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常青 | 一部穿越时空的精神桥梁——读陈晶龙的《情深意浓》

 聚力阅读 2021-07-02

总第1413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情深意浓》如同一缕淡淡的清香,遥寄心的彼岸,将一份浓浓的情意,放飞天涯,笔下似有“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干钧任翕张”。

一页页的温香,心绪已融进文字中,轻携文字的气息,仿佛是一片多彩的四季。感谢生命中的遇见,徜徉在美好的字里行间,穿越茫茫红尘,欣赏点滴墨迹!陈晶龙老师的贵作《情深意浓》分为六辑:“英雄丰碑”、“盛事回眸”、“文化印迹”、“书文漫议”、“影视散论”和“山川境界”,共有八十余篇文章,计有24万字左右。 

第一辑“英雄丰碑”:作者心系天下的英雄和家国情怀……以是纪实为主。如《请缨鞭促玉花骢》:“标题是革命前辈余琳同志八十大寿时写的自勉诗中的诗句,全文为:“生辰逢九吉祥日,双九遨游燕赵东。血火离乱强胆志,江山绮丽醉衰翁。车飞影移松清都,心旷神怡菊露轻。乐忆英年追日月,请缨鞭促玉花骢。”余老如果活到如今的话,庚子年应是他一百零二岁伯诞辰。”以诗话感怀老革命余琳。

还有《忠贞不渝跟党走》追忆老干部曹维屏;《从雪岙走向革命》王鼎山、单孝升归正抗日的故事;《坚强的战士》缅怀离休干部徐熙生……他们曾经为革命出生入死、立过战功的军人,为国贡献的全国劳模和上海市劳模的文章……语言简练,温柔细腻,如微风轻轻地吹过四季,纵使季节换了颜色,可心底的那些美好永远旖旎。

第二辑“盛事回眸”在流年文字里起舞,写“长征诗会”,写“建军诗会”,写“国庆诗会”,写“莫林诗会”等,大都是对各种活动的纪实。那篇“六十年一觉向明梦”,则记录了1959届高三(一)班毕业六十周年茶话会的文章。其中写道:“五月二十九日上午,向明校园内洋溢着一派欢庆的气氛。逸夫楼前的电子标语栏滚动播出欢迎一九五九届同学返校参加纪念活动的字幕。来自海内外睽违六十个春秋的老学子陆续抵达会议室,他们的欣喜状态,诚如唐人李益所言:'问姓惊初见,称名忆蝇容’,有的呼名,有的招手,有的握手或相拥,场面热烈感人。会议室内华灯绽放,一片欢声笑语。”

六十年前的同学踏上社会后,经历不同,变化巨大。有到国外生活的,有在国内发展的。他们奔波在各自岗位上工作,有些同学,甚至是创造性地为社会作出很大贡献。能借这次聚会之际,让大家集合一起,机会难得。六十年是一种重要的时间坐标,换句话说,他这一辑以当下经历与文化时空碰撞结果的文本呈现。陈先生复原了一种充满怀念色彩的诗性空间。

第三辑“文化印迹”,盈文而行,成章而达。如“我和解放日报的因缘”、“我和上海人广播电台的因缘”、“向明《百花园》文学刊物回忆”,写的是自己工作以后,在与报社、与电台和学校的交往中,所产生的情缘,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的往事回忆。从“我和解放日报的因缘”一文中看到,作者大学刚毕业时,是在上海焦化厂工作,业余时间搞宣传,和解放日报、劳动报、青年报等报社的领导或编辑有交往,也经常投稿发表作品。“香港报纸一瞥”、“台湾报纸一瞥”、“澳洲报纸一瞥”、“泰国报纸一瞥”、“俄罗斯报纸一瞥”等,仿佛是报纸的专栏文章,陈先生阅读之广泛,可见一斑。透露出作者的写作野心。不可否认,在向名人因缘的同时,接续起文人之间的文化血脉,他以独具个性的语言,在情缘与往事之间,找到了一种创造性转化的路径。

第四辑“书文漫议”,是陈晶龙先生书评文章,有的时候看起来似乎有两副笔墨。有的时候他的文字特别讲究诗意和美感,是一种诗意的再生与重塑,这时他是用一种特别感性的方式来写作他的评论的,这个时候他是一个感悟型批评家。如《毛泽东诗词赏析》《母校与人生》《情满五里江》等都是点评精辟到位。有一位作家说过:写作只不过是个体生命与生存状态之间的象征性解释。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仿佛在一条幽暗的树林中摸索着道路,而伟大的作品总是将读者带上一个似曾陌生的境地。在文学创作中,无论你的思路如何,主题是什么,归根结底只有一条,最终都会回到人性和生命这两个方面。令人感动的也是其中流溢出来的滚烫的情感。他评俞娜华诗集《寻找的音符》一书写“字节跳动  心潮澎湃”一文,读潘教授序言集新书,写“欣读《潘颂德序言集》”一文,因为熟悉书的作者,发现陈老师的文笔优美,概括能力强,评论写作非常精准。

