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马后继—哥特王国的兴亡(西哥特篇)(上)

 licht3jh8evr0j 2022-02-17

一、流浪多年终定居

哥特人,对于罗马帝国来说,他们无疑是起颠覆作用最大的民族。哥特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从2世纪开始定居在达契亚、外潘诺尼亚(今匈牙利,罗马尼亚一带)与黑海北岸的乌克兰大草原。德涅斯特河以东的叫东哥特人,以西的叫西哥特人。与其他的日耳曼各部不同。哥特人的生活地域与游牧民族交往密切,比较重视骑兵,骑兵很强匈奴入侵哥特人领地,公元375年匈人对东哥特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东哥特人开始向西迁移,压迫西哥特人也西迁。在匈人的压迫下,西哥特人于376年申请南渡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居住,向罗马帝国要求避难。

哥特勇士

哥特人自瓦伦斯时逃入罗马帝国境内避难,因不堪忍受罗马人压迫,举行大起义。又在阿德里安堡重创东部帝国,即便是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也在马其顿被他们击败,虽然狄奥多西最终同西哥特人达成了并不牢靠的盟约后,西哥特人加入狄奥多西的军队并在冷河会战中帮助狄奥多西赢得了西部帝国。395年,狄奥多西在米兰病死,死前,他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交给长子阿卡迪乌斯,西部交给次子霍诺留,罗马帝国正式分裂。尽管罗马之前分裂过很多次,但是这次之后,再也没有统一。西哥特人便游走在东西两个皇帝之间四处渔利,因此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都将会给予西哥特人丰厚的奖赏以此笼络其站在自己的一边,但当霍诺留清算斯提里科及其党羽时,失去了贡金并得到斯提里科残部投奔的西哥特人最终蹂躏了意大利。永恒之城—罗马,也被阿拉里克洗劫,这成为了哥特人的高光时刻,也成为了罗马历史上最耻辱的时刻—继高卢人后近千年,罗马城再度沦陷于敌手,昔日的浮华喧嚣再难寻觅。现在避居拉文纳的西罗马霍诺留皇帝也不得不处理让自己声望一落千丈的西哥特人。

幸运的是,阿拉里克病死了,他的继任者西哥特至高王阿陶鲁夫率领哥特人离开了已经残破不堪的意大利并入侵高卢,阿陶鲁夫通过外交手段从西部帝国和其他日耳曼人手中取得了纳尔滂和图卢兹的控制权,为了巩固统治,阿陶鲁夫迎娶了霍诺留皇帝的妹妹普拉西迪亚并同西部帝国达成和平协议。当然这份和平双方各怀鬼胎,霍诺留皇帝的帝国暂时没有能力可以有效的剿灭西哥特人,此外其他日耳曼人的劫掠和当地居民时不时的起义以及那些在高卢、不列颠、非洲叛乱的自立为帝的争位者,霍诺留同当年的瓦伦斯一样希望利用西哥特人作为帝国的武器。同样的西哥特人同样需要罗马的认可,来维护本不属于哥特人在罗马故地的统治,这时与西部帝国合作是有利的。因此罗马人和哥特人再度达成了合作关系。

现在,霍诺留皇帝征召哥特人前往西班牙进攻早已经盘踞在那里的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和阿兰人,以此来恢复罗马人在西班牙的统治,作为交换,霍诺留将阿奎塔尼亚作为西哥特人的安置地。就这样,西哥特人翻过比利牛斯山。公元416年,距离西帝国皇帝霍诺留正式将阿基坦的土地赠予西哥特人建国还有两年,但西哥特大部已经集聚于塞蒂马尼亚(Septimania),并在同一年对伊比利亚半岛发起了进攻;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紧挨着的阿兰人。阿兰人很快败下阵来,国王之一的阿塔克斯(Attaces)也在418年战死。西哥特人消灭了阿兰人的势力后顺理成章地进攻半岛南端的汪达尔希林吉部,希林吉部很快也不敌,与先前被击败的阿兰人一起向尚在阿斯图里亚斯的汪达尔国王君德里克求援,后者随即接受并即位为阿兰国王。

