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淅川博物馆藏楚国青铜器鉴赏

 自华居 2021-07-02

30年前淅川县在出土大批文物基础上,选出部分器物建立了我国当时少有的县级博物馆。该馆陈列的楚文物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现从中选出少部分青铜器精品加以介绍:

图片铜盏

铜盏,春秋中期。1978年出土于淅川下寺7号墓。通高18.3、口径21厘米。有盖、方唇外折,鼓腹、环耳,平底、蹄足。盖作覆碗状,顶部有环状握手。握手内圈饰重环纹,外圈至盖沿饰蟠虺纹带两周。其口沿、肩、腹部及环耳部分分别饰蟠虺纹、绹索纹、蝉纹等多种纹饰。盏实际上是由盆演变成的一种盆体敦,是楚文化区域内对敦的一种别称。楚文化区域的敦,从造型到装饰独具特色,反映了楚文化风格与发展水平。

图片倗尊缶

倗尊缶,春秋晚期。1978年出土于淅川下寺1号墓。通高38.6、口径15.5厘米。有盖盖有破损。方唇外折,圆肩,鼓腹、小凹底,矮圈足。肩部两侧有链环耳一对,盖顶微鼓,有竖环钮,钮上套一小环。器身及器盖饰满变形的蟠虺纹,下部有铸镶红铜云纹两周,盖顶背面有铭文一行4字“倗之尊缶”。

图片倗尊缶

倗尊缶,春秋晚期。1978年出土于淅川下寺3号墓。通高42,口径15.5厘米。小口,方唇外折,广肩,鼓腹,小凹底,矮圈足。肩部两侧有链环耳一对。腹部满饰蟠虺纹。盖顶背面有铭文一行4字“倗之尊缶”。

图片蟠虺纹铜盉

蟠虺纹铜盉,春秋晚期。1978年出土于淅川下寺3号墓。通高26.1,口径11.4厘米。平盖,正中有竖环钮。小口直沿,扁圆腹,圜底,三蹄足。上有桥形提梁,提梁后有提链与盖相连。前有鸟首状流,后有鋬,盖、提梁、器腹均饰蟠虺纹,腹部有凸起的绹索纹三周。

图片交龙纹盥缶

交龙纹盥缶,春秋中期。1978年出土于淅川下寺7号墓。通高30.9、口径18.5厘米。有盖、小口、短颈、广肩、肩上附竖耳一对。深鼓腹,平底、盖做覆碗形,盖顶有环形握手,盖肩及腹部各饰有交龙纹带一周,器肩及腹上各饰有交龙纹带和三角锯齿纹各一周。

图片铜鉴

铜鉴,春秋晚期。1978年出土于淅川下寺3号墓。通高20.5、口径39.8、底径22.2厘米。敞口、方唇、折沿、束颈,鼓腹、平底。颈腹间各有一个浮雕兽形竖环耳,前后各有一个饰绹索纹的竖环钮。颈部及上腹部各饰蟠螭纹带一周,肩部饰绹索纹一周。

图片鄬中姬丹盥盘

鄬中姬丹盥盘,春秋晚期。1978年出土于淅川下寺3号墓。通高12、口径41厘米。大口、折沿、浅垂腹、底微弧,腹部四边有四个对称的竖环钮,底部附有三竖环钮。腹饰绹索纹并在上下各饰一周蟠虺纹带。底部正中有铭文7行,每行2—5字,共34字,重文二。铭文为:“隹王正月初吉丁亥,蔡侯作媵鄬中姬丹盥盘,用祈眉寿,迈年无疆。子子孙孙用之”。

图片铜盘

铜盘,春秋晚期。1975年出土于淅川毛坪楚墓。口径36、残高7.1厘米。圆形、直口、沿外折,浅腹,沿下及四周附以四个对称的圆鼻衔环耳,圜底下部有三足。腹部饰蟠虺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