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奇女子,古代科学观测“月食”第一人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1-06-02

月食,又称月蚀,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又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农历十五、十六、或十七),如《说文》所说“日食则朔,月食则望”。

古代殷商的卜辞载“六日甲午夕,月有食”,“旬壬申系,月有食”,《诗经‧小雅》载有:“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小雅·十月之交》篇“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微是指月食。《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食,风雨之不时。

古代中国民间认为月食是“蟾蜍食月”,在月食出现时人们便会顶礼膜拜、祈求天神驱走蟾蜍。“蟾蜍食月”是来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唐朝李白《古朗月行》:“蟾蜍食圆影,大明夜已残”。在中国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

古代也有“天狗食月”此词,如刘炳的〈承承堂为洪善初题〉:“天狗食月岁靖康,血战于野龙玄黄。”、李氏朝鲜黄玹〈李忠武公龟船歌〉:“天狗食月沧溟竭,罡风万里扶桑折。”中国古代“天狗”是月中凶神的名称。古籍《协纪辨方》卷四引《枢要历》:“天狗者,月中凶神也。其日忌祷祀鬼神,祈求福愿。”同书又引《历例》:“天狗者,常居月建前二辰。”

不过,在古代第一个真正科学观测 月食的是清朝的奇女子——王贞仪。

王贞仪(1768年-1797年),字德卿,女,原籍安徽天长,生于江苏南京.王贞仪的祖父王者辅曾任基层官吏,颇爱藏书,据说有七十五橱。王贞仪的父亲王锡琛因科举不中转而学习医学。[1]她的祖父教她天文学,祖母董氏教她诗词,父亲教她医学,地理和数学。16岁时,王贞仪和父亲一起游历,到了陕西,湖北和广东等地开阔了视野。通过艰苦努力自学天文学,数学,地理和医学等科目,突破了当时的封建习俗对女性权利的阻碍。被赞誉为“18世纪中国的一位非凡女性”。

她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学科都有深入的研究。不过在天文学方面,中国历代以来都相当重视天文观测与颁布历法的工作,但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把皇帝看作授命于天的“天子”等思想下,为了确保天命不移、江山永固、防止有心人“观天”窜位,历朝历代严禁民间学习、研究天文历算。

若有小老百姓想要“观天”,有很大的机率会面临牢狱之灾。故星象观测长久以来只为帝王所有,想要接触天文,那只有到钦天监当官才行。但明清两代皆重视历法,对于钦天监人员的提拔标准、要求都相当高。可以想见在当时,一般男性都不容易接触到天文历算,更何况身处闺阁之中的妇女。

王贞仪在书中也批评当时社会对妇女接触天文历算的偏见,但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清代“历算之学非闺阁中所宜习”的主流看法。尽管王贞仪广泛涉猎天文相关知识,并写下诸多著作,可惜今日仅存《星象图释》等十余篇著作。

为了厘清月食与满月之间的关系,王贞仪还制作一个简陋的实验:用圆桌当地球、梁上灯笼当太阳、圆桌旁放一个大圆屏镜当月亮。她反复调整三者的位置、角度,以及长期的月亮观测,终于找出月食与满月间的联系:“新月之时,月在日、地之间,地影蔽月,则生月食,故月食常在望。虽每月必有朔望,但不一定见月食,只有在黄道与白道交点附近,才有蚀象发生。她将得出的日月食形成之结论写成《月食解》,与现代天文学所说的原理完全一致。

令人遗憾的是,这位热爱天文又能作诗写文、心怀“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似丈夫”的才女,于29岁时不幸因病离世。虽然王贞仪的一生短暂,但也让后世人们看到清代还有一位女性,不为闺阁所限、致力于天文之中。

1994年,国际天文学联盟(IAU)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以王贞仪的名字命名金星上的陨石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