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骚》浪漫主义特点

 丘山居士馆 2021-06-29

   肖旭/文

 长诗里贯穿着对理想的追求和为理想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它对现实不做细致的描绘,而

是加以高度的概括,着重表现诗人对现实的主观感情和态度;而诗中滚动的感情激越澎湃,有如江涛海潮。这就构成了长诗内在的浪漫主义精神特质。

    另一方面,在艺术表现上,它也不局限于直接的抒情,而是揉合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以及自然现象等,编织幻境,进入超越现实形式之外的艺术领域,创造更为广阔奇异的艺术境界,酣畅地抒写内心激越的感情。突出的如第二大段以上叩天门、周游求女的幻境表现再度争取楚王信任的努力,第三大段以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远游中辍等幻境表现去留的激烈的思想矛盾斗争等。

    其次是比兴手法的推进和广泛运用。和《诗经》比较一下,便看得更为分明。《诗经》中的比兴,基本限于一事一物。有时全篇出以十个比喻;如《硕鼠》等,意义也还是单一的。《离骚》中的比兴则大都成为一个系列,如诗中将国家比喻为车子,所谓“皇舆”,便以“乘骐骥以驰骋”比喻希望楚王善择贤臣,以“来吾导夫先路”比喻自己愿意效力国家。和这一中心比喻相应,说尧舜把国家治理得好,则是“既遵道而得路”,桀纣败坏了国家,则是“捷径以套步”,斥责党人把国家推向危险境地,则说:“路幽昧以险隘”;担忧国家倾覆,则说“恐皇舆之败绩”。全都是围绕车、马、路这同一性质的事物展开。又如诗中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也自成一个比喻的系列。再如诗中以香花芳草喻美好品德,以恶草臭物喻丑恶本质,则以采撷前者喻人之向善,用佩带后者喻人之趋恶。所以诗人是“擥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党人则是“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艾”即白蒿,恶草名。“盈要”即满腰。同时也就以种植香草喻指培养贤才,“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而以香草之变为凡草喻贤才之变质,“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面为茅”。因而香草即是贤人,“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恶草便是小人,所谓“薋菉葹以盈室”,“薋”是形容草积聚的样子,“菉”是王蒭,“葹”是枲耳,都是恶草,恶草盈室,即小人充斥朝廷。这样,《离骚》中许多比喻都自成一个系列,前后呼应,寓意清晰,形象鲜明。香花恶草的运用实已带有象征意义,把比兴运用得更虚更活了。

    第三,善于铺张的捞写,创造浓郁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如诗人以冠服佩带的奇异写自己的高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创造出一个异常奇伟芳洁的形象。诗人在幻境中远游的描写:“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望舒”是神话中给月亮驾车的,让他做前驱。“飞廉”是风神,让他做跟从。“皇”同“凰”,“鸾”与“凰”都是凤一类鸟,让他们先行以为戒备,“雷师”即雷神,名叫丰隆,他大约是在队伍中击鼓为节和发令的,不过他报告还没有准备妥当。诗人命令凤鸟日夜不停地行进。“飘风”是旋风。“屯”是聚结。“离”通“丽”,附着的意思。“御”这里读做“迓”,迎接之意。旋风聚结相附丽,吹来云霓相迎接。“总总”形容众多事物杂聚一起的样子。“离合”指忽离忽合。“斑”形容色彩缤纷。“陆离”是参差错综的样子。两句是形容仪从的众盛和光彩的绚烂。这—小段充分利用神话和自然事物等素材,铺排描写仪从队伍之盛,斑斓瑰奇,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第四,抒情诗一般只是抒写诗人的一团情绪,不具有情节。《离骚》由于是长篇抒情诗,第一大段包括了诗人大毕生政治生活的经历,已带有一定的情节因素。特别是二、三两大段,假托人物与编织幻境,如女媭责言、向舜陈辞、上叩天阍、周流求女、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及西征远游等,明显地具有了情节的发展。这是抒情诗中的一个创造,为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开拓了广阔的艺术表现天地。这大约与战国时期诸子文章中广泛运用寓言和神话的风气有关。

    第五,长诗在章法上波澜曲折。这首先是由于长诗以尖锐的矛盾冲突和诗人的激烈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处处给人以水石相激的摇漾不平的感受。其次激烈的思想矛盾又常常形成为巨大的浪峰,如第—大段从开始的热烈追求政治上的作为到“退复修吾初服”是一大起伏。由于诗人不肯放弃政治理想,第二大段又转为追求重新取得楚王的信任,结果无成,又形成一大起伏。第三大段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决定出走,到别处寻求实现理想的地方,又由于爱国深情,终于半途上停止下来,又是一大起伏。所以全诗给人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

    这些特点形成了长诗波澜壮阔,瑰丽奇伟的独特风格,读者如同被带进一道神奇的画廊,在那里感受诗人激情的奔流,实为我国文学史上稀有的杰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