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各家学说看五脏相移

 liuweilib 2021-07-02
周慧莉整理

  五脏相移理论来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脏腑疾病的传变,每脏都有实证与虚证:虚证要治未病,如肝病要治脾,不治脾,虚証用了泻药疾病容易慢性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实証,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大柴胡汤(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和茵陈蒿汤(黄疸)→大便通后用栀子柏皮汤。补之,则犯了虚虚实实之弊。

   余脏准此(后世各家没有逃出这个大的框架):

1、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木克土):柴苓汤、柴桂汤、柴桂姜汤。

2、见脾之病,知脾传肾,当先补肾(土克水):鹿附汤(鹿茸雄激素、菟丝子孕激素均促食欲;附子茯苓强心利尿去水肿;草果,丝状乳头过度增生苔白厚)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鹿附汤主之。砂仁也开胃补肾。

3、见肾之病,知肾传心,当先实心(水克火):肾气丸,附子同时用桂枝温心阳增效。

4、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肺(火克金):(心阴虚)天王补心汤(少阴篇桔梗汤,桔梗皂苷强心),生脉散(麦冬养肺阴,强心治心功能不全)。

5、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实肝(金克木):(肺阴虚则木火刑金,咳痰黏稠难出,两颧红,甚咳血(肝不藏血))一贯煎(→伏龙煎)加养肺阴的药如紫菀。

各家学说的通论,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中医的学术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