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乾是天,乾上乾下 開宗明義: 易經旨趣宗主孚佑帝君說:「易經是古代圣人的集體創作,也是第一部道書,經過尧舜禹湯,傳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文辭章句才完備,意義更完整更明白,又經过孔子的继承阐述刪訂,然後成為六經之一,才成為儒家最古老的書。」易經這一部書講的是上古聖人通天的大學間。易經是講明天地法度的書,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法度存在。歷代的圣人都謹慎撷取易經的文辭來作為行事的準則,來建立道德事功文章,來成就一生的道德事业。 易經的道理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穷理盡性以致於命」意思是洞徹造化的原理,而能完善發揮天性,最終能夠承擔天命。這句話就是「無人、無我、無众生、無壽者的究竟無上佛道。]這樣的德性就是至德,就是天德,天人合一而天地定位,神形一如而神妙無方,這就是聖神仙佛的境界。可以承擔上帝的道,可以完全展現上帝的旨意。 這個天人一貫的道理,向內可以誠意正心,做到安身立命;向外可以治國平天下,做到天下一家親。天道的真理可以作為教化與政治的最高準則。因此易經的生命教育可以完成三大功德:「原始返終、正性立命、天下大同。」 壹、卦象義理 易經這一部書內容有四個部分,叫作卦、辭、傳、圖,也就是六十四卦,以及爻辭,加上四傳還有图表,合起來叫作易經。六十四卦是以乾坤為首,表示各卦都從乾坤出來,而坤卦又在乾卦後面,表示陰是從陽出生。所以講卦一定要先講明乾坤,尤其必須先把乾卦講清楚。乾卦是萬物的開始,是一切生成變化的根本,乾卦的地位高超,乾卦的德性完全,所以能作為萬物的主人。乾卦的卦象用三個陽爻組成,把三爻卦重叠成六爻卦,分配成天地人而區別為陰與陽。天道是陰陽,地道是柔剛,人道是仁義。六位正,天地人的阴阳数都在里頭了。陰陽柔剛仁義展現天人合一、天地定位、盡人合天的大道理。乾卦文辭的義理沒有離開天道的宗旨。 有六层義理: 第一、再遠的地方都到得了。 第二、再细微的事物都可以合同。 第三、顺著【道变化]就可以变化而成就一切。 第四、依循天理就可以到达中和。 第五、根據天道就可以止於至普。 第六、明白天性天命就可以創建大同。這就是乾卦的義理。 贰丶卦彖辭義理 乾:元,亨,利,貞。 白话:天道運行的准则,天理彰显的变化,人道性命修养的規矩,世界大同的創建。就在元亨利貞這一句話。從先天一氧來說:元是能量開始創生。亨是能量的大用畅达。利是能量的收敛含藏。贞是能量的谐伏归元,就好像一年的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德性。 从道德人格来說:春生就是仁德,夏盛就是禮德,秋成就是義德,冬伏就是信德,仁禮義信這四象是道德人格的顯現,而智慧含藏其中,表示作用的潜藏。仁德主要是生成万物,禮德主要是和諧万物,義德主要是安定万物,信德主要是保全万物,這一切都要靠智慧來成就。 從氣數吉凶來說:有進退存亡的契機,有動靜得失的道理。君子不管處在任何情境都收放自如,沒有一定怎麼樣或一定不怎麼樣,也沒有絕對可以或絕對不可以,因為君子善於顺從氣數,如果不懂顺從氣數,那麼吉凶就失去根據,禍福也就沒有法度。「明白道,明白德,明白天命,明白天性,明白氣数。」這就是圣人善於教人的地方,用文辭来教人,用義理來發人。只用元、亨、利、贞四儒字,就把天道、人道、盡人合天的道理講清楚了。