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瑞捷豹路虎:缺失的一环

 汽车公社 2021-06-29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6/29

两款新车上市,但三大平台缺席中国。

记者丨王小西

责编丨徐进凯

编辑丨朱锦斌

端午节后的第一天,捷豹路虎在上海发布了两款重磅新车。而在发布会的三小时前,奇瑞捷豹路虎总裁戴慕瑞先生再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因为时间比较充裕,这次的专访比两个月前的上海车展要深入很多。

我们先从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和全新XFL这两款新车说起。对于两款新车的到来,作为奇瑞捷豹路虎的总裁,戴慕瑞用了“激动”的字眼,“最令我们激动的,还是我们在下半年迎来了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和全新捷豹XFL。有了这两个新车型的助力,相信我们的销量表现会有进一步提升,也能够进一步完善奇瑞捷豹路虎的体系实力。”

而发布会的3周之前,奇瑞捷豹路虎举办经销商大会,并且向经销商展示了这两款新车,戴慕瑞表示,从经销商那里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而说到进度,“目前两款车已经在常熟工厂投入生产,陆续开始向经销商发货。下半年我们都非常期待这两款车的表现。”

这两款车的到来,对于奇瑞捷豹路虎来说可谓“及时雨”。毕竟,曾经想达成“ABB+J”愿望的捷豹路虎,在国产方面,今年又落在了“三年三款国产新车”的林肯后面。此外,2017年与奇瑞捷豹路虎相差无几的沃尔沃,2020年约15万辆的销量已经相当于奇瑞捷豹路虎的两倍多。所以,奇瑞捷豹路虎如何能不奋起直追?

平台落地中国要等多久?

对于这次专访,记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是,“重塑未来”战略下的三大平台,何时能在中国落地?但这似乎成了一个戴慕瑞目前回答不了的问题。

捷豹路虎的这三大架构,一个是MLA豪华电动架构,是针对路虎揽胜的平台;一个纯电平台架构,是针对捷豹品牌的产品,这两个平台都落在索利哈尔工厂。还有一个落户在哈利伍德工厂的EMA平台,是针对其他的揽胜家族产品。换句话说,2024年推出的EMA平台,将产出下一代揽胜发现神行和揽胜极光。

就这次的发布会的两款新车来说,当然是捷豹路虎“重塑未来”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其中的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在产品研发初期,作了48V轻混版规划,下一步奇瑞捷豹路虎还会有插电混动版本。不过,在纯电动方面,捷豹路虎的中国之路似乎还相当漫长。

为什么这么说?虽然戴慕瑞表示,“奇瑞捷豹路虎正在加速电动转型,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引进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带来更多的新能源车型,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具有英伦风格的产品和卓越的创新体验。”但是,三大平台何时落地中国是没有任何消息。

戴慕瑞回避了这个问题,仅仅表示,“重塑未来”战略之下,捷豹路虎要保证制造范围能够覆盖全球,奇瑞捷豹路虎也是其中一个部分,奇瑞捷豹路虎能够参与到捷豹路虎全球战略中,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等等。

确实如戴慕瑞所讲,奇瑞捷豹路虎在中国拥有非常完整的供应链和丰富的经营经验,确保了能够高效地给出解决方案。这不光对于其本土化业务非常有利,对于捷豹路虎“重塑”未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不过,对于处在全球焦点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缺席,这让人对于奇瑞捷豹路虎还能不能跟上中国市场的步伐,充满疑虑和问号。

不错,捷豹路虎是将中国消费者的声音更多融入到了新产品之中。从“L”来说,揽胜极光的加长,是终于体会到了当初奥迪首开“L”风气之先的魔力。而且,从这次两款产品的情况来看,就像戴慕瑞所说的,中国团队充分参与了两款新车从产品定义、设计、到完整的车型研发周期,确保能够直击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痛点。

不过,这款“L”产品的过晚到来,说明捷豹路虎的本土化道路依然进度慢了。况且,三大平台的缺失表明,在捷豹路虎全球销量份额占据超过25%的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明显还没被充分认识到。这是个遗憾的事,特别是在电动化、智能化已经完全由中国市场主导的全球趋势下,捷豹路虎依然佛系。

迟来的“L”

再来说说加长版的揽胜极光。就像上面说的,媒体的反映是“加长”来得太晚了。如果三年前能够面市,揽胜极光的局面就不是现在这样。这样的问题无解,所以记者的问题是,晚则晚矣,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轴距加长之后,产品定位等等有哪些变化?

