,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仍然是一个具有极大覆盖范围的术语。

如果在企业前面再加一个限定词“工业”,例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那么这个术语基本上等价于智能制造、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如此,在国内新工业革命的活动中,实际上又增加了一种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在“区域”的数字化转型,例如从车间到数字工厂,再到数字园区,再到数字城市,数字省(如数字福建),数字大区(如数字华东),乃至数字国家(如数字中国),数字“一带一路”,数字地球,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含义广阔、非常灵活的术语,无论在社会的哪行哪业,哪个角落,都能够找到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本文以下将重点围绕区域数字化转型来进行探讨。

四、对建设“数字泰安”的若干设想

泰安市而言,我们可以从区域数字化转型的角度,提出“数字泰安”建设构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顶层设计,给出相应配套政策,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设想变为现实。

对“数字泰安”的若干建设要点思考:


1、夯实数字基础设施

建设“数字泰安”,完善数字化的基础配套设施就成为了前提。政府部门要强化顶层规划,以5G 技术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统筹推动、科学布局5G网络建设,夯实互联网的基础配套设施建筑,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石。

同时,由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推动企业做好“要素数字化(数字化众物)”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借助疫情期间培育起来的“云端办事”的良好开端,引导企业做好几个“凡是”:凡是产生企业业务数据的环节,都尽量收集和积累数据;凡是可以在网上办理/执行的业务,都放到网上去开展;凡是能用5G的场景,都尽量用5G来做;凡是有条件上云的企业都尽量上云。扎扎实实地做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前两个步骤。


2、建设数字政府

今年泰安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泰安市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实施方案》,方案要求群众办事需求大、关联度高、获得感强的高频事项,强化数据驱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笔者希望未来几年内能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腿”。

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行动,增强电子政务协调能力和业务协同能力,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探索“5G+智慧政务”新模式,积极推动机关办公协同化,加强在线协同办公、移动办公、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提升政府部门的网上办公效率。不断推进政府决策数字化,统筹政府和社会数据资源,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关联分析和融合应用。整合政务服务综合性APP,构建统一先进的电子政务应用支撑体系。


3、推进园区数字化

泰安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1家,省级经济开发区 8家,80%以上的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在各个园区[3],但园区企业缺少统一布局规划,企业间关联度较小,不能形成产业间及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关系,尤其是在缺乏企业要素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下,各企业之间缺乏互联互通,导致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效果不明显。

笔者建议在系统规划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智慧产业园区建设,以“园区+互联网”为理念,融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发展包括产业发展、技术开发和学术研究在一起的综合园区。在具体实施上,可以考虑用通信(如5G、光通信)网络连接园区大数据中心,通过合理布置传感器,将园区内温度、湿度、人流密度、车流动线、车位数量的变化,用电、用水、燃气等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安保、网络安全等不同的系统集成统筹,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感知、监控、整合园区各个环节的资源,使产业园区行车一定的“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闭环,具有初步的自我组织、自我运行、自我优化的运行能力。


4、打造数字工业

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深化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纺织服装、医疗康复、矿山装备、汽配、输电设备等优势行业融合[4],培育全行业全链条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体系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运用5G、区块链等新技术进行内网改造。

今年泰安市成功举办了“2021年首届泰山产业大集”,共有268家企业、1500余项产品参加了展出。线下展会可以近距离、更直观的了解企业与展品,但是受时间、空间和疫情的限制明显,展示时间、观众数量和灵活性都难以拓展。笔者建议,开发建设一个“数字产业大集”,将泰安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企业信息、特色优势产品、先进技术等工业要素尽可能地“数字化”,建设一个“永不落幕”的“数字产业大集”。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展示、实时交流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可利用3D、VR/AR等技术,建立数字展厅,方便用户进行交互式和沉浸式体验;最终,实现在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同时推介泰安市的工业发展成果。


5、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泰安市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泰山茶、泰山板栗、有机蔬菜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达到147亿元,市级及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24家,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总数达到31个,泰山茶、肥城桃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5]。

笔者建议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推广物联网应用,培育智慧农业示范企业,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基地,推动农业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模式,优化产销衔接,完善管理服务,加快构建信息管理新体系。借助京东等电商平台,针对泰安市泰山茶、泰山板栗、泰山灵芝等特色农产品开设授权自营店,进行“数字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泰安市农业产品的数字化含量,打造一张具有泰安特色的“数字农业”名片。


6、加大数字旅游发展

泰安市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既有泰山、岱庙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点,又建立了一批像泰山西湖、泰安老街等新晋“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仅仅泰山一个景区每年接待游客量就达到600万人次。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AI技术,搭建一套“数字泰山”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门票预订、美食搜寻、智慧停车、酒店民宿、景区导览、自助游推荐、人流预警、一键救援等全流程服务,满足并提升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域旅游需求和体验。

推动5G与旅游大数据、景区AR/VR等的融合应用,开发信息化旅游和文化产品,实现旅游精准营销和智能化管理。建设全域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一部手机玩泰安”,提升泰安市旅游业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五、结论

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一个发展的大趋势。数字化转型也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涵盖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小到一个产品、一家企业、一个行业,大到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都能够找到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是否要做数字化,已经不是一个讨论题或选答题,而是一个必做题。

本文参考国内外不同企业和资料中对数字化的理解,提出了对数字化转型的独特理解,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在数字化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事物的基础上,通过要素数字化(数字化众物)、业务数字化(数字化做事),最终彻底实现了企业、行业或区域中原有事物的数字化变革。”

本文提出了如何判断数字化转型在不同的行业和区域是否实现的若干依据。同时,也尝试回答如何做好区域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结合笔者二十多年的信息化工作经验,提出了对建设“数字泰安”的若干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泰安市的区域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建设贡献绵薄力量。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数字化转型[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数字化转型/20797860?fr=aladdin.

②彭祖法,彭小陛,柳长文,等.黄石『电子公安』: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J].楚天法治,2015(12).

③泰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R].泰安:泰安市人民政府,2021.

④汤顺,徐慧.传统产业数字化变革思路与对策—— 以宁波市为例[J].视界观,2020, 000(004):P.-2.

⑤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R].泰安:泰安市人民政府,2021.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