「盡人合天」的道理從乾卦最初的五個字:「乾、元亨利貞」就可以看得見。人道的德性沒有離開仁礼義信四行,天道沒有離開春夏秋冬四時,地道沒有離開東西南北四方。大道雖然很大,沒有離開四種德性,在天叫作「元亨利貞」,在人叫作「仁義禮信」,或者也叫作仁義禮智,因為信就是智慧的意思。這四德是自性本有的德目,從內來說叫作仁,從外來說叫作智。中庸說:「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就是講自性天道具足元亨利貞四德,可以領導統御一切,到達「沒有內外」的分別,「沒有始終」的距離,內外始終完全兼備。元亨利貞四種德性可以說是天下最極致的德性,也是聖人最圆滿的行事。從天道下貫到人道,就要「從乾推及到贞」;從人道回返到天道,就要「從貞推及到乾」。还是天人一貫的消息,是先天变後天,後天返先天的道理,也是本能生末,末能反本,本末一貫的道理。學道的人在讀「乾、元亨利貞」這五個字的時候,要再三地深思體會啊! 叁、解释彖辭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白話:圣人赞叹說:「太伟大啦!创生宇宙萬有的乾元。」是一切生命的母親,统領天地万物的主宰神。乾元的先天一氣,能夠行雲佈雨生成万物,能量自然流行使萬物生生不息,創生與終成的能量是終始循環,永遠廣大光明。乾元包含宇宙六合,運轉天地人三才的陰陽六位,隨順天時的自然而成就一切的變化,又能夠通達太一的真神。乾卦的六陽爻,具足精纯的元氣,像六条龙,運行在太虚玄妙的境地,統領先天與後天。人的性從天道來,命從地道來,人承受天地能量的生成而具有性命。在天道的變化中,容易失去常态,七情常常會掠夺天性,欲望常常會扰乱天心。尧舜文武這辈聖人,以身示道,給出修心的要領,让人人中正性命。上下都能体察天意,常保天人同順的太和。於是全民「性情中和」,能夠盡人道合同天道。尧舜文武這輩聖人,在萬物當中是首出。禮樂天德的道化,讓全民做到利貞的性情調和,於是人道的中和能夠合同天道的中和,天人交泰连結天地交泰,萬國的安寧就實現了。呂祖說:乾卦彖辭,講的是尧舜的事功,大同的義理,堯舜不只是得尊位、得天時,而且是成至德、成大道。用性情的中正,成就天地的太和;用中和的事功,成就人物的生命,乾道大生的功德,只有聖王能比得上。「乾卦彖辭是儒家最精當的義理,歷聖傳薪的法言。」比十六字心法更詳細,中庸、大學全由這里出。學易的人當誠明敬慎會通,不要粗心讀過。「乾卦彖辭,成於文王,述於周公,而孔子訂定。」一字一語,含義至深,只有文王、周公的聖智才做得出。當時文王遭囚辱的災禍,很多忌諱顧慮;而且易理的精微,又難以講明,在這種情境下精研而說出。於是「文辭」簡單而義旨宏深,「義理」隠微而文采显著。是六經中最精炼的文字,不可以等闲来看。乾卦彖辭先講乾元,然後再講乾道,這是因為「氣在理的前面,創生在變化的前面。]無形的叫作元,包含一切形体的叫作道;道当中有万物,元当中是沒有物的。道所主導的是「地位」,元所主導的是「時機」;道所主持的是外在的「事功」,元所主持的是內在的「德性」。内外還是一貫的。只不過在講論的時候,要分作兩方面來講說而已。後代的人不明白「元」具有先天的能量,就認為用九的卦象應當附在上九的爻辭,這是錯誤的認知。應當要明白彖辭首先講明乾元,正是怕後代的人把乾元當作爻象,掉入錯誤與偏差當中。乾元不只是不属于上九爻的爻象,而且更不是乾卦所獨有的卦象。當乾卦的天地還沒有完成以前,已經先有元的存在;當乾卦已經終結了,元還是存在。所以在乾卦六爻的作用已經結束的時候,還是可以看見乾元的作用。所以彖辭首先立定乾元,並講述乾元「統天御天」的功德;其次再講到乾道,講述「乾道變化」的作用。