而与此同时,苏维汇国王赫墨里克(Hermericus)可能已经与罗马人和西哥特人签署了和平条约、站到了罗马一方共同抵御汪达尔-阿兰同盟。到419年,罗马/西哥特-苏维汇联军在涅瓦索斯山(Montes Nervasos)击败君德里克,后者逃往贝提卡,苏维汇人则就此在加利西亚站稳了脚跟并以布拉加(Bracara Augusta)为基地逐渐向周边扩张。此后的大约三年里,罗马人在将领卡斯提努斯(Flavius Castinus)的统帅下试图将汪达尔人余部消灭于贝提卡,但西哥特人却突然跳反背叛了卡斯提努斯,致使君德里克得以在422年发起一轮反击,并在塔拉科(Tarraco)大败罗马-苏维汇联军;而西帝国皇帝霍诺留在4238月的突然驾崩也将本已摇摇欲坠的西部政治局面进一步拖向混乱,这也标志着罗马人对汪--阿第一轮反制的失败。但是,尽管如此,罗马人最终依旧赢得了伊比利亚半岛的东部故地,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则被驱赶到了贝缇卡地区(此地后来被称为安达卢西亚,词源便来自汪达尔人。)对于西哥特人来说,皇帝履行了承诺,现在西哥特人终于可以成为一个定居王国了,阿奎塔尼亚和纳尔滂税赋不再交给拉文纳的皇帝而是交给了在图卢兹的王。

409年的西班牙局势

但同样的,同罗马人所谓合作也不足以打消西哥特人对于罗马土地的欲望,在帮助罗马人进攻西班牙其他蛮族的同时,西哥特人也在袭击着高卢的其他城市,在西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一世(418-451在位)的统治下,西哥特人先后袭击了阿尔勒(西部帝国的铸币厂之一,战略位置重要)和归属于纳尔滂的其他城市(例如马萨利亚,今天的马赛)。直到埃提乌斯率领着匈人佣兵才将他们再度击溃。而面对着阿提拉和他的匈人大军的到来,狄奥多里克明智的接受了罗马人的建议,同罗马人再度达成同盟关系,并在沙隆会战中血战阿提拉最终取得胜利。

418年的西班牙局势

狄奥多里克一世

二、分分合合,终成霸业

再说汪达尔人,在盖萨里克的带领下,应非洲总督博尼法齐斯邀请进入北非,最终将西部帝国的粮仓纳入怀中,迦太基自布匿战争后再度成为了罗马人的心腹大患,盖萨里克又趁瓦伦提尼安三世遇刺,意大利混乱之际攻陷西西里岛进而攻入意大利,最终再度攻破罗马城,罗马城的宝物包括当年提图斯从耶路撒冷圣殿中带回的烛台和众多俘虏一道运会迦太基。从此后,罗马城日渐凋敝,西地中海也因为汪达尔人的横行被称为汪达尔海。对于西班牙,面对残留在西班牙的罗马势力,汪达尔人同样也有将其纳入自己统治的野心,因此,汪达尔人同苏维汇人联合蚕食残余在西班牙的帝国省份。但是,现在被拥立为西罗马皇帝的阿维图斯(455-456在位)同样没有能力阻止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另外,同西哥特人的良好关系,使得西哥特人认为阿维图斯是他们支持才得以登上皇帝宝座,因而更为猖狂的洗劫罗马城市,使得阿维图斯在帝国的声望受损,但即便如此,为了遏制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的扩张,于是便引西哥特人进入西班牙。面对着伊比利亚半岛的富庶,西哥特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在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二世(453-466在位)时代,西哥特人又一次进攻西班牙,这一次不是为了罗马人而战,而是为了西哥特人自己。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二世(Theodoric II)率领着一支由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共同组成的军队跨过了比利牛斯山脉,在这一年的秋季与苏维汇国王雷奇尔(Rechiarius)会战于奥尔维戈河(Órbigo)河畔的阿斯图里卡奥古斯塔(Asturica Augusta,今阿斯托尔加),不仅大败苏维汇人,还乘胜攻入并洗劫了苏维汇首都布拉加。雷奇尔一路向西逃窜,最终在波尔图(Portus Cale)被生擒,不久后被处决。

