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绵竹张栻祖墓的历史考察

 神州游侠 2012-12-18

 绵竹张栻祖墓的历史考察

 

            2005-7-26 16:28:55
            赵海萍 蔡东洲


                      [摘要] 
                  张浚、张栻家族成员中至少有7位卜葬于四川绵竹。宋孝宗时张氏家族营造了以张栻祖父母张咸夫妇坟墓为中心的柏林陵园。这座陵园受到明清官府的着力保护,遗迹存留至今,蕴含着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张栻;祖墓;张氏家族;柏林陵园
                     
                  四川绵竹是南宋重臣张浚、理学宗师张栻的故里。据历史文献和石刻资料,张栻的祖父张咸、祖母计氏皆卜葬于绵竹市汉旺镇柏林坝。千年过去,其祖墓的现状如何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四川绵竹张栻祖墓进行了实地踏勘。现将这次学术考察的结果,并结合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对张栻祖墓的变迁及其价值略加考论。
                  一
                     
                  绵竹张氏乃唐朝宰相张九龄之弟九皋之后裔。朱熹《张公(浚)行状》中记载:“公讳浚,字德远,本唐宰相张九龄弟节度使九皋之后,自九皋徙家长安。……五世祖仕僖宗时为国子祭酒,从幸蜀,因居成都,寿百有二十岁。长子庭坚,以荫为宝符郎,后不仕。宝符之子即沂公也。沂公早世,夫人杨氏携三子徙绵竹,依外家,遂为绵竹人。”[1]张栻《夔州路提点刑狱张君墓志铭》亦称:“予家自唐岭南节度由曲江徙长安,国子祭酒由长安徙成都。再世,高祖讳文矩,早捐馆舍。夫人杨氏挈孤,依外家于汉之绵竹,今绵竹之张皆自高祖出也。”[2]所谓“沂公”,即绵竹张氏始祖张文矩。
                     
                  这两段材料清楚地告诉我们,张氏在唐宋时期有过三次迁徙:第一次是张九皋因仕宦由韶州曲江迁往京城长安;第二次是唐末国子祭酒张磷随僖宗入蜀,因居成都;第三次为宋初沂国公张文矩妻杨氏因夫早死而携三子徙绵竹,依外家,而为绵竹人。第三次迁徙后,绵竹便成为张氏家族的聚居之地,并存留有大量张氏家族的相关遗迹,诸如为纪念张浚而建的紫岩书院(今绵竹中学)、为纪念张栻而建的南轩书院(今南轩中学)。同时,绵竹也成为张氏家族成员的卜葬之地。据宋代文献和地方史志记载,卜葬绵竹的张氏家族成员至少有7位:
                     
                  张纮与其妻赵氏的合葬墓的地点有两种不同说法:一在绵竹西南乡。张纮,乃张浚之祖。民国二十五年(1935年),绵竹文人黄尚毅为之立墓额曰“翼国公张纮之墓”。次年此墓垮塌,当地农民取出一墓志碑,交县民教馆保存。时任绵竹女子中学校长的西华师范大学教授傅平骧先生曾见过此碑,并将其登记人《名胜古迹调查表》。文革时原碑佚失,唯存拓片,现翻刻重立于柏林陵园。20世纪90年代,地方文史工作者再次探寻此墓,却不知墓址所在[3]。二在绵竹汉旺柏林坝。民国《绵竹县志》载:“宋张纮墓,在县北二十五里柔远里,即今汉旺乡之柏林坝。”因年代久远无法确证,但在绵竹境内是无疑的。
                     
                  张咸及夫人赵氏、计氏墓葬在绵竹县汉旺镇柏林坝,以其地古柏参天,俗称“大柏林”。现存两墓系20世纪末修复的,而《宋贤良张公碑》则是晚清翻刻的。张咸,字君悦,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绍圣元年(1094年)再中贤良方正科。张咸夫人计氏在其夫早逝的艰难境况下把张浚兄弟抚育成人。自明嘉靖以来,这座张栻祖墓受到历代官府的保护,存留至今。
                     
