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拉里克攻陷罗马,摇摇欲坠的罗马世界

 襄子的箱子 2021-06-30

为什么要了解西方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是【西方大通史】第 142 篇文章

伟大罗马】第 55 篇文章

392年,西部的另一位皇帝瓦伦提尼安二世也在不久之后被家臣杀害,年仅21岁。自此之后,帝国由狄奥多西一人统治。狄奥多西继承了自君士坦丁以来的政策,格拉提安生前实施的基督教国教化的政策,也没有因为他的死亡而终止。

393年,狄奥多西正式确立基督为罗马的国教,除此之外,还宣布罗马的朱庇特神有罪。至此之后,基督教终于走上了她的独尊之路。

这对于罗马来说,是一小步,但对于整个基督教来说,是一大步。因此,狄奥多西死后被基督教会戴上了“大帝”的帽子。

同年,狄奥多西还禁止了希腊世界从公元前776年以来就一直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他还关闭了柏拉图学院,这个存在了近900年的学院彻底终结了。

后世很多的历史学家将393年称为“希腊罗马文明正式终结的一年”,由此看来,不免让人遗憾与惆怅。

395年,狄奥多西去世,死前,他将帝国一分为二,分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西罗马由次子霍诺里乌斯统治,东罗马由长子阿卡迪乌斯统治,并且将这两个儿子托付给了一位将军斯提里科。与之前将帝国一分为二的情况大不相同,这一次,东西罗马帝国真正走向了分裂,这也是历史上的定论。当然,这种定论也是根据结果来推导的。

此前,虽然也有皇帝临死前将帝国分别分给自己儿子的行为,但不论怎么说,帝国还是完整的一个帝国,只不过是在应对如何统治庞大帝国之时做出的一种分工的选择,虽然说一个帝国内部出现了两位皇帝,这的确很奇怪,但只要想起罗马共和制时期,执政官就有两个,因此,这在当时的罗马人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斯提里科是一位汪达尔人,蛮族出身,他的父亲是汪达尔人,母亲是罗马人,但是罗马是一个父系社会,因此孩子的血统沿袭父亲这边。

虽然先皇将两位年幼的皇帝都交给了斯提里科,但他后来只能控制西罗马帝国,因为在东边,出现了一个嫉妒他的鲁菲努斯,鲁菲努斯后来获得了东罗马帝国的实际权力,就此,东西罗马分裂。

在先皇死后不到三个月,西哥特人就趁着罗马权力交割之际,而且新皇还很年幼的时期,对罗马动手了。率领西哥特人的首领名叫阿拉里克,他曾经在罗马军队里面打过仗。虽然西哥特人接受了罗马的条约,在色雷斯等地区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天生就不是一个种田的民族,他们还是喜欢那种靠抢夺赚快钱,于是阿拉里克带着西哥特人,将目标集中在了防御薄弱的东部,大举南下。

在斯提里科的率领下,罗马挡住了蛮族人的入侵,但是在408年,西罗马皇帝霍诺留在谗言之下,下令将斯提里科处死。同一年,东罗马皇帝阿卡狄乌斯去世,他的儿子狄奥多西二世继位。

410年,历史上著名的“罗马浩劫”大事件发生,阿拉里克率领西哥特人攻占了罗马,并洗劫了这座当时世界的中心“罗马城”。五天之后,阿拉里克和他的10万士兵带着抢来的战利品一路南下,就在他们一路南下的时候,阿拉里克在途中病逝了。

阿拉里克去世之后,一个叫阿道法斯的亲戚继承了他的位置。阿道法斯似乎是与罗马的元老院进行了交涉,在得到了大笔金钱之后,阿道法斯停止了向意大利南部的继续挺进,而是带着手下的人掉头回到了法国南部。

发生在410年的这场罗马浩劫,震惊了当时的整个世界。

423年,西罗马皇帝霍诺留去世,享年38岁,在位28年,当时在他登基的时候只有10岁。随后,瓦伦提尼安三世继任,这位新皇帝才6岁,因此由母亲摄政。

在这期间,基督教涌现出了一位伟大的神学家,即圣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出生于354年的北非,在这个时期,罗马已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在蛮族与波斯的夹击下,再加上内部的纷争不断,帝国早已千疮百孔。但在当时,人们在望向罗马的时候依旧是仰视,毕竟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整个历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奥古斯丁在家乡的时候就接受了古典的教育,后来又在因缘巧合下阅读了西塞罗的著作。一开始,他并没有皈依基督教,而是选择了摩尼教,摩尼教源于东方的波斯,是一个二元论的宗教,简而言之,这世界上有善有恶,善恶都是真实存在的。摩尼教在中国被称为明教,甚至就连朱元璋建立的明朝都与之有关系,通过这点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摩尼教长远的历史。

奥古斯丁的父亲是一位宗教感淡薄的乡村破落绅士,但他的母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对儿子皈依摩尼教这事痛心疾首,就像很多为人父母的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误入了歧途一样。

在迦太基学习的期间,奥古斯丁情窦初开,与一名女子过起了同居生活,当年他只有17岁,就有了私生子。

随着奥古斯丁阅历的提升与理性的绽放,他愈发怀疑起一直以来所相信的摩尼教。后来,他认为摩尼教的信条是一堆华丽辞藻的堆砌,说到底是虚妄的,不能给他提供任何解决问题的答案。

为了追寻人生的真理,奥古斯丁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希腊哲学,为此,他阅读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他认为,这些哲学比摩尼教更可信。

当时有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叫圣安东尼,奥古斯丁从朋友的口中得知了安东尼跑到了沙漠过起了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这让奥古斯丁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朋友离开之后,奥古斯丁心潮澎湃,他在《忏悔录》中回忆说,当时他冲出了屋子,想避开朋友独自痛哭。他来到了一颗无花果树下,泪如雨下,呜咽地喊道:“还要多少时候?还要多少时候?明天吗?又是明天!为何不是现在?为何不是此时此刻,结束我的罪恶!”

突然,他听到了一个声音,这声音反反复复说:“拿着,读吧,拿着,读吧……”

奥古斯丁跑回了屋子,拿起了桌上保罗的书信,看到了一段话:“不可耽于酒食,不可溺于淫荡,不可趋于竞争、嫉妒、应信服主耶稣基督……”

顿时,一种力量在奥古斯丁的内心油然而生,不久之后,他皈依了基督教,并成为了基督教中最为伟大的神学家之一。

由于奥古斯丁并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相反,他还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他先前阅读过古代希腊的哲学著作,因此,他进一步将理性的力量融入了宗教之中,也算是为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毋宁说,没有他的基督教,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

我们以为基督教就是简简单单的宗教,或者迷信,实际上,中世纪的基督教并非那么愚昧与黑暗,相反,在基督教中,其中不乏理性的光芒和智慧。

关于奥古斯丁的具体思想,我们下期继续。

目前【西方大通史】已完成两个系列(点击文字可查看目录),请君品鉴:

1.【文明之初】

2.【光荣希腊】

除此之外,系列希腊神话广受好评,请君品鉴:

【希腊神话】

我正在做一个西方通史的大系列,非常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鼓励,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