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说医易同源?如何理解阴阳

 供需相应 2021-07-01
为何说医易同源?如何理解阴阳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书中有64卦,每一卦中有六种变化,合起来记载了384类变化。他是我们祖先生活及生产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易经》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及人生多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这种学术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而人体知识也曾是易学素材之一。《易传·系辞》曾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学把人体脏腑器官纳入“易”的框架,例如《易传·说卦》:“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身,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这是在巫术医学时代已占断病所依循的。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可谓“医易同源”。

由此可见,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医易同源”就是对这种相通性的一种客观认识。随着医学的发展,易的基本观念也便成为医学的基本观念,这些观念集中体现于《黄帝内经》并延续至今,其中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学说,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等,以及养生理论中的顺四时,平阴阳,居安思危,未病先防等原则,都与《易经》有着深厚的渊源。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它直接来源于《易经》,并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发挥。

为何说医易同源?如何理解阴阳

中医的根本和核心是阴阳平衡。《黄帝内经》开篇就讲“提挈天地,把握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与《易经》是一致的,易医同源,而从发展脉络上讲应该是易为医之源。阴阳平衡之道是“不易”的,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东南西北,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易经》对医学理论的影响还不止如此,中医学还根据《易经》中豫卦、颐卦等象义,开发了武术,导引,气功等养生保健手段。为此,《内经》把“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作为理论纲领,这正是最恰当的概括。

同时,《易经》中的阴阳学说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医学学上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磁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都属于阳,而“阳”的这种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

在我们国家,西北的温度要较东南低的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上讲,整个西北方向都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向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温度上的差异。

“阴阳”的收藏也相当于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是吸收和释放的过程。阴的收藏是合成代谢,而阳却是分解代谢。总结起来就是“阴成形”“阳化气”,比如我们吃的食物就是属“阴”,食物进入体内就会被消化吸收,供养生命活动的需求,这就是阴成形的过程,是一个同化外界物质的向内的过程;而人吃饱后会感到精力充沛,整个人显得很有活力,很精神,做事的时候思维也比较敏捷,这就是“阳化气”的过程,即消耗体内有形物质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阴阳就好比是收入和支出,我们不可能只存不花,也不能只花不存,要让二者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养生也是这个道理,阴阳平衡,则正气充盈,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强,外协不侵。不论环境有多恶劣,也不论遭受何种挫折,都能保持健康。但如果阴阳失衡了,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了。一个人必须注意养收、养藏,储存能量,还得要耗散适度,适量,这样才能让身体处在阴阳平衡的状态,才能不生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