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能力,你学会了才能传递给孩子

 简七读财 2021-06-30

大家小时候上过补习班吗?

这段时间“最后一个补课的暑假”吸引了我的目光,说是几年9月1日后,将禁止补习班的开办。

想着“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打听后才发现,原来是“现在的孩子真辛苦”。

我打听来了侄子的暑假安排:

除了数学、英语,还要学围棋、游泳、书法,这些学习内容每周会占据他4天以上,真正没课放假的日子,也就一周2、3天,而他今年才4年级。

现在小朋友“德智体美劳”全面比拼的程度,超乎了我的想象。

原本重视如兴趣爱好、体育娱乐是一件好事,但这些额外的内容,都是加在更重视学科类知这个前提之上的,这就成为了孩子的负担。

都说学习改变命运,其实父母“鸡娃”的背后,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美好的生活

但是学好语数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就能过好这一生了吗?

其实我们社会人都明白:在生产生活中,大多数学课知识都用不到,至于唱歌跳舞的才艺,也就在年会上秀一把。

而真正在社会上必备的技能,大多数学校或培训班,都是只字未提,比如礼仪、性格、情商、眼界、财商……

学科和技能可以决定你进入哪个领域,但你能走多远、多高,很大程度上是看这些“软实力”的。

这些能力很少有标准答案,大多因人而异,需要家人长期的培养、言传身教。

在经济社会中,资产的多少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生活品质的高低,所以我们今天先聊聊「财商」。

「财商」包含了对事物认知的价值观、对经济社会的理解、获取及使用财富的能力。

比如孩子想要买一个玩具,大人如果拒绝会说什么?“不许老是乱要东西”;“没钱,你有钱吗”;“要这个还是那个,只能选一个”……

其实对孩子来说,他是没有“钱”这个概念的:“为什么不能买想要的东西”;“有钱就能买想要的东西?”;“必须在喜欢的东西里做出抉择?”……

相信多数人都听过“你只要把书读好就行了”这句话。

不少人的青少年时期,是与“钱”无缘的,需要、想要什么都是父母供给、决定,一直到大学甚至是毕业后,突然需要为自己的一切开支负责。

在「财商」上,就像小学没读完,突然要去读大学,这种挑战确实很困难。

为什么90后人均负债?

因为父母满足了物质需求,让我们形成了消费观,但在赚钱这件事上,大多数人又没什么概念。

花得比赚得多,贷款也很方便,自然就负债了。

其实财商教育这件事,不是家长不重视,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连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又怎么一知半解地教孩子呢?

就比如买玩具的事情,也许父母自己小时候,得到的也是这些回答。

关于这件事,我们不妨参考外国友人的做法,他们的小朋友会在社区里干零活,通过帮邻居修剪草坪、遛狗,来赚自己的零花钱。

这样能让孩子们明白,想要的东西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的。

这也能让孩子理解、感恩父母平时的付出,而通过劳动获得的东西,孩子也会更加珍惜……

“买玩具”这件事我们能够参考,但如果自己的「财商」没有提升,再遇到财商类的问题,我们可能还是没法给孩子更好的回答。

  • 你能基本掌控,每个月家庭的开支、收入金额吗?

  • 你对家庭的资产,以及未来5~10年的增长预期,心中有数吗?

  • 如果有买车、买房计划,你有算过多久能达成目标,并按照计划调整支出吗?

我们一直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只有自己把生活给过透彻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让他有能力为自己争取美好的人生

📢 1元+10天,《简七实操营》带你提升财商

针对生活中常见的“与钱相关”的问题,从思路和执行2方面下手,帮你做到“知行合一”。

在《简七实操营》中:

你可以理清家庭资产,心中有数,并且安排好每月支出,掌控你的每一分钱、每一天。

你会认识各式理财产品,更高效地使用家庭资产,为全家都加点“小确幸”。
你可以掌握聪明的消费方法,多买资产少买负债,越花钱越有钱。
你将学会利用发展型悦己消费,让家人今天开心、明天更开心!

具体课表如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