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姓趣事典故——龚姓

 闫乾易 2021-06-30

家谱传记




龚扇传奇

竹丝扇始于龚氏,故俗称“龚扇”。至今已逾百多年历史,是自贡著名的小三绝之一。清光绪年间,由民间艺术家龚玉璋在继承其父龚爵五技艺基础上创制而成。在1886年四川劝业道周孝怀创办的宝川局“赛宝”会上一举夺魁,选送进皇宫,光绪皇帝赐名“宫扇”。

龚扇的创始人龚爵五,生于1862年,其家世代务农,龚爵五自幼心灵手巧,除作农活外,常年编些竹器出卖,成年后到自流井挑煤为生。有年冬天,他见有人提的竹编烘笼上编有“福禄寿喜”字样,便想到,如果用竹丝正反两面的颜色反差,以经纬交织的方法编织出扇子,效果一定好。经过多次试验,龚爵五终于试编出了一把有图案的竹丝团扇。继后,他竹丝越刮越细,图案越编越精,由编织“福禄寿喜”字样及古钱,逐步发展为编织荷花、竹叶、兰草等花卉。这种图案精美、小巧玲珑的竹丝团扇一问世,便受到人们赞扬。当时,每把竹丝团扇售价一吊铜钱,士绅、富商们争相购买,“龚扇”从此驰名。

1090年,四川劝业道道台周孝怀为振兴工商业,在成都建劝业场,并举办全省劝业会(又称赛宝会),组织各州县手工艺品参加展览比赛。龚爵五以细竹丝编的一笼有十八围仅几两重的蚊帐,连同一把竹丝团扇和一堂竹丝挂帘拿去参赛,周孝怀道台一见大为惊叹,把竹丝蚊帐、竹丝团扇转呈慈禧太后,太后大悦,御赐金牌。在全省劝业会上,竹丝挂帘与成都漆器、梁平竹帘名列前茅。从此“龚扇”名闻遐迩。1919年,龚爵五病故,其子龚雨璋继承父业。

龚扇是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贡竹编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清朝光绪年间,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制扇艺人龚爵五编成细篾竹丝扇,扇面上有“福禄寿喜”等字形,或“喜鹊闹梅”图,深受人们的喜爱。光绪末年,四川“劝业道”周孝怀主张振兴百业,在全省评选优质手工艺品,龚爵五编的竹丝团扇和成都卤漆、梁平竹帘一起获奖。龚爵五的儿子龚雨璋进一步把名家画稿织入竹丝扇。据说一位巨商拿来一幅张大千画的仕女图,要求在画中人手执的纨扇扇面上隐现仕女秀美的脸蛋,龚雨璋呕心沥血反复试验,终于编成,从此龚扇名闻遐迩。

如今“龚扇”已传承第五代龚瑶妤。

第二代龚雨璋先生1953年出席中国第一次艺人大会,1955年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中国群英会上受到朱德元帅接见,其作品被列为国家珍品收藏。

第三代龚长荣、龚玉文先生分别被授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第四代龚道勇分别于1999年和2006年被授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和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与其父(龚玉文)父子均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实属全国罕见。龚道通制作的《箜篌图》已于2007年1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龚扇”技艺是龚氏的荣耀,更是国之骄傲,中华灿烂文化之绝技,现龚扇已传至第五代:龚菊芬之子侯鑫(艺名:龚平)、龚道义之女龚倩、龚道勇的女儿龚瑶妤开始继承发扬龚扇技艺。侯鑫(龚平)师承其母,代表作《貂蝉拜月》、《啼鸟》、《熊猫图》;2005年8月,其《飞天》龚扇,获四川省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银奖。9月,获第七届中国“三品”博览会金奖。2008年,龚瑶妤的《昭君》竹丝扇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示会上获铜奖。2008年,龚倩的《红线盗盒》在参加2008世界手工艺大会暨第16届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大会中,荣获亚太地区青年手工编织技艺大赛二等奖。

龚自珍轶事

龚自珍处于清朝,科举制尚兴,当时科举取士特别看重“馆阁体”书法,翰林学士皆是此体高手,而这恰是龚自珍不擅长的,于是他让自家的女、媳、妾、婢全部学习馆阁体。后与人谈及翰林时,他面露不屑:“今日之翰林,犹足道邪?吾家妇人,无一不可入翰林。

龚自珍一生艳事多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与清朝第一女词人顾太清的“丁香花疑案”。顾太清是贝勒奕绘王爷的妻子,是一位德才兼修的美女。奕绘王爷因病去世的第二年,龚自珍写了一首“己亥杂诗”,像他的其他诗作一样,很快就在京城被文人传抄开来:“空山徒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诗后有一句小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因龚自珍才华过人,与顾太清颇有交往,有好事者猜测“丁香花”便是顾太清,而顾喜着白衣,诗中“缟衣人”一定是她。

紧接着龚自珍又有一阕记梦的《桂殿秋》词传世,中有:“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等句,更是被人解为龚顾二人约会之情景。一时间沸沸扬扬,闹得龚自珍不得不离开京城。至于二人是否真有私情,已成为后世之谜。

龚自珍不仅仅是晚清思想家,还是一名知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藏书极精,抄本和宋、元本达20余种,曾托钮树玉、何元锡等人助其搜讨,又四处借抄。曾为诸多知名藏书家撰写藏书记、藏书诗、藏书序跋。

其《慈云楼藏书志·序》,对古典目录学的阐述,深刻独到:目录之学,始于刘向,嗣是而降,约分三支:一曰朝廷官簿,一曰私家著录,一曰史家著录,三者体例不同,实相资为用,不能偏废。尤喜收藏碑文、石刻、印章,文博藏品之富,陈元禄称之为“不可胜记”。藏室名为“宝燕阁”、“寰中一玉之斋”,其藏帖“二千种之冠”,邀林则徐、魏源、何绍基等好友同赏。又有“晋墨斋”。

研究藏品之作如《说印》、《商周彝器文录序》、《秦汉石刻文录序》、《瓦录序》等专论文章数篇。惜藏书后来毁于火。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其子龚橙撰有《仁和龚氏旧藏书目》1册,手抄本、著录图书700余种。

想要了解具体姓氏文化,可以参考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编辑《百家姓寻根手册》

书籍主要内容:

1.姓氏文化概论

2.姓氏渊源

3.迁徙分布

4.郡望堂号

5.家谱收藏

6.字辈排行

7.家训选辑

8.姓氏楹联

9.趣事典故

10.姓氏名人

服务电话:010—68920114       8841 5586

参观咨询: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海淀图书城)25号楼家谱传记文化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