                  张椿墓在绵竹县北20里的永祚乡。据张栻《通判成都府事张君(椿)墓表》载,张椿为张钺之孙、张漫之子,与张栻同为张纮之曾孙,张栻称其为“从兄”。张椿幼孤,由张栻之祖母秦国夫人计氏养育。张椿后来以叔父张混致仕恩补将仕郎,于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十月甲子葬于绵竹永祚乡之原[4]。
                     
                  张棁墓在绵竹县北15里的武都乡。税乃沂国公张文矩之后,据张拭《夔州路提点刑狱张君(榄)墓志铭》,张棁之父注,祖钧,曾祖绚,与张栻同高祖文矩,张栻称之为“从兄”。张棁,绍兴二年进士,淡泊名利,多施仁政,积官至朝请大夫,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十二月甲寅朔,葬于绵竹县之武都乡[5]。
                      张栎墓在绵竹县北,今左有白云庵,白夫人墓附焉。民国《绵竹县志》归张栎为张氏家族成员。当系与张栻同辈的张氏大家族成员。
                     
                  张然墓在绵竹县普闰乡。民国《绵竹县志》载:“张然,魏公裔也,官南宋节度使,墓在北里普润乡廪生袁琢堂界内,为土人所掘。张宗得其墓志,欲控上台。时沈琢如令是邑,恐累贫民,赚志毁之。张宗无据,事遂寝。而修《志》未载,殊为可惜。”张械《通判成都府事张君(椿)墓表》明确记载:“子男三人:然,迪功郎。”[6]张然乃张椿之子。张构在重新刻立《张咸墓碑》的中有“曾侄孙通直郎新差知资州资阳县然”之语[7]。可知,张然曾任资阳知县。
                     
                  张庶及夫人赵氏墓在绵竹县普闰乡。张庶乃张浚兄湃之孙。魏了翁《张唏颜(庶)墓志铭》称:“汉绵竹张君庶字唏颜,取同邑赵氏。庆元五年(1199年)秋,赵夫人寝疾,医久不效。十月辛未,君以二子圯、墀及二婿如县之普闰乡柔远里卜乾山之原,吉,曰:‘即死,则葬于是,以赵袱。’明日癸酉,夫人卒,君哭之恸,亦卒。圯、墀以明年二月壬寅遵治命,合葬君、夫人。”[8]可见,张庶与其妻赵夫人于庆元六年(1200年)二月合葬在普闰乡柔远里卜乾山之原。
                  张氏家族唯两核心人物张浚、张栻没有归葬四川绵竹,而客葬湖南宁乡。隆兴二年张浚临终对张栻兄弟说:“吾尝相国家,不能恢复中原,尽雪祖宗之耻,不欲归葬先人墓左。即死,葬我衡山下足矣。”张栻、张构兄弟遵照遗嘱,移柩潭州,“以是岁十一月辛亥葬于衡山县南岳之阴丰林乡龙塘之原”[9]。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拭)神道碑》云:“淳熙七年春二月甲申,秘修撰、荆湖北路安抚、广汉张公卒于江陵之府舍。……其弟衡州史君构护其柩以归葬于潭州衡阳县枫林乡龙塘之原。”[10即父子同葬一处,但具体地点与朱熹所载略有出入,张浚父子墓址在湖南宁乡县沩山南官山附近。在元朝时张浚父子之墓就已被毁,时人苏天爵说:“张魏公世家西蜀,薨葬衡山之麓。愚官鄂省,访问故家遗俗,则乔木无存,不胜怀贤之感。”[11]
                  二
                     
