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搞活动多谈心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1-07-02

多搞活动多谈心

    昨天看了李镇西老师的一篇文章,谈到的问题是如何带好班级,李老师给的建议非常简单:多搞活动,多谈心。
    身在一线的班主任知道,要达到这两条要求其实是非常难的。搞几次活动,找几个学生谈心不难,难的是“多”,就好比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多搞活动多谈心,之所以“难做到”,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怕影响考试成绩。带班有自己理念的班主任,特别是和大多数班不一样的理念的时候,那么就会产生很多问题。要么就会引起同行的不满,你太独特,就会显示出其他人的普通,这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他们就会说你喜欢折腾、讨好学生。如果你班考试成绩落后,那所面对的嘲笑声和质疑声就会更大。在这种压力下,想要做到“多搞活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我们自己内心足够强大,有足够的定力,对自己所做的事有足够的信心,认定我们自己做的事是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天性的,那么我们才有可能力排众议做自己。
    2.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多搞活动、多谈心,每一次活动,每一次和学生的交谈,都需要花很多时间。策划一个活动,前期要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同时,要让自己的活动有创造性,学生愿意参加,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活动策划的不好,就会流于形式。多谈心,那更需要时间,还需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多谈心对谈话技巧、学生心理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把谈心变成了训话,变成了讲大道理,谈话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这么单调,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
    我们的眼睛只盯着学生是否学习,是否把所教过的知识点给记住了,考试考了多少分,这无异于我们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
    奥麦尔柯爷爷有一块地,他打算种小麦。于是他每天都在精心挑选好的种子,用手工一粒一粒选好种子。播种的时候到了,奥麦尔柯爷爷发现自己在关心种子的时候却忘记了耕地。去播种而没有耕地,无异于把种子直接喂给了麻雀。
    那么什么是耕地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耕地就是唤醒学生的自尊感:
    使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人格的尊严感而感到自豪的。(《给教师的建议》第476页)
    这也很好地理解了李镇西老师老师说的“多搞活动多谈心”的意义所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的擅长,提高自己的自尊感;通过多谈心,让心灵去撞击心灵,让心灵去唤醒心灵,利用集体的力量去进行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就能带好一个班。
    现在我们很多班主任做的事就是精挑细选种子,对待考试成绩、知识的保持率特别关心,而忽视了学生这个人,忽视了学生的自尊感、成就感的培养,没有看到学生的其他方面的特长,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大写的“人”,就像奥麦尔爷爷做的事一样,只顾着挑选种子,而忘了去耕地。有的时候不仅是不重视耕地,却使得耕地更加贫瘠,如学生犯错后处理过于简单粗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或者干脆自由放任。
    多搞活动多谈心,把地耕好,挑选的种子才能健康的的生长,同时,哪怕有些种子本身质量不是很好,依然可以在肥沃的土壤中得以生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