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龙山——徐州主要景点之一,苏轼主政徐州期间,多次携友同游

 易飞扬 2021-06-29

徐州,古称彭城,华夏九州之一,大汉龙兴之地,霸王眷恋之乡。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东可襟带淮海,西可逐鹿中原,南可直下江南,北可控扼齐鲁。交通要冲,军事重镇,山河四塞,沃野千里,物阜民丰,人杰地灵。6000年灿烂文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主要景区云龙山,中国五十座名山之一,位于徐州市城南,又名石佛山。主要景点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黄茅冈、东坡石床、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云龙书院等历史文化古迹。

苏轼在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至元丰二年(1079年)任徐州知州,期间抗洪抢险、开采石炭、推行冶铁、劝农耕桑,建造苏堤、黄楼等,可谓政绩卓著,深为徐州人信赖和感念。作为大文豪,当然也留下了不少不朽名篇。

放鹤亭:始建于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为文人隐士张天骥所建。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深4.95米,歇山飞檐,古朴幽雅。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驯养两只仙鹤,每日清晨望西山放飞,黄昏向东山而归,因此名亭为“放鹤亭”。当年十一月八日,苏轼为之作题记《放鹤亭记》,文豪出品,必属名品,后被选入《古文观止》,云龙山及放鹤亭得以闻名于世。此亭为清末重建,匾额上“放鹤亭”三字及楹联诗“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乃苏轼手迹。苏轼还有一首《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诗:“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张山人旧居:张山人即张天骥,字圣涂。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因与其志趣相投,遂成为好友。苏轼常率宾客僚属赴张山人旧居饮酒、作诗吟赋。其中有《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万木锁云龙,天留与戴公。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黄茅冈: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十九日,苏东坡及好友张天骥、颜复、王巩酒后游云龙山,至黄茅冈,吟诗一首,“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回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全诗一韵到底,歌行体,类似曹丕《燕歌行》。

大士岩: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徐州知州姜焯创建的,原为放鹤亭僧舍。兴建僧舍挖地基时,发现一巨石长约八丈。姜焯授意工人雕为观音大士像,原石当中有白纹一道,横亘腰间,随示名玉带观音,统名为大士殿。大士岩院内有清代种植的古柏两株,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兴化禅寺:兴化寺是徐州地区闻名遐迩的古刹,位于云龙山东麓。雕刻于北魏年间的兴化寺大石佛是依山就势修建而成,身高三丈余(11.52米),闻名天下。石佛头像雕凿于北魏太和九年至十年(公元485年至486年)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兴化寺在宋梁时代就有庙宇,历经沧桑,殿宇几倾几复,历史均有记载。现在的大佛殿是以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606年)所建框架,前殿壁高三丈有余,而后壁仅三块砖叠成,高尺许,故有“三砖殿覆三丈佛”之称,为历代名人所咏叹。

兴化寺香烛燃续,千年不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经养熙法师、果光法师两任方丈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不但重修了大佛殿,还修建了大雄宝殿和唐宋摩崖石刻造像室。19989月,果光法师膺升兴化寺第十三任方丈后,为恢廓祖业,200212月实施改扩建工程,2007年竣工,投资近千万元。目前兴化寺己形成大佛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唐宋摩崖石刻造像室、禅院、法堂、祖堂、斋堂、藏经楼以及新建的东山门、天王殿、天桥、玉佛殿、素斋坊、江苏省缘源书画院、徐州市佛教协会办公楼等寺院建筑群,无论是建筑艺术、寺院规模、佛像及殿宇建筑年代之久远、僧人之众多均为徐州和苏北第一大丛林,成为苏鲁豫皖周边地区佛教信徒重要活动场所,毛主席生前曾七次到徐州并参观云龙山和兴化寺。近几年来,兴化寺已接待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和友人前来参访。


兴之所至,作小诗一首 ,《兴化禅寺》:

兴化禅寺座云龙,

一刹轻烟半隐空。

佛高三丈堪称巨,

人到像前身毕恭。

心念慈悲惠一世,

事行善恶注三生。

万法皆缘由己度,

从来造化向天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