                  四川绵竹境内张氏家族成员的坟墓,多因年代久远,不可探寻,唯有汉旺柏林坝的张咸及夫人计氏墓因得到历代官府的着力保护而得以存留至今。
                     
                  张咸夫妇坟墓当始建于北宋末期至南宋前期。《宋贤良张公碑》载:“元符二年夏五月初四日,以疾终于成都普福僧舍,享年五十二。大观二年三月初十日,葬于普润乡柔远里之新兆。”[12]即张咸去世于元符二年(1099年),下葬于大观二年(1108年)。此时张氏家族并不显赫,只是卜葬大柏林而已,还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的陵园建设。到南宋前期,张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张浚因平定“苗刘之变”,帮助高宗复辟帝位而倍受高宗宠信,出将人相,尽管因在对金朝的问题上与高宗政见不合而被排除于朝廷之外,但高宗对他还是恩宠有加。据朱熹《张魏公行状》载:“时绍兴二十有五年也。……而太夫人遽薨。”[13]太夫人,即张浚之母计夫人。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的张氏家族已十分显赫,除张浚这位重臣外,其兄弟子孙多有一官半职,有足够的实力对大柏林陵园进行宏大的建设,从柏林陵园残存的石俑、石羊等规模看,这座陵园当建造于计氏去世以后。
                     
                  孝宗淳熙时,浚子构担任临安知府,以“碑文漫灭”为由,重新刻立了其祖张咸的墓碑。历代相续的地方文献在收录《宋贤良张公碑》后还有一段注文曰:“碑文漫灭。淳熙十二年,孙朝散郎、权尚书兵部侍郎兼知临安军府事、两浙西路安抚使构得副墨于故庋中,亦废迷人名氏。属承议郎敕行在诸军审计司许及之为之书,因曾侄孙通直郎新差知资州资阳县然、曾孙通直郎新差知潼川府犍为县兼来调官,俾立石于墓下。”《咸淳临安志》卷四十八载,淳熙十三年(1186年),张构确为临安知府[14]。重新刻立张咸墓碑应该有其他原因,因为此时距张咸坟墓初建不到80年,四川又无战乱相毁,不可能就“漫灭”了。更让人费解的是如此重要的家族文献连作者姓名也不可知晓,张构亦不去考寻。因而,我们有理由认为,墓碑的重新刻立极有可能是根据两宋之际的政治局势和思想潮流变化而为的。
                     
                  这座陵园并未逃脱宋末兵燹的劫难而完好地保存下来。明朝嘉靖中,四川巡按刘黻亲自踏勘张咸夫妇坟墓,其《访求贤后裔主守祠墓疏》中称:“今丘垄岑寂空山,自宋去今三百余年,故迹渐湮,墓侧之地,久没于民,未经修理。本职亲诣墓所,勘得二冢俱在,山径甚荒。”[15]至于造成这一惨状的原因,刘氏没有直接交待。依时局推测,张氏陵园应该毁于宋末战火。南末后期,蒙占攻人四川,蜀人纷纷东逃以避战祸,世家大姓更是举家迁徙。据虞集记述当时的情形说:“会国朝以金始亡,将并力于宋,边兵入蜀,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谋出峡以逃生。”[l6]如此,则陵园无人看管,加上蒙古军及随军西僧、商人劫掠财物成性,所到之处,无所不为,由于贪图宝器,世家大姓、皇亲贵族的陵墓难于幸免。西僧杨琏真珈盗发绍兴南宋帝后陵寝就是明证。绵竹在宋代为望县,而经宋末元初的破坏,降为下县,以至在“至元十三年以产少并人州”[17]。可见,尽管没有直接文献资料记载此时张氏陵园遭到毁坏,但可以想象它亦无法逃脱这场浩劫。
                     
                  明朝嘉靖中,柏林张氏陵园得到官府大规模的修复,而这次修复的倡导者便是时任四川巡按的刘黻。刘黻,字伯绣,湖南衡阳人,正德二年(1507年)进士,嘉靖初年任四川巡按,其倡导、主持修复柏林陵园的情况,备见他本人上奏朝廷的《访求贤后裔主守祠墓疏》及杨廷和撰写的《宋丞相魏国张公父子祠堂记碑》。
                     
