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谁都能当老师,但谁都能说老师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6-29

不是谁都能当老师,但谁都能说老师

李广生

“中间地带”这个概念也是我在二十年前提出来的,目前来看它确实能够解释并揭示教育中的很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当年有人约我以此为主题写一本书,我还提交了提纲,后来却打了退堂鼓。主要原因是我对“书”的要求比较高,而自以为能力见识尚不足以胜任。但这些年,我总是在不同场合谈到“中间地带”,因为我越来越觉得特别是一线教师,如果能够深刻理解“中间地带”这个概念,将大有裨益于工作的改进和心态的调整。后者可能更重要一些。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很多难题大多源于定位的模糊,既包括自身的定位也包括职业的定位。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教师将生命融入其中的工作。帕克.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这本书中深刻论述了教学中“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漫步教师心灵”,他说“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身份认同的缺失让教师茫然,立场和态度以及由此而生的方法和手段总显得力不从心。严还是松、管还是放、知识还是能力、过程还是结果、成人还是成才、分数还是素养,等等问题理论上似乎非常清晰,但实践中总以各种方式困扰着教师。处理不好还会造成伤害,既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教育中一个未能引起高度重视的现象是:教师总是以伤害学生的方式伤害自己,反之亦然。

教育改革经常出现“钟摆现象”。忽左忽右、风一阵子雨一阵子、你方唱罢我登场,让教师不知听谁的,不知如何是好。因为那些指导改革的理论虽然彼此龃龉,但单独来看或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分析,都很有道理。“应试教育”不是遭到很多人的口诛笔伐吗,但还有相当多的人捍卫“考试”、宣称“教育离不开考试”。“自主合作探究”二十年前就被定义为“先进的学习方法”而写进官方的文件,但二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认为它们是“花架子”。“快乐教育”曾几何时在中小学高歌猛进,但又有一些人站出来高呼“快乐教育毁了一代人”“快乐一时痛苦一生”……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中间地带”这个概念便是由此诞生的。

教育被公认为“专业”,教育工作者毫无疑问是专业人士。但在世界上所有的专业中,教育是最饱受各方质疑的,谁都可以对教育指指点点、臧否褒贬。它像一个无助的孩子只能任人评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士——教师,当然会受到“株连”。这不应该是一个专业所应享受的“待遇”。所以我曾说:教育是专业性最差的专业。这种状况不仅出现在中国,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如此。正是“中间地带”所造成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教育及教师必须面对这种境况。

教育本身便存在于并长期存在于专业和非专业的“中间地带”。它既有专业性的一方面,需要具有特殊的专业知识才能驾驭,但更有世俗性的一方面,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感觉做出判断。一台手术好不好、成功与否,专家能够给出权威的说法。一堂课好不好、成功与否,专家、家长、学生、校长等都可以做出评判,并且都有道理。专业性形成了一个壁垒,把一些人排除在外。世俗性又拆掉了所有藩篱,谁都可以涉足。教育便存在于它们的“中间地带”,同时具有专业的排他性和世俗的包容性。所以造成这样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不是谁都能当老师,但谁都能说老师。

科学和艺术的“中间地带”。教育是科学,这一点也早已达成共识。但实践中我们更为信奉的则是教育是艺术。事实是教育科学所发现的任何教育规律如果不借助教师的教育艺术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激情、灵感、直觉、智慧等属于艺术的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脑子里装满了教育规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寸步难行。教育是科学,没错,必须要尊重规律。教育是艺术,也没错,必须要尊重创造。教育处于科学和艺术的“中间地带”。有人形容教师的工作是“戴着镣铐跳舞”,但需要我们正视,这并不仅仅是困境。如果我们把“镣铐”不只当做桎梏而是对规律和生命的敬畏的话,那可能会“舞”的更加精彩。

感性和理性的“中间地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情感和认知在脑中是无缝运行的。“自从神经科学证实了情感和认知在学习中不可分割以来,长期以来关于学习机制是否参与了学习者的情感发展的思想辩论变得无关紧要”(《学习的本质,以研究启迪实践》)。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在《笛卡尔的错误》一书中同样指出了这一点。学习是理性的认知,这一点毫无疑问,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无不是人类理性认识的伟大成果。但情感动机等感性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虽然被察觉却未得到高度重视。对一节课而言,是思维活动还是情感体验决定了最终的效果?谁也说不清楚,确切的讲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做一名教师,既要有“扎实学识”又要有“仁爱之心”,在理性和感性的“中间地带”才是大有可为的空间。

真和美的“中间地带”。“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为教育确立了求真的“内核”。“真”并不可爱,这一点毋庸讳言,在很多时候“会表现出某种残酷性。于是人类又发明了“美”这个概念。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对美的不懈探索。教育同样承载人们对美的传承和追求。如果说“真”探求的是世界的本质,而“美”则是对世界的修饰,教育要同时面对这两种价值取向。这就意味着教育作用于真和美的“中间地带”,既要揭示这个世界,又要美化这个世界。如何才能并行不悖呢?“善”是唯一的选择。真和美的“中间地带”是善,它具有真的内核,又具有美的形式。善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引入向善恰恰是教师重要使命。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会发现很多“中间地带”,比如:成人和成才、教和学、接受和发现、表扬和批评、严肃和活泼等等。如果能够洞察“中间地带”的秘密,至少可以免去很多纠结,因为“中间地带”不是一条夹缝,而是一片广阔天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