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好迷茫啊 | 采购供应链人在市场波动时候的“加法”与“减法”

 采购与供应链 2021-06-29

2016岁末,原材料大涨且货源供应状况步步惊心,采购供应人员在成本与供应保证的压力下疲于奔命:增加供应源、价格约定谈判、引入代理,各种承若......可以这么说: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采购供应人员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然后随着市场的供应平稳与部分资金的成本需要,供应商发生微妙的变化,甚至部分物料价格出现回落之后的再平衡,企业又要求采购供应人做出反应,就如下面的对话:

从对话中,我们初步可以看到三点简单归纳:

1、企业所用的大宗物质去年有较大的价格波动;

2、企业要求采购供应人员基于低成本方案开发供应渠道;

3、低成本开发后大量供应源竞争冗余导致采购决策迷茫;

面临这么一个大起大落的变异性供应市场,夹在企业责任与供应商承诺之间的供应链部门都会情不自禁地问一句:后面该怎么做?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差强人意的一面,绝对难以十全十美。所以任何事物都既对立,又矛盾的统一体。既然这件事情现在让你觉得很迷茫,那也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看出一种清晰。

去年年底原材料价格暴涨,公司基于前期订单履约与成本的可行性,要求采购人员加大各种渠道,完全基于低成本策略地开放供应商招商渠道以抵消由于价格波动带来的供应源单一与谈判劣势的问题。扩大供应源从谈判筹码上可以很好的消除原有供应商优势,在价格谈判与供应有更多的权利,但这种为保障供应与低成本采购策略下必然导致供应商数目庞大而枉费大量人力物力运营成本,尤其在系统性价格波动情况下获得的价格优势在消耗大量精力和时间上造成对冲,从所有权总成本TCO维度看最终未必给企业带来优势。

无论如何,对于面临供应紧张扩大供应源做“加法”的做法其实很普遍,尤其在供应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一方面保障企业正常供应,另一方面也是有利于寻找与创造发现价格洼地,只有通过“加法”增加供应源以消除市场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压力。

但疯狂的供应渠道“加法”后必然导致“供应池”的供应商数目暴涨,由于企业市场订单的阶段内有限性既无法实现供应商供货“雨露均沾”,而且还导致原来合作良好的供应商处于少供甚至被停供状态,降低了原供应商的信任度,削弱供应商的积极性。就如上面对话所提及。

此刻,采购供应人必须学会“减法”,即基于企业战略竞争需要从“供应池”里削减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供应商,将供应商“长名单”削弱为“短名单”,实现订单聚焦,关系聚焦,合作与互动聚焦,最终达成外部供应积极性与内部保障的安全性重新再平衡,这也是对暴涨的供应池进行一次有效的战略梳理与供应优化。

供应池加减法逻辑图

花开花谢,此消彼长,云卷云舒,朝升夕落。苦难与美丽总是有期限,在供应市场上出现何种异动,都可以用辩证两面性的眼光来看待,就如当下的供应商管理问题,加法扩展,减法优化。

总之,基于企业竞争战略出发,多多少少、加加减减,实乃必然的一念之间。

作者简介

   柳 荣国内知名采购与供应链专家,采购与供应链OTEP模型国家版权拥有者,多家企业常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咨询顾问,关注于采购团队技能训练、采购组织建设与优化,采购与供应链总成本精益化设计等。(交流微信号:jasunlau)

本栏文字谢绝转载

转载请联系本文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