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男子突发意识障碍,口吐白沫摔倒在饭桌...

 hse_hzh 2021-07-02
中年男子突发意识障碍,口吐白沫摔倒在饭桌上。医院头颅CT神奇地显示出脑子竟然“在下雪”,追根溯源,一个坏习惯害了他,医生慨叹:再不节制脑子也空了。

张叔今年58岁,是一名地道的吃货。他不光爱吃,还爱做。经常招呼上三五好友来家里亲自下厨,炒田螺、小龙虾、烤猪排样样拿手。大口喝酒,大碗吃肉,好不痛快。

3天前,一桌人酒喝得正酣时,张叔突然感觉到后枕部一阵剧痛,接着双眼上吊、口吐白沫,瘫倒在桌上。裤裆部传来一股浓重的尿骚味。一群人七手八脚抬着张叔来到医院,医生考虑为癫痫发作,给张叔吸氧,肌肉注射了抗癫痫药物后,收住院观察。

很快张叔逐渐了意识,但是对刚刚发生的事情却一点也回忆不起来了。家属想问问医生张叔平时身体健康,家里也没有人曾经得过癫痫,怎么就突然癫痫发作了呢?医生也摇摇头,建议给张叔查个头颅核磁,看完结果再说。

2天后核磁检查结果出来了,看到图像时医生被震撼了。核磁片子上显示患者脑部就像飘起了鹅毛大雪一样,到处都是一片片亮晶晶的“雪花”。家属也被吓傻了,战战兢兢地问道,医生这是啥?医生也吃不准,把片子又递给了主任,主任也是大惊失色,仔细看了半天,问家属:他平时有什么爱好吗?家属想了想,他也没啥爱好,就是喜欢吃,啥稀罕吃啥。市场上看见卖啥活物,就琢磨着买回来变着花样做着吃。

那他平时爱吃猪肉不?主任又问道。爱吃,他做的烤猪排,外焦里嫩,那些个狐朋狗友天天撺掇着让他出去摆摊去,家属回答说。主任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自言自语说到:这样就对了。当天下午,医生给张叔做了腰椎穿刺,留了两管脑脊液说是要做下进一步化验。

很快化验结果出来了。主任兴奋地指着化验单上几项指标说:这下就明确了,你们看这几项化验分别是通过腰椎穿刺留取病人的脑脊液后做的脑囊虫补体结合试验、囊虫抗体试验。这几项化验结果基本上可以证实在患者头颅核磁观察查到的一片片雪花,其实是一个个脑囊虫钙化影。

这么多?家属一想到核磁里看到的一片片密密麻麻的雪花影,竟然是一个又一个的囊虫,头皮一阵发麻。那这么多的虫子是怎么进入脑部的?主任分析道:那就要从张叔平时的饮食习惯说起了,张叔平时爱吃活物,海鲜、小龙虾,包括猪牛肉,这些动物体内往往沾染了猪肉绦虫的虫卵。这些虫卵进入张叔的消化道内,会逐步发育成为囊尾蚴。囊尾蚴会刺破肠道壁,钻进肠道表面的一些小的静脉血管里,依靠血液作为养料不断滋生发育。之后会通过体循环系统,最终进入张叔的脑部。停留在脑室、脑表面被膜、以及脑实质等各个部位。

进入脑部的这些囊尾蚴,有些会发育成活体成虫,有一些会死亡,死亡后囊尾蚴的囊壁会出现增厚,被脑部的胶质细胞包裹形成一个个结节或者是钙化灶。这样就变成了你们之前看到的头颅核磁脑子里“下雪”的奇观了。如果这些钙化的结节数量较多、范围较广,那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个个局部瘢痕组织,再加上周围脑组织水肿,非常容易诱发脑皮层异常放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癫痫发作,这就是造成张叔这次犯病的根源。

主任讲到这里,家属和张叔朋友总算是彻底弄清楚张叔病情的由来了。一群人不由得也害怕起来,他们平时和张叔一个锅里吃饭,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也可能会感染到脑囊虫?主任再次解释道:患者是否被感染,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身体抵抗力强弱、是否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随意触碰到食物表面,包括进食可能含有虫卵食物的多少等等很多因素有关。张叔因为天天接触、烹饪、吃这些食物,所以感染几率比较高。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是一起吃过饭,就一定会感染脑囊虫。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建议大家做一个头颅核磁,排除下更好。

所幸的是其他人的头颅核磁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接下来主任给张叔使用了治疗脑囊虫的药物丙硫咪唑,还安排做了驱虫治疗,叮嘱张叔每天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预防癫痫再次发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张叔的情况明显改善,癫痫也再没有发作过。出院前,主任还和张叔开玩笑说以后可千万不敢再吃生食了,不然下次寄生虫就该把脑壳掏空了。

张叔的故事也给那些爱尝鲜的朋友们敲响了警钟,生鲜虽然美味,但风险也不小。有很多食材体内有着大量的寄生虫、虫卵,比如淡水鱼、虾、螃蟹、泥螺、蛇等等。这些食材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清洗、加工,贸然食用的话,轻则会引起急性肠胃炎,导致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重则就会像张叔一样大量寄生虫通过消化道、血液系统、进入我们体内各个脏器定居下来,大量滋生、繁殖,从而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威胁。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预防这类寄生虫疾病感染呢?主任又给出了几点建议。第一、食物一定要煮熟后才能食用。未经煮熟的蔬菜、肉类,尤其是海鲜类产品,尽量避免食用,切莫过分贪恋生鲜。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农村朋友来说,不喝生水,勤洗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