眼看西哥特人就将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时,带队出征的狄奥多里克二世却得到了来自后方的不利消息:新登基的西罗马皇帝马约里安(Majorian)(457-461在位)在解决了汪达尔人对意大利的威胁后,迅速集结起军队向高卢的西哥特人宣战。面对后方出现的变数,狄奥多里克二世不得不临时赶回了高卢,只令其他出征将领继续在半岛内肆意劫掠。这次哥特入侵给伊比利亚半岛带来的人口与基础设施损失是巨大的,许多城市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繁荣的地区商业也受到了沉重打击。狄奥多里克二世在458年秋天爆发的阿莱拉特战役(Battle of Arelate)中被罗马皇帝马约里安挫败,不得不逃往图卢兹并与罗马帝国订立了和平条约,将西哥特王国侵占的伊比利亚半岛全部领土归还帝国。狄奥多里克二世的这次入侵因此除了给半岛带来了巨大的战争破坏外,形势上又再一次回到了原点。

马约里安收复的罗马帝国领土

马约里安

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的苏维汇人失去了角逐半岛霸权的能力,同时由于雷奇尔被处死后缺少继承人而爆发内战,六七个「国王」在短时间内出现,又在短时间内互相厮杀至只剩最后一人,这便是464年上台的雷奇蒙德(Richimund)。

雷奇蒙德接手苏维汇王国时,只握有半岛西部路西塔尼亚的一块土地与西北角的一块;西帝国表面上控制着半岛的其他地区,但其控制力在许多地方已然形同虚设。而与此同时,西哥特人再度从罗马人手中获得了纳尔滂高卢后便开始重新打起西班牙的主意。西哥特人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念想最终在尤里克(Euric)统治期间得以实现——他于469年发兵攻入西班牙,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从比利牛斯山脉到梅里达(Emerita Augusta)的大片领土,并在同一年进军卢西塔尼亚,对苏维汇人发动攻击。这一次入侵以472年最后一支驻守在塔拉科的罗马帝国军队降服画上了句号。这之后,西帝国的军队再未踏上过这片土地。西哥特人之所以可以如此轻易的夺取了罗马故地,原因正是在于此时西部帝国早已经行将就木,四年后,西部帝国便被一场哗变合理的终结了。哥特人最终成为了大部分西班牙和部分高卢的主人,在同罗马人和其他蛮族的战和之间,西哥特人终于得到了广阔的生活空间,现在在西部帝国尸体上,哥特人成就了他的霸业。

472年的西哥特王国

三、决战武耶和图卢兹西哥特王国的终结

就在这时,原本作为罗马帝国蛮族同盟的河岸兵“萨利克法兰克人”在克洛维的带领下也参与了瓜分西部帝国的盛宴当中,而首当其冲的便是控制北部高卢由埃吉迪乌斯和西阿格里乌斯父子统治的苏瓦松王国。但同当年的西部帝国高卢野战军相比,埃吉迪乌斯父子的军队则是由法兰克佣兵和罗马人组成的私兵组成,在苏瓦松会战中,克洛维最终击溃了西阿格里乌斯,西阿格里乌斯逃亡西哥特王国后不久便被送回法兰克处决。从此后,西哥特人便和法兰克人直接接壤了。由于法兰克人信仰拉丁派基督教,自然而然的受到了高卢罗马人的欢迎,在他们的支持下,克洛维不断向南方用兵,在公元500年击溃盘踞在萨伏依和卢格杜高卢的勃艮第人。现在可以在高卢地区同法兰克人为敌便只有西哥特人了。要知道,欧里克之子阿拉里克二世既曾庇护失势的西阿格里乌斯,又是东哥特君主提奥多里克大王(狄奥多里克一世)的女婿。若敌视法兰克人的两大哥特王国势力完全整合,那么它们所表现出的力量足以阻止克洛维任何想要扩张领土的企图。