戴慕瑞说揽胜极光L“不只是简单的揽胜极光L,更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揽胜家族SUV”,从设计、动力性能、空间和舒适度三个方面的细节做了介绍。揽胜极光L轴距增加160毫米,其中125毫米放在了扩大后排空间,设计方面的腾挪余地更加宽裕,所以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的造型可以做到更加豪华。

动力性能方面,戴慕瑞表示,新款在越野能力上依然具备路虎品牌的越野性能基因。基于中国市场客户偏好,揽胜极光L特别做了下车身的调校,专门调校了转向性能及减震器。同时,像悬挂上的技术改进等细节之处也做得更精致,让驾驶性能更稳定、更有质感,更为适应中国的路况。

舒适度和空间上也有很大提升,第二排的腿部空间增加到了1015mm。同时,听取中国消费者的意见后,奇瑞捷豹路虎把后排的座椅做了加厚,后排还配备无极可调电控座椅。而面积增大的天窗也可开启。当然,戴慕瑞再次强调了一下,所有的细节都表明奇瑞捷豹路虎在认真聆听中国用户的声音。

极光L的前脸采用揽胜家族设计语言,前隔栅加大,也是中国专属设计。戴慕瑞介绍,整个前脸造型都是由上海的造型设计中心(2018年成立)设计,英国设计工作室和上海进行协作,并共享一些数据。这也呼应了捷豹路虎所说的,“中国是我们全球最重要的一个市场,我们必须要去听取中国市场的声音。”

不过,未来车型的设计规划,目前看来还是英国设计师团队在主导,戴慕瑞表示,英国团队在进行某些车型主题的设计,现在他们不光有自己设计的主题,还会考虑中国设计团队的主题,然后会把整个主题汇总,进行综合性设计。

在定价策略方面,“到时候我相信你们会非常惊讶于一个事情,就是在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轴距加长,产品力全面提升之后,它的定价依然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当然,发布会后我们知道,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的预售价格是39~48万元,首发版是43万元。而全新XFL的价格是39.98~49.98万元。

从目标用户来看,之前奇瑞捷豹路虎分析过,全新捷豹XFL的用户年龄段是34~36岁,而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的用户群体会更加年轻,这也给捷豹路虎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挑战。面对年轻的Z世代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戴慕瑞表示,不管对于捷豹路虎,还是所有的品牌和制造商,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年轻的一代成为购买的主力军之后,他们自己的收入足以支持他们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品包括汽车。他们喜欢包括更高水平的智能科技,或者一些文化元素,又或者是车辆与自己生活方式的匹配度。所以他们的行为和习惯相当于重新定义了整个汽车行业。”那么,揽胜极光L能不能重新获得Z世代消费群体像对第一代揽胜极光那样的惊艳和喜爱呢?

IMSS的坚固性

IMSS现在基本上没人提了,几年前媒体对于妥协产物的IMSS模式的诟病还是很多。这也表明,业内对此不再报太大希望和关注,甚至是捷豹路虎和奇瑞股东双方都习惯了。而戴慕瑞在专访中,用了一个数据来“曲线”证明IMSS的业绩——经销商盈利面达到88%以上,为历史最好水平。

IMSS的历史说来话长。要点在于,IMSS和奇瑞捷豹路虎是平级的单位,这个没有法人资格的机构,却掌握着奇瑞捷豹路虎这家合资公司的销售和产品大权,行使着销售公司的权力。而奇瑞捷豹路虎的合资公司形象则非常地模糊,说起来似乎就是一家代工厂性质的公司。我们讲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等都很清晰,但是奇瑞捷豹路虎呢?每次基本是IMSS说怎么怎么样。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种关系其实是很拧巴的。当初这个模式被叫做“第四种合资模式”,本来是个过渡方案,不过如今IMSS越养越大,势成尾大不掉,属于“切割”不了的物种。问题是,IMSS吸取着奇瑞捷豹路虎的养分,加重了负担,决策链条过长,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而且,IMSS的坚固存在,似乎也在暗示着中方股东的话语权一直在减弱。

