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子和针药并用调胃承气汤加牵牛治腰痛验案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21-06-30
  原文:
  张子和女僮,冬间自途来,面赤如火,至隐阳病腰胯大痛,里急后重,痛则见鬼神。张曰:此少阳经也,在身侧为相火。使服舟车丸、通经散,泻至数盆,病犹未瘥。人皆怪之,以为有祟。张大怒曰:驴鬼也!复令服调胃承气汤二两,加牵牛头末二两,同煎。服之大下数十行,约一二缶方舍其杖策。但发渴,恣其饮水、西瓜、梨、柿等。张曰:凡治火,莫若冰水,天地之至阴也。约饮水一二桶,犹觉微痛,乃刺其阳陵穴,以伸其滞,足少阳胆经之穴也。自是方宁。女僮自言,此病每一岁须泻五七次,今年不曾泻,故如是也。常仲明悟其言,以身有湿病,故一岁亦泻十余行,病始已。此可与智者言,难与愚者论也。

--(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译文:

  张子和是金代的大医学家,为金元时期四大医家之一,是擅长用泻下药治病的代表人物。

  有一年冬天,张子和和女僮一起赶路。一路上舟车劳顿,女僮渐渐面色发红,后来面红如火。到达隐阳的时候女僮已经觉得腰胯部位疼得难以忍受了,并且还伴有里急后重。疼得最厉害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恍惚间看见了鬼神现身。
  张子和跟女僮说:“你这个腰胯部的疼痛,根据经脉走行于腰部和侧面的胯部,位置上属于少阳经,是相火内动引起的疼痛。”张子和给女僮找来舟车丸通经散。吃过之后女僮就开始跑茅房,来来回回好几次,泻了有几大盆的量。这样大泻过后,女僮的腰痛症状还是没完全好


  周围人看到这种情况都觉得很奇怪,这么有名的医生给你看病,还用了这么猛烈的治疗方法,正常来说什么严重的病都该好了啊。你这个一定不是普通的病,一定是有妖魔鬼怪害着你呢!
  这样的传言传到了张子和的耳朵里,他听到后非常生气,大声回斥道:“你们真是无知,病就是病,药效够了疾病就会好,哪里会有什么妖魔鬼怪附身,都是你们自己的胡扯!”


  接着,张子和又让女僮服用调胃承气汤。那汤剂本身二两,又加入牵牛头末二两,共同煎煮成一剂汤药。女僮服下这服药,又继续泻下了几十次。这前前后后总共泻了大约一大水缸的量,终于能丢开扶杖,自己走路。
  只是大泻过后,女僮很明显地觉得渴。张子和跟她说:“你尽情地喝水或是吃水果吧,像是西瓜、梨、柿子那些,都尽量吃。你还可以喝冰水,那是天地至阴之物,治疗热伤津液的病症再没有比它更好的药了。”
  最后女僮大约喝了一两桶的冰水,才觉得止渴。但是她仍旧觉得腰胯部还有轻微的疼痛。于是张子和给他做了针刺治疗。张子和选取足少阳经的阳陵泉穴(位置见医案1),即所谓的“筋会”,针刺这个穴可以有伸展拘挛经筋的作用针刺过后,女僮果然觉得腰胯部变舒服了


  事后女僮自己说:“其实我因为这个病,每年都必须用泻下法治疗5~7次,但是今年还没治过,所以才变得像这次这么严重。”
  张子和的学生常仲明听说了师傅的这一个验案,有所领悟。因为他自己就有体内湿气重的问题,于是他每年也用泻下十余次的方法来给自己治疗,最终湿气得以去除,身体轻松许多。

  







  学习资料:
  {古代名医针灸验案选译详解}
  本资料辑录了历史上古代医家治疗内科病证医案及保健强身实例近百则。
  案例以古籍的原文记载为素材,结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将之编辑整理成故事,使得这些深奥难懂的古代医案富有趣味性并通俗易懂;医案后附有启示,分别根据医案的特点介绍了很多相关内容,如针灸知识、疾病介绍、便验疗法、起居调护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