481年的局势

此时的西哥特国王是阿拉里克二世(484-507在位)幸运的是,阿拉里克二世天真懦弱的性格,帮了法兰克人的大忙。在公元506年,自峙有岳父撑腰的西哥特国王,向法兰克对手提议并在卢瓦尔河中一个小岛上会晤,试图确立两大强权在高卢的势力划分。为此,不惜以支付年金和出让卢瓦尔河谷最富庶耕地的条约确保和平。此举正中老谋深算的克洛维下怀。因为他不仅能够继续拉拢反对哥特势力的潜在同盟者——比如东罗马皇帝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和勃艮第人,还可以趁着对方签约后放松戒备的绝好良机,达成军事行动的突然性。

阿拉里克二世

果然,当阿拉里克仍沉浸于和约达成的满足感中时,克洛维却早已整装待发。公元5072月底或3月初,法兰克国王借口宗教冲突,在和约墨迹未干之际,突然向上一年还是盟友的西哥特人发动袭击。他的军队从巴黎附近的集中地出发,十数天内即迅速南下310公里,抵达普瓦提埃以西的武耶平原,并迅速着手准备与敌人短兵相接。毫无疑问,对远道而来的法兰克人而言,用最短的时间分出胜负是最能完成他们目标的战略。因为相比早已文明化的西哥特人,法兰克战士无疑更加粗野好斗,在直接的武力对比上占据一定的优势。

只要能成功诱使敌人前来交战,他们自信就可以用刀剑将对方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即使西哥特人并不接招,克洛维也可以继续迅速南下,与那些向他求助的正统基督徒联合。如此不仅能得到长途行军所需的补给,更可以向敌人的心脏施以重大打击。但阿拉里克或许怯弱畏敌,却并非头脑简单的蠢货。他同样也看出了克洛维的意图,决定用避战的方式消磨敌人的意志。西哥特大军受命从首都图卢兹北上进驻距武耶14公里的普瓦提埃城堡,却并未如法兰克人所希望的那样出城挑战。反而分散到附近的各处要塞堡垒中。如此一来,西哥特人既阻断了克洛维的南下之路,又可方便就近监视威慑后者的动向。

武耶的位置

与此同时,阿拉里克还曾事先向早就不满于克洛维咄咄逼人态度的岳父求助。一旦提奥多里克的东哥特军队从意大利赶到,他就能够整合所有的哥特力量。届时无论或战或守,哥特人都能牢牢把控战争的主动权。令西哥特国王没有想到的是,他以为可以稳操胜券的消耗战略,竟然因为己方内部的争执而落空。原来,克洛维为了迫使对手接受鏖战,不断在卢瓦尔河南岸的西哥特领土上劫掠烧杀,导致这一带的西哥特领主财物人员损失惨重。而东哥特国王所承诺的出兵相助,又因法兰克人的勃艮第盟友阻挠而逡巡不进。时日一长,阿拉里克麾下的哥特贵族们就无法容忍己方的示弱之举,纷纷催促国王更改既定策略。由于西哥特政权内部贵族势力极其强大,甚至能够在必要时刻更换君主。阿拉里克不敢公开忤逆他们,只能接受后者的建议。

于是,西哥特人就如同历史上所有那些自以为是的愚人一样,舍弃安全的城堡而选择了危机重重的武耶战场。克洛维的计谋得逞了。双方在武耶平原展开决战(未完待续)

关联文章

兄友弟恭——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及两罗马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