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独角戏jlahw6jw 2021-06-30

《礼记》四十九篇在西汉称“礼记”,又单称“礼”,或单称“记”,魏、晋以后,亦名《小戴礼》、《小戴礼记》。《汉书·艺文志》礼类、乐类、论语类、儒家类著录的《记》百三十一篇、《明堂阴阳》三十三篇、《王史氏》二十一篇、《明堂阴阳说》五篇、《乐记》二十三篇、《孔子三朝》七篇、《子思》二十三篇、《曾子》十八篇、《公孙尼子》二十八篇等文献,均与《礼记》有关,是编选《礼记》的主要来源。《汉书·艺文志》著录《记》百三十一篇曰:“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记》百三十一篇与河间献王刘德所得《礼记》,都是阐释“礼”之“记”文,是同一类型的著作,原本皆用古文书写,在流传中,传习者可能将其隶定为今文本。《记》百三十一篇和河间献王所得《礼记》,不能与戴圣编选的《礼记》划等号。今传《礼记》四十九篇的成篇年代不一,作者并非一人,原本各自流传,各篇的成篇年代和《礼记》编选年代,是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礼记》是后仓弟子戴圣编选,编选时间在汉宣帝甘露三年(前五一年)以后,汉成帝阳朔四年(前二一年)以前的三十年中。戴圣编选《礼记》四十六篇,有选自《曾子》者,如《曾子问》;有选自《子思》者,如《坊记》《中庸》《表记》《缁衣》;有选自《公孙尼子》者,如《乐记》;有选自《明堂阴阳记》者,如《明堂位》;有选自《逸礼》者,如《投壶》《奔丧》。《大戴礼记》、《小戴礼记》应该是戴德、戴圣分别从《记》百三十一篇、《曾子》、《子思》、《孔子三朝记》、《明堂阴阳记》等文献中选编而成。

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六篇通过三百多种职官之职掌,记载周代职官制度和工匠职业。《仪礼》十七篇记述冠、昏、丧、祭、射、燕、聘、觐礼的具体仪式。《乐记》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这正是《仪礼》的真实写照。《礼记》则不同,关乎人伦,益于世道,不仅记载了许多生活中实用性很强的礼仪细节,关键是详尽地阐述了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极其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思想,为历代政府提供了极富弹性的礼治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使历代政府深刻地认识到,利用“礼治”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吸引广大知识阶层,规范世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维护统治秩序并获得长治久安的大政方针,故《礼记》赢得了历代政府的青睐,使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意识形态影响最大的书是儒家的书,从所起作用的大小来看,《礼记》与《论语》《孟子》相伯仲,地位极为尊贵。

自郑玄为“三礼”作注以后,《礼记》地位日益上升。三国曹魏时,取得经的地位;唐太宗时期,《礼记》位列《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教材,与《左传》并列大经,备受士人重视。两宋时期,《礼记》第四十一篇《儒行》单刻刷印,成为皇帝赏赐新科进士的礼品;因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人的提倡,《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第三十一篇《中庸》与《论语》《孟子》组合成《四书》。元、明以来,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中心,《礼记》在儒家文献中的地位,明显高于《周礼》《仪礼》,当人们熟读“四书五经“时,必须研读《礼记》。元陈澔《礼记集说》作为科举考试用书,风行六百馀年。儒家经典中,没有任何一部书像《礼记》一样,直接影响儒家经典文献的组合方式,而这种组合方式的出现,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礼记》中所蕴含的孔子、曾子、子思等儒家先贤的思想,给我们很多启示。《学记》中蕴含的教学思想,《乐记》中阐述的音乐理论,儒家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哲学,中庸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追求,“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可杀而不可辱”的儒者风范,永远都是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清焦循《礼记补疏序》曰:“以余论之,《周官》《仪礼》,一代之书也。《礼记》,万世之书也。必先明乎《礼记》,而后可学《周官》《仪礼》。《记》之言曰:'礼,以时为大。’此一言也,以蔽千万世制礼之法可矣。”说明了《礼记》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力。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余仁仲本礼记注