乾元在先,乾道在後,這個先後有很大的內涵,有很深的意思。易經的文辭「元亨利贞」四個字是顯出「乾卦」的功德,而彖辭「大哉乾元」四個字是顯出「元神」的功德。乾卦彖辭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上天給人最大的禮物是性命,人道能夠合同天道也只是性命兩個字。因為人有情感欲望,人落入情感欲望當中就容易偏差,會悖離天道,所以人道必須要完成「正性命、保太和」的修养。正性命的正是什麼意思?正就是中正,用天性來端正生命。保太和的和是什麼意思?和就是和諧、祥和,用太和正氣來調和情感欲望。也就是中和的德性而己。性命能夠中正,這是先天性與後天命到達大中至正,又能夠涵養先天太和正氣,調和性情。 為什麼聖人要责求每个人做到「中正性命、保合太和」? 第一、知道有生命就一定要完善人生的意義。 第二、知道有天性就一定要中正自己的天性。 第三、知道气数有變化就一定要順從變化而不失去中和。 第四、知道有道德就一定要遵循道德法則而保全人道的終始。所以處在天道的變化當中,聖人一定要责求每個人能夠做到中正性命保合太和。因為乾道的一切變化,這是天道的常經準則,人沒有具備天道的完整能量,不能有正常的運作,一定要反求自身的天性天命,只有天性天命能合同天道。所以一定要謹慎地保持涵养先天太和正氣,才能明白天道的真常,也才能拥有真我的人生。乾卦講天性天命的中正,太和正氣的保养就是大學止於至善的境界,就是中庸致中和的境界。乾卦講「首出庶物、萬國安寧」,就是大學明明德的光明,就是中庸幫助天地定位、萬物長育的成果。乾卦彖辭的義理就是大學與中庸全書的宗旨。乾卦彖辭就是圣人建立教化的根據,也是歷代圣人傳承道統文化薪火的宗旨。孔子所繼承並弘揚的,就是這個「中道精神」,孔子所根據並傳述的,也是這個中道精神。所以中庸是繼承易經教化而作的一部書。太和是天道的功用,人要知道反求,要能夠謹慎保持,然後才能养足太和正氣。這叫作道功,是根據修持的火候而來的。所以人道要把「利贞]摆在前面,利贞是情感人生的「正義與信守」,講的就是修持的事情,也就是調和性情的功夫. 利贞的情感人生包含六个层面: 第一、道德清靜。 第二、性情中和。 第三、生命真诚光明。 第四、時常做到動時能省察,靜時能存养。 第五、德性滿分而天道显現。 第六、徹底明心見性。這六个层面都是利贞的事,也都是人道的根本。 人道完善了因此能夠合同天道的無私無我的運行,也能夠完全體現乾道的變化而成就一切。這些道理就是聖人拿天道來教人,「拿天道來立定人道的根本」,開宗明義所講的話。把元亨利贞四德用在內心就可以成道,用在外在事功就可以光明德性,德性光明就可以遍照天下,天下就可以太平。這就是天德光明的极致圆滿。天道元亨的隆盛,本來就從人道利貞的功德出來,而人道利贞的中和精神才可以成就天道元亨的大用,這才是乾道最完全的功德。有人道的利贞來保养太和正氣,來中正天性與天命,才有天道的元亨;有天人合一的境界,於是能夠统领眾物,能夠达到萬國的安宁。从天來說,由元亨開出利贞是天道的作用;從人來說,由利贞成就元亨是人道的展現。這就是天道與人道的合一。 易教的第一義理是「原始要終」。什麼是「原始要終」的義理?雖然處在每天万变的生活當中而主人不迷失,雖然處在每天變化的潮流當中而不會忘記生命的意義。這樣的人才能夠返回到生命的來處,也才能回归乾元,這就是聖人所說的「上天之载,顺帝之則。」也就是不離上帝的左右。 這樣的人才真正明白原始要終的義理,這也就是乾卦彖辭的中心思想。 传播中华文化 促进人类幸福 |
|
来自: xilianxilia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