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乔年墓为清朝“文保单位”

 淳安老家千岛湖 2021-06-29

汪乔年墓列入清朝文物保护单位

/余利归

 阅看汾口镇汪家桥村《论源汪氏宗谱》,在卷十八看到有关陕西三边总制汪乔年墓修葺防护的咨札,前为汪乔年生平事迹、赐谥及墓葬具体地址,后为清朝嘉庆间浙江巡抚阮元及藩宪(按察使)要求调查和报送需要修葺防护的地方祠墓的咨札,以及遂安县知县张本着令捕衙调查报送的指令。宗谱附注,这些咨札为汪曾梅从儒洪余国祯嗣孙处抄录。从咨札看,当时遂安修葺防护祠墓仅三处:县治容公祠、西涧仁贤祠、汪乔年墓。

 鉴于宗谱常有伪讹错漏之处,笔者有意搜罗史料予以佐证。根据宗谱线索,发现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两浙防护录》确有有关记载。

    《两浙防护录》,由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阮元辑录,会稽董氏刻本。主要有两部分内容:

前面部分为雍正七年三月初十日敕諭嘉慶六年七年浙江巡撫阮元咨札、礼部工部咨覆知照。雍正七年,古昔帝王陵寝所在乃神所凭依,尤当加意防护,勿使亵慢。往圣先贤名臣忠烈,芳型永作楷模,正气长留天壤,其祠宇茔墓亦当恭敬守护,以申仰止之忱。着各省督抚转饬属勤加巡视,防护稽查,应行修葺,务令严肃洁净,以展诚恪。嘉庆年间,兀任浙江巡抚,查浙省是项防护,发现纰缪漏之处甚多,于是派员正讹补阙,重新造册,刊发各府县,以便依册严加防护,以仰见朝廷崇德报功,垂劝万世之意

后面部分为两浙防护陵寝祠墓名录。名录共辑录各州县陵寝祠墓七百二十余处,依杭、宁、嘉、湖、绍、台、金、衢、严、温、处十一府序次载明。所载人物上自唐虞下迄清代。

列入严州府淳安县防护的祠墓有二祠六墓:宋朝朱子祠,在文庙戟门外;明朝南京左都御史海瑞祠,在县南山麓;宋朝秘阁校墈钱时墓,在县西六十里永平乡;宋朝吏部尚书方逢辰墓,在县西八里安溪,土名查坑;明朝大学士商辂墓,在县南二十里黄坛岭;明朝工部尚书胡拱辰墓,在县西三里普慈塘;明朝工部尚书徐贯墓,在县西六十里威镇;明朝福建左参政应颢墓,在县南二十里前村。

列入严州府遂安县防护的祠墓有二祠二墓:明朝遂安知县容九霄祠(容公祠),在四隅一图常平仓西;吏部郎中毛一瓒祠(仁贤祠),在四隅二图西涧;宋朝缙云县尉詹良臣墓,在十六都西山庵右;明朝陕西三边总制汪乔年墓,在县西乡十四都一图茂湾林。

各祠墓名录均有人物生平介绍。其中汪乔年墓介绍如下:

陕西三边总制汪乔年墓乔。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天启壬戌进士,授主事,历升河东按察使。值大䘲,积谷平粜,全活以亿万计。特简陕西巡抚,咨敕未至,闻闯贼将规(窥)关,即日赴商雒,设险堵击。贼知有备,不敢进。献贼逼郧西,亟移驻山阳。寻升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檄米脂令边大绶发掘李自成祖父冢。崇祯十五年,攻闯贼于襄城,率先登陴,御七昼夜,矢石俱尽,城陷,巷战力竭,自刎未殊,被磔死。国朝乾隆四十一年,赐谥忠烈。墓在县西乡十四都一图茂塆林。

    从内容来看,《两浙防护录》相当于陵寝祠墓“文物保护”名录。从中可以看出,清朝不仅通过巡查防护和修葺等方法手段,对重点陵寝祠墓进行物质层面的保护,而且重视精神层面的教育和传承,保护的目的在于通过芳型楷模,崇德报功,垂劝万世,也就是利用文物的“恭敬守护”,以申“仰止之忱”。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利用陵寝祠墓载体,树立标杆榜样,利用历史文化效应,发挥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功能,增强历史认同和文化自信。这一点,值得我们受到启示和借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