《礼记》的版本可分白文本、经注本和注疏本三大类。白文本即不附注释之经文文本,今有国家图书馆藏宋刻递修本白文“八经“之《礼记》二卷。经注本是将《礼记》经文、郑玄《礼记注》合刻者,有附录陆德明《经典释文·礼记释文》(下简称“《释文》”)和不附《释文》之别。不附《释文》者有宋蜀刻大字本《礼记注》二十卷、宋婺州义乌蒋宅崇知斋刻本《礼记注》二十卷(下简称“婺州本”)、明嘉靖徐氏刻《礼记注》二十卷(下简称“嘉靖本”)等。附《释文》者有宋淳熙四年(1177)抚州公使库刻《礼记注》二十卷附《礼记释文》四卷(下简称“抚州本”)、兴国于氏本《礼记注》二十卷(今佚)、宋绍熙建安余氏万卷堂刻本《礼记注》二十卷(下简称“余仁仲本”),南宋绍熙福建刻《纂图互注礼记》二十卷(下简称“绍熙本”),元岳浚刻“九经三传”之《礼记注》二十卷(下简称“岳本”),今传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武英殿翻刻本(下简称“殿本注”)等。《礼记》注疏本是将《礼记》经文、郑玄《礼记注》和孔颖达《礼记正义》合刻者,有不附《释文》和附《释文》之异。不附《释文》者有宋绍熙三年(1192)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礼记正义》七十卷(下简称“八行本”);附《释文》者有南宋刘叔刚刻《附释音礼记注疏》六十三卷(下简称“刘叔刚本”),今存清和珅翻刻本(下简称“和本”),元刻明修《十三经注疏》本《附释音礼记注疏》六十三卷(下简称“十行本”)、明嘉靖李元阳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注疏》六十三卷(下简称“闽本”)、明北京国子监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注疏》六十三卷(下简称“监本”)、明毛晋汲古阁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注疏》六十三卷(下简称“毛本”)、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注疏》六十三卷(下简称“殿本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注疏》六十三卷(下简称“阮刻本”);有清抄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礼记注疏》六十三卷(下简称“《四库》本”),另有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这些版本附《释文》的方式,皆与元十行本相同。

《礼记》白文本、经注本和注疏本,从阅读角度而言,附《释文》的《礼记注》和《礼记注疏》最为方便。因此,在南宋出现余仁仲本《礼记注》、刘叔刚本《附释音礼记注疏》以后,宋、元、明代就翻刻印刷,明代嘉靖、万历和崇祯时期,曾三次翻刻《礼记注疏》,即闽本、监本和毛本,只是板式有所变化而已。进入清代,武英殿和《四库》馆又先后翻刻、抄录《礼记注疏》,可见学术界对儒家经典文献的重视。《礼记注疏》在不断的翻刻过程中,经文、注文、释文、疏文出现大量残缺,有些页面缺文达数百字,几乎无法阅读。清嘉庆年间,阮元组织学者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中大量的缺文和错误,得以补充和纠正,并撰写《礼记注疏校勘记》,最为详尽。阮刻本《十三经注疏》刊刻以后,迅速走红,取代闽、监、毛本,风行两百多年。然因条件所限,阮元校刻《礼记注疏》时,一些重要的《礼记》版本如余仁仲本、婺州本、绍熙本和八行本等,阮元都没有看到,不无遗憾。清初以来,宋、元善本诸如抚州本、余仁仲本、岳本、嘉靖本《礼记注》和八行本《礼记正义》、十行本《礼记注疏》,或藏于私家,或庋于秘府,大多数学者最方便阅读者,惟有闽、监、毛本和阮刻本《礼记注疏》。乾嘉已降,抚州本、余仁仲本、绍熙本《礼记注》和刘叔刚本《礼记注疏》、八行本《礼记正义》,先后影刻、影印,逐渐被学术界关注。时至今日,随着古籍善本的大量影印和网络图像化,抚州本、婺州本、余仁仲本、绍熙本、岳本、嘉靖本《礼记注》与闽本、监本、毛本、和珅本《礼记注疏》、八行本《礼记正义》,或被选入《中华再造善本》《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等丛书影印,或被收藏单位扫描为图形文件,上传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学者比勘研究。汇集众本之善的《礼记注》、《礼记注疏》,水到渠成,亟待整理。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礼记郑注汇校》