                  刘黻修复柏林张氏陵园盖萌念于嘉靖初湖南宁乡县令胡明善在宁乡建张浚张栻父子祠堂。据杨廷和记载:“会衡山刘侍御黻持节按蜀。过家,见而悦之,既至蜀,以告予,谓予魏公乡后学也,属为文,刻于神道之右;且檄下广汉,访其遗胤。”[l8]这就是说,刘黻到四川上任前在宁乡见过胡明善所建祠堂,且对胡氏之举十分赞赏,到任后不仅嘱闲居在家的杨廷和撰写祠堂记,而且檄下寻访张氏后裔。刘黻在《访求贤后裔主守祠墓疏》中翔实地陈述了修复张栻祖墓的理由和具体措施:“除给发官价,买到附近民田四十亩,修立享堂书院一所,以为看守拜吊之地。但前项享堂原无祭祀,坟墓无人主守,若至年远,亦复废弛。及照张氏,四川广汉人,为今绵竹县,有无嫡亲子孙,川湖隔省,无由查考,理合开陈。伏乞行令有司访求,起送前来,主司祠墓,则久废之典,庶儿可举矣。等因到州,行令该县访查去后,续据申州遵依,传集里老绅衿人等,查勘得张氏子孙不知何时式微,止有祠堂一所,中有张氏父子塑像。又浚父张咸、母计氏秦国夫人、前母赵氏坟墓俱葬县北普润乡,坟碑三通存,志俱皆崩灭,不能全识。并查汉州张氏父子亦有祠堂,俱无祀典,拟合就行回报等因到。臣照得,宋室南迁,国家多难,张浚奋不顾身,以图恢复;子参谋幕府,综理微密,又能讲明正道,上以启告其君,下以淑诸后学,俱可为难矣……今父子邱垅荒落数千里外,故乡之地,子姓无传,诚为可悯。仰惟我祖宗以来醇崇正学,凡先贤有功国家及斯民者,俱蒙录其后人,崇以礼祭。而陛下登极以来,主张吾道,作兴斯文,尤为特盛。倘念张氏父子成立之难,比照旧例,凡张浚及子拭二冢祠宇在宁乡,及旧祠之在绵竹汉州者,各行令有司,岁时春秋祭祀,以表忠贤,以慰人心。及浚父张咸、母计氏等坟墓,俱令修葺,禁革樵采,著为定式,永远遵守。如此,则宁乡新修祠宇,不致废弛;而绵竹汉州故乡之地,神有所依。.忠贤有庆,斯道增光,其于世教,不为无补。”概括起来,这道奏请所陈述修复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四项:第一,官府出资购买田地40亩,修建享堂书院,作为拜祭之所;第二,寻找张氏后裔,主司祠墓;第三,把宁乡及绵竹两处张浚、张栻父子祠墓纳入国家祀典;第四,修葺绵竹张咸及妻赵氏、计氏坟墓,禁止采樵,永远遵守。这样做的理由则简单而明确,即激励忠贤,“醇崇正学”。这道大补世教的奏请得到了朝廷的准允。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下诏修复张浚父子坟墓,敕建祠宇,并下旨在官山建南轩书院,御书匾额。也可以从后世关于绵竹张氏陵园内的享堂书院及“后裔”守护坟墓的记载中得到证明。
                  三
                      清代的绵竹张氏祖墓沿用明朝管理规制,仍用张氏“后裔”中选择忠厚老实者守护祠墓。
                     
                  尽管地方官府着力保护,但柏林张氏陵园仍然难免天灾人祸。对张栻祖墓破坏最大的是光绪十九年那场暴风雨,雍国公张咸及秦国夫人计氏二通墓碑被这场暴风雨折断。至20世纪中期,整个陵园古柏尽死无余了。1983年绵竹县开始对张咸夫妇墓加以保护,组织人员对“大柏林’,进行清理,划定保护范围,把扑倒的《宋贤良张公碑》重新竖立起来,确定这里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委派专人守护。1996年又修复两墓,墓额分别为“宋封雍国公张咸之墓”、“宋封秦国夫人张计氏墓”,相对而立,墓前各置石俑二、石马一、石狮一。墓旁原有《宋贤良张公碑》一通,现又增立了《武都居士墓铭》。
                     