他读俞娜华诗集《寻找的音符》时,有这样的点评:“俞娜华在诗集中用不少篇幅阐述对爱的诠释。在《情侣》一诗中,她巧妙地把太阳与月亮比喻为一对情侣,太阳害羞地笑了,月亮则选择了隐退,'白昼黑夜,绝配的搭档’,既富有哲理,又极染诗意。”

“本诗集可以看作是一本讽谕诗集,抑恶扬善是其主题,观点鲜明,语言直率,洋溢着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和爱民心结。创作手法上,不拾前人牙慧,有独到之处,实为她呕心镂肾之作。”

他评论《潘颂德序言集》:“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潘颂德教授著书立说之余,热心为众多民间文学社团和初入文学门径的习作者作品撰序,数十年乐此不疲,享有良好口碑。近期,年届八旬的他,将1990年至2020年间所撰110多篇序言集辑成册,付梓杀青,毕其功于一役,满足读者对其序文的学习欣赏之需。潘教授赠书予我,叮嘱写点感想。作为老友,我当仁不让。

翻阅这本30多万字的文集,你会立刻被丰富的内容所吸引,作者似乎在与你促膝晤谈,让人倾听不厌,爱不释手。100多篇序言如颗颗珍珠串连起来,组成新时期群众文学发展的诱人图景。”陈老师的佳作篇幅大都不长,评论恰到好处。

第五辑“影视散论”,陈先生看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他对喜欢的影视作品,写了十五篇,篇篇评论交待背景,指明实质;如《制胜一击》的随感文章,“……影片尽量还原当年苏联的历史细节,比如在办公室或比赛场里,都是挂着斯大林的肖像,而校生、领队、主任称呼奈利斯时,都讲'奈利斯同志’,讲话时,都讲爱沙尼亚语,挂爱沙尼亚的标语。只有到了首都,才讲俄语。奈利斯命运多舛,在一九五三年斯大林逝世后,他才从劳改营放出来,女友和学生都到火车站迎接。他的祖国爱沙尼亚,在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后,才真正独立。这个波罗们海沿岸的小国现在人们是否真正有丁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不得而知,这就可能要从另一部电影中才能知道了。”

第六辑“山川境界”,则是陈老师游记散文,他的散文语言丰富。正作家红孩在序中所说“陈晶龙是个善于捕捉生活的人,他几乎将所到之处所看的东西都能转化成文字,而且涉猎广泛。党史人物、劳动模范、文化名人、凡人小事、山川街巷,以及电影和书籍评论、演出观感等,让人觉得他的生活很是丰富多彩。多年来,我接触到的像陈晶龙这样的作者很多,他们不是专业写作者。既不是作家,也不是记者,他们就是勤奋的老黄牛。在北京,人们常把这种有毅力有能力的人称为"万金油"。这个比喻特别贴切形象,每每想起来,都让人赞许不惜。

就纯粹的散文、随笔艺术而言,陈晶龙的作品并非是我所期待的。但作为大众的,倒不失为一种选择。这种生活的记录,很像日记,它虽然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时间长了,就有了历史的记忆……”

其实,《情深意浓》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作者多年打磨过的精品。这可能是他长期写作积累经验,加上做过编辑多年,至今还在一家社区报上做副刊编辑养成的良好习惯所致。

《情深意浓》是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桥梁,人因历史的述说而栩栩如生,文字在时间的流逝中饱经沧桑,文章集文人之智与文字之灵于一身,穿越时空而永葆活力。作者以这样的书写,在文字与天地之间寻求精神支柱,动人而精妙的文字背后,能察觉出这六辑的审慎,彻悟。我拜读之余,唯感老师竟集纪实文学、散文、评论等文创大家于大成一身,真乃文坛鼎鼎才俊!我等有幸鸾集麾下,实乃盛逢其昌矣。

我与陈老师原本素不相识,只缘于去年五月天使邀请去南京东路聚会,有幸认识并结识了这位学富五车、笔墨深情的才子。他退休后还兼职几家地方报的编辑。

与天使老师聊天中,得知他是耄耄老人,他为人温和,待人的平易挚情。他除了和别人一样有着繁杂的事务,《五星报》副刊责编,依然笔耕不辍,出版了散文、小说文学专著,还常常撰写诗文,飞文染翰的风采更显风流蕴籍。


作者简介



梅常青,男,1969年12月3日出生于安徽芜湖,现居住上海。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现代作家文学》微刊签约作家。上海散文研究员、上海《嘉定文学》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作家文学》《安徽日报》《上海教育报》《上海散文》《新普陀报》《嘉定报》《卢湾报》《长征报》等多家报刊。2012年《母校》获华师大征文优秀奖。2018年两篇散文《守望2019》《月光》在“第五届相约北京”中国散文网征文获得一等奖。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