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明威:渣男、影帝和一个时代的神话

 老骆驼4753 2021-07-02

更多好文,尽在“衲曰”“衲读”

衲曰
衲曰
----------
2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去世
图为正在喝酒的海明威

原载:《看天下》2019年第21期

作者:郝梦迪

2019年7月21日,作家徐则臣在北京赶着去参加一场活动,催促出租车司机快点。司机问:“什么活动?”徐则臣回答是关于海明威的活动。司机说他知道海明威,虽然他读书很少,并没有读过海明威的作品,孩子也送到少林寺去学武了,但他还是知道这个作家。

那一天是美国作家海明威诞辰120周年,他已逝世58周年。

徐则臣觉得这很有意思,许多作家可能写得比海明威好,但名气就是没有他大。徐则臣觉得海明威是有意识地经营自己,个人和作品并重。他形容海明威是“一个非常真诚的影帝,很会演,但他从来都不掩饰,这是很难得的”,因此“海明威本身的传奇跟他的作品一样,甚至比他作品还要传奇”。

在很多读者印象中,海明威就是那个与大马林鱼搏斗的老人,象征着不羁、倔强、抵抗。这多少给海明威蒙上了一层励志色彩,成为多数人心目中的“奋斗者”形象。

的确,海明威一生保持着对抗性,像个好斗的公鸡,像个穿着紧身衣的斗牛士。年轻时,他看起来像个无耻的混蛋,到了晚年,他依然坚持要做个快乐的混蛋:“喝最烈的酒,钓最大的鱼,娶最美的妞。”

海明威将这条法则贯彻到生命的最后,从最初的写作到最后的访谈,他从来都是生猛面对外界,克制对待写作。

一部渣男成长史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经的好友菲茨杰拉德曾戏言:“海明威每写一部小说都要换一位太太。”事实也的确如此,海明威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相应地在每个阶段写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或许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恋爱是他最好的写作状态。

从晚年海明威的回忆录来看,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查森是他自己盖章认可的“唯一爱过的女人”。在那本带有“滤镜效果”的晚年自传《流动的圣节》中,海明威回忆起哈德莉来简直是柔情似水,“我爱她,我并不爱任何别的女人,我们单独在一起时度过的是美好的令人着迷的时光”。译者、作家黄昱宁不无戏谑地说:“他用了非常抒情的话讲他和他老婆分手,但是实际上他就是移情别恋了。”

比起后来几任妻子,哈德莉是唯一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对一文不名的青年海明威来说,哈德莉支撑起了他年少轻狂时所有的野心和体面。海明威出身于一个并没有什么文学传统的家庭,怀揣文学梦独闯巴黎。他们一开始的很大一部分生活开销来自哈德莉家庭遗留下的一笔信托基金,这为海明威挣得了每天到咖啡馆埋头写作、不用工作的权利。可以说,没有哈德莉的资金支持与起居照料,海明威不可能在巴黎文坛肆意闯荡,进而出版那本令他声名鹊起的《太阳照常升起》。

但后来由于理财不慎,他们一度陷入极度贫困中,常常在黑暗中忍受饥饿。幸福的时光是有的,他们常常一起看斗牛、滑雪、骑车、到处旅游,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一起迎来了婚姻中的第三者。海明威很快出轨了巴黎当时最时尚最亮眼的妞——宝琳·菲佛。菲佛姐妹初到巴黎,便与海明威夫妇结识,他们的处境在当时简直天壤之别,菲佛姐妹是富家女,新潮得扎眼,而哈德莉则穿着破旧过时的衣服住在拥挤的公寓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