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任务总是延期?

 锋言冷语 2021-06-30

在写2018年工作总结时,我发现一年来的目标大多没有完成,都存在延期的情况。是什么导致类似的情况一再发生呢?当时分析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是目标设置得不合理,太激进。没有考虑到当前的资源很难同时支撑几个项目的进行;其次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目标反复调整,企图满足所有环节、所有人的需求,反而导致项目推进越来越难;再有就是产品开发和执行的计划太粗放,很多事情一开始执行很好,但慢慢就走样了。

制定一个计划并保持跟进,说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执行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时候会频繁地介入员工的工作任务中,这样很多事情就又变成了我的事情;有时候当一件任务延期,意味着整个计划都需要调整,但如何调整、调整到什么程度、谁来跟进,很多时候变成了口头任务。

举一个例子:比如制定了一项计划,有些任务是有依赖的,物料到不了就无法开始装配和调试,调试计划有变更,那么交付的日期就很难保证,一环扣一环,特别是交付的周期很紧张时,更是如此。

每一项任务都可以说是一个项目,而项目管理是工具、人和系统的集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任务延期。具体到实际的产品开发,我认为有以下这些主要原因。

任务需求/要求不明确

这也许是任务延期、项目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拿到一个任务后我们需要对需求仔细分析,把所有的点考虑到,特别是存在风险的环节。预估任务的执行周期,对于存在可能问题的地方,需要考虑备选方案。

需求分析清楚后,接下来就需要对任务执行提出明确的要求,让执行的人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任务中所要完成的事达成共识,这点非常关键。之前我们项目组就存在类似的问题,一件事情都以为是其他人做,结果就是没人做。

想同时做好所有的事

想同时做好所有的事情,其结果是,资源变得捉襟见肘,最后什么也做不好,有时候必须做出选择。

有一个PCTS模型,说的是任何任务或项目,都是P(技术与功能方面的质量要求)、C(工作中的劳动力成本)、T(任务规定的时间)、S(工作的范围与规模)组成的方程式。所谓多少钱能办多少事,“多快好省”已经被证明不符合经济特性。

杰拉尔德·温伯格说过一个“跑步模型”,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在短时间内跑得快,那他很可能难以跑得持久;如果跑得持久一些那就别太追求成绩。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道理,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忘记了。

忽略计划

有一种说法是“先射击、再瞄准”,先把事情做起来再说。有些独特的任务或项目可以这么做,但如果我们把独特当通行法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古人说“欲速则不达”,如果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考察、定义和计划要做的工作,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返工。2018年我初步统计,返工至少占到了我们任务的20%以上时间,这种浪费不仅仅是人力、时间成本的浪费,更是对团队士气有直接影响。

所以,对于任务,我们需要认真评估各种计划,设计方案是否足够完整和准确,关键点验证是否可行,该做的试验有没有做,当实际和计划不符时,能否及时调整等。

遗漏

遗漏也是任务延期的一个主要原因。比如在执行任务到后期才发现缺少足够的接口,如果改板就必然会延误周期,而不改则意味着任务或项目可能需要损失质量的要求。

还比如:我们在前期遗漏了关键物料的验证,遗漏了该做的试验和测试,那么坏结果一定会在某个地方等你。2018年惨痛的教训就是和这个息息相关,我们在前期关键物料和关键性能使用测试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设备返工,需要改结构、改方案,牵一发而动全身,计划的执行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团队无法有效合作

谁都知道“团队协作”的意义,但在一个团队里,很多时候员工之间会建立起自己的防御体系,当矛盾发生时,要么相互攻击或者彼此不交流各做各的事情。但我们都知道,没有互相协作,项目很难取得成功。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鼓励员工自由讨论问题,并让项目组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比如我们讨论设计方案时,结构、工艺、测试都全程参与并考虑他们的意见,这样设计出的产品更易于制造和使用。

当然,任务延期还有很多的原因。比如:任务负责人的一言堂、对计划执行和实施跟进的不及时、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沟通不善、领导力缺失等。这些也提醒我: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项目负责人、团队leader,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