                  矗立在张咸墓旁的《宋贤良张公碑》始刻于宋徽宗大观中,再刻于宋孝宗淳熙时,三刻于光绪十九年秋。第二次重刻所依据的张浚次子构故庋中的“副墨”,应该是可信无误的。对于第三次刻立,时人邓炳云《重镌宋雍国张公碑铭记》载:“今秋值暴风雨而碑扑折,且拔大木三株。予闻之,亲往谛视,字可辨者尚十之六七。询其后裔,《族谱》中载有全文,取而阅之,仍有残缺者十余字。后于《全蜀艺文志》得其全文,可以补缺订讹。其墓志铭始立于徽宗大观二年,历年七十有九而字已磨灭,厥孙枸于孝宗淳熙十三年重立,即此碑也。计至今岁癸巳,又七百有八年矣。碑中记先世至晚唐迁绵世系及公生平言行、出处、官阶,较史为详悉。知县李莲生命其祠中后裔首事者采买佳石,延选良工,仿原式而重刊之。即以售木之金为树碑用,且并两墓碑渐剥蚀者从新刊立,略缀数言以记其事,俾后来征文考献有所据。,,但将此碑文与《绵竹县志》、《全蜀艺文志》所载录校对,不仅与民国《绵竹县志》颇有出人,而且同《全蜀艺文志》差别很大。此举三例:碑文及《县志》有云“绍圣改元,哲宗皇帝始躬揽万几,时以继志述事为重,故六科又废”之句,而《全蜀艺文志》无此句。碑文及《全蜀艺文志》有句作“文彩烨烨”,而《县志》却作“文彩奕奕”。碑文及《县志》有“哀我造物不愍遗”之句,而《全蜀艺文志》却作“哀哉造物不我营”。短短千余字,文字出入近70处,取舍去从,实有考辨之必要。
                  其次,碑文所载家族成员的名字多与宋代文献不合。《宋贤良张公碑》所载,张咸有孙男三人:枸、栖(《全蜀艺文志》作榧)、悍,无一见诸宋代文献,而从朱熹《张魏公行状》及魏了翁《张曦颜墓志铭》可知,张咸之孙有杓、槔、栻、构等。《武都居士墓志铭》载,张纮“子男四人,长曰矩,次曰镒,克家以谨;次曰钺、曰镝,皆应进士举。男孙五人灌、演、泳、溉、泌。”除子钺外,其余三子五孙竞无一人可在其他宋代文献中得到证实,而载诸宋代文献和石刻资料中的张氏家族成员又不见于此碑!殊不可解。如果说,史有明载的濩,滉、澥、浚四孙尚未出世,那么子辈之张咸应该载入。张咸,字君悦,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绍圣元年再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官至成都节度判官。张咸生于庆历八年(1048年),纮死于嘉裙八年(1063年),时咸已16岁。此碑怎会遗漏如此重要的儿子?
                  【参考文献】
                  [1]朱熹.晦庵集卷95[m].四库全书本.
                  [2][5]张拭著,杨世文、王晓波点校.张栻全集卷39[m].长春出版社,1999.
                  [3]宁志奇.南轩故里史迹考述[j].绵竹文史资料选辑(内部资料),第十辑,1991.
                  [4]张拭著,杨世文、王晓波点校.张栻全集卷40[m].长春出版社,1999.
                  [7]杨慎编,刘琳、王蓉贵校点.全蜀艺文志卷47[m].线装书局,2003.
                  [8]魏了翁.鹤山集卷79[m].四部丛刊本.
                  [9]朱熹.晦庵集卷95[m].四库全书本.
                  [10]朱熹.晦庵集卷89[m].四库全书本.
                  [11]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9[m].跋张魏公与刘和州手帖.中华书局,1997.
                  [12]绵竹柏林公园现存《宋贤良张公碑》.
                  [14]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48[m).中国方志集成本.
                  [15]民国.绵竹县志卷16古迹[m].中国方志集成本.
                  [16]虞集.道园学古录卷20[m].史氏程夫人墓志铭.四库全书本.
                  [17]元史卷60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6.
                  [18]民国.绵竹县志卷16古迹[m].中国方志集成本.
                  【作者简介】赵海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蔡东洲,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南充6370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