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山间溪流阅览室 2021-06-30

【原文】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薛昂夫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
    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注释】
    “无计”句: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鹊踏枝]:“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这里巧妙地借用其中的一句。
    “目断”二句:望断遥远的南天,也不见春天归去的道路。因楚地在南方,因用楚天喻指南方的天空。“不见春归路”,与南宋词人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词意相似,其句为:“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
    “春若”二句:春天如果有情,她的心情会更加痛苦,因为美好的年华就这样暗暗地逝去了。
    “夕阳”三句:是落日斜照的远山、山外之山?还是春水荡漾的这个渡口、那个渡口?终究也弄不清春天的住处在哪里。

【赏析】
    小令的上半部,把惜春、留春而又送春、伤春的情感挖掘描绘得酣畅淋漓,缠绵悱恻,哀婉凄美。
    曲的下半部,作者忽发奇想地将惜春、伤春的主体移到了春天这一客体上,把春天拟人化、主体会。“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原来春天也正在为美好时光的悄然飞逝而痛心疾首,悲苦万分,曲意这样一转,就立即把人和春天这一主体和客体互相沟通,合二为一,从而使人的惜春、寻春之情更趋真诚而急迫。结尾的“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使题旨益发深沉幽远;而在这种怀恋、寻觅、伫望、怅惘的绵绵意绪中,抓住似水流年,珍惜青春岁月的人生憬悟,也就油然而生。

【题解】
    作者在这篇带过曲中,抒发了伤春惜春的悲切心情。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