IMSS现任总裁是再次回归中国的李大龙,离职的陈雪峰此前是IMSS代理常务副总裁,但并不负责销售事务。2021年1月,曾在一汽-大众奥迪工作了18年的庞忠智加入IMSS担任销售执行副总裁。如今,奇瑞捷豹路虎销量有回暖之势,不过竞争的激烈,让继任者庞忠智的担子和压力也更重。

此外,2020年11月开始,捷豹路虎宣布调整在华管理模式,将包括营销、人力资源、部分采购等捷豹路虎在华业务由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CEO潘庆统一决策,意在加强体系内的沟通,充分运用本土资源和经验,快速、主动响应市场环境变化。不过,半年过去,IMSS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戴慕瑞则对“IMSS內是不是中方的话语权越来越弱了?”问题,是这么回答的:“IMSS是一个非常大的团队,每一周或每两周我都会来到这里(上海总部),和整个团队进行讨论。IMSS许多重要团队成员都是来自中方的,他们在会上也会非常踊跃进行意见的输出。

包括我们新成员捷豹路虎联合机构销售执行副总裁庞忠智,他是销售方面的专家,也是我们新加入的强而有力的一股力量。我们对于IMSS团队是非常有信心的。现在我们看到整个经销商的盈利能力已经是达到了历史最佳(数据是88%盈利),这样的现状肯定也和IMSS是分不开的。”

不管怎么说,与其他合资车企将营销体系放手给本土高管的方式不同,奇瑞捷豹路虎的营销和销售工作都是IMSS来推动,这种局面在外界看来是极为不利的,需要尽快解决。因为,和自己比,奇瑞捷豹路虎有进步,但与二线豪华品牌的同行比,奇瑞捷豹路虎已被甩在身后。

八年时间,奇瑞捷豹路虎经历起起伏伏。2015年奇瑞捷豹路虎正式国产上市,2017年创下国产后超8万辆的销量巅峰,却从2018年开始回落,年销量跌至6.7万辆,2019年继续跌至5.3万辆,直到2020年小幅回升至5.7万辆。2021年前五个月,乘联会的报表中,奇瑞捷豹路虎的国产车型累计销量不过2.22万辆,而国产化很快的林肯已经达到了2.98万辆。

此外,捷豹品牌方面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产品换代慢,这次全新捷豹XFL还是中期改款而不是换代。“国产捷豹XFL这么多年外观、内饰都没有改变,更新周期又长,如果拿奔驰E级、宝马5系和XFL去比,我也会选前两者,因为他们的车机系统和设计领先了一代产品。”有媒体报道的4S店的销售顾问这么说。希望上市的全新XFL,能让消费者的印象真正改观。

再如记者所问,在乘联会的数据报表中已经没有销量的捷豹E-PACE,接下来怎么考虑、计划?戴慕瑞仅仅表示,捷豹路虎会去对E-PACE做产品改进,“未来我们对于这款产品还会有新的规划。”还有纯电动的I-PACE悄无声息,等等。而我们期待的是,施韦德时代错误的捷豹SUV战略,能不能在博洛雷时代得到尽快的纠正。

奇瑞捷豹路虎和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存在着“缺失的一环”,像这个关系这么拧巴的IMSS存在,“你看到过捷豹的广告吗?宣传太少!”这样的问题,以及产品和定位方面对于中国市场理解得不透彻,都让捷豹路虎的中国前行之路跌跌撞撞、磕磕巴巴。而且,对于这种“房间里的大象”,似乎大家都熟视无睹。所以,怎么尽快补上短板,不是靠两款新品上市能解决的,需要对自己狠一点。

王小西

比天空更辽阔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