我们通过《礼记郑注汇校》工作,大致摸清了《礼记》的版本关系。整理《礼记注》,选择底本,抚州本、余仁仲本是首选,若二选一,非余仁仲本莫属。原因有三:一是校勘精良。抚州本是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刻本,余仁仲本刊刻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89),与抚州本刊刻时间接近,就经注文字正误而言,余仁仲本略逊于抚州本。比勘经注文字,《檀弓》篇抚州本正确者七十条,错误者四条;余仁仲本正确者五十条,错误者二十四条。《王制》篇抚州本正确者二十六条,错误者五条;余仁仲本正确者二十三条,错误者八条。《杂记》篇抚州本正确者五十三条,错误者十一条;余仁仲本正确者五十五条,错误者九条。《投壶》篇抚州本正确者十六条;余仁仲本正确者十五条,错误者一条。诸本比较,二者都是校勘精良的《礼记注》版本。二是方便阅读。抚州本、余仁仲本《礼记注》均附有《释文》,但附录《释文》的方式有差异。《礼记注》附《释文》的方式,自宋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是将《礼记释文》四卷整体附刻在《礼记注》二十卷之后者,抚州本如此;第二是将《礼记释文》四卷打散,分段附刻在《礼记注》经文、注文之后者,兴国于氏本如此,《九经三传沿革例》谓“于本音义不列于本文之下,率隔数页,始一聚见,不便寻索”;第三是将《礼记释文》四卷打散,逐条附刻在《礼记注》经注文字之下者,余仁仲本如此;第四是为适应文字读音的变化,将余仁仲本所附《释文》进一步删改者,岳本、殿本注如此;第五是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以余仁仲本《礼记注》为主,与孔颖达《礼记正义》配合,汇刻《附释音礼记注疏》六十三卷,刘叔刚本、元十行本如此。整理《礼记注》,岳本、殿本注、刘叔刚本、元十行本《礼记注疏》即可排除,抚州本附录《释文》的方式,虽具有开创性,但不便阅读,兴国于氏本已佚。比较诸本,余仁仲本《礼记注》最便于阅读。三是影响巨大。余仁仲本附录《释文》的方式,自宋代以来,被学术界所广泛接受,且成为标准模式,沿用至今。无论是绍熙本、岳本、殿本《礼记注》,还是刘叔刚本、十行本、闽本、监本、毛本、殿本注疏、《四库》本和阮刻本《礼记注疏》,无不采用这种附《释文》的方式,余仁仲本便成为学术界广泛认可的附《释文》《礼记注》本之不祧之祖。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有鉴于此,我们整理《礼记注》定本,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的余仁仲本为底本,以抚州本、婺州本、绍熙本、岳本、嘉靖本、八行本、和本、十行本、阮刻本、抚州本《释文》等为对校本,以足利本、闽本、监本、毛本、殿本注疏、黄焯整理《经典释文汇校》、日本藏《礼记释文》四卷(傅增湘旧藏)等为参校本,吸收前贤校勘成果,校勘整理。讹者正之,脱者补之,衍者删之,倒者乙之,凡所改正,悉出校记,订讹脱衍倒,明校改依据。至于是非当否,希冀方家教之。

(节选自王锷教授点校整理本《礼记注》前言)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礼记注》(全二册)

[汉]郑玄 注 王锷 点校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5130-5

88.00元

历 代 经 学 要 籍 丛 刊

诗缉(全三册)

[宋]严粲 撰 李辉 点校

978-7-101-14913-5

128.00元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毛诗原解 毛诗序说(全三册)

[明]郝敬 撰 向辉 点校

978-7-101-15185-5

98.00元

·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诗 志

[清]牛运震 撰 宁宇 点校

978-7-101-14635-6

38.00元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韩诗外传集释(新排本)》

[汉]韩婴 撰 许维遹 校释

978-7-101-14660-8

35.00元

·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礼记注(全二册)

郑玄 注 王锷 点校

978-7-101-15130-5

88.00元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仪礼释官

[清]胡匡衷 撰 陈功文 点校

978-7-101-14608-0

45.00元

·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春秋谷梁传注

柯劭忞 撰 张鸿鸣 点校

978-7-101-14453-6

58.00元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春秋集注

[南宋]张洽 撰 陈岘 点校

978-7-101-15101-5

66.00元

·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春秋长历二种

[西晋]杜预、[清]陈厚耀 撰 郜积意 点校

978-7-101-15195-4

86.00元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郑注定本:点校本《礼记注》出版

春秋正辞笺(全二册)

[清]庄存与 撰 辛智慧 笺

978-7-101-14816-9

85.00元

·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扫码购买“历代经学要籍丛刊系列”(10种18册):春秋集注+春秋谷梁传注+仪礼释官+诗缉+春秋正辞笺+韩诗外传集释+诗志+礼记注+春秋长历二种+毛诗原解毛诗序说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