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教学课堂什么样? 海淀“智慧教育”有答案

 工农商学兵 2021-07-02

Image

Image

近日,海淀区人工智能教学融合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海淀互联网教育研究院主办,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承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海淀区教委智慧教育办公室主任刘大鹏,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马涛,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勤华教授,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书记孟凡旺,科大讯飞京津冀晋大区副总经理朱鹏等领导专家出席活动。来自海淀区以及北京市其他区县的相关领导、老师100余人参会。本次研讨会在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橡树校区举办,由刘大鹏主任主持。

Image

海淀区智慧办主任刘大鹏主持会议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王立新以《探索人工智能教学,促进教育守正创新》为题,介绍海淀实验二小在人工智能教育上的探索与实践。作为海淀区“双区”实验学校,实验二小依托海淀区特有的教育与科技“强强”复合优势和良好的办学生态,秉持“为创造者奠基”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的课程供给、人才培养、资源统筹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教育,促进教育创新发展。

Image

Image

海淀教科院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马涛以《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的改变》为题作主报告。马涛指出,人工智能主要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两个方面呈现,一是将人工智能作为课程内容进行学科教学,二是人工智能在教育环境中的应用,即建设与学校需求匹配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教育要从技术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最终达到人工智能思维培养。

Image

Image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勤华教授作了《中小学人工智能素养评价策略与标准》专家报告。郑勤华指出,智能素养是个体面向智能时代应具备的关键能力,这种素养不仅关注个体对人工智能内容的了解,更关注个体应对人机协同挑战而需要具备的能力。实现智能素养的精准评测是落实智能素养培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测量与评价范式,以数据驱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当前教育测量与评价领域的主要趋势。

Image

Image

Image

海淀实验二小的朱庆煊老师和五年级8班的学生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教学课堂——《人工智能书店服务系统的搭建》。课堂上,学生们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创新教育教具完成了智能书店的入口导购、店内选书、出口结账等项目设计和编程实操,让在场的嘉宾们都对人工智能教学课堂有了耳目一新的体验。

Image

Image

人工智能书店项目是海淀实验二小自主开发的职业体验类项目式学习课程。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模拟现代互联网公司的真实现状,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将分析的客户需求研发成产品并将其进行测试与推广。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基于海淀区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探索及实践成果,活动特别邀请了学校代表和专家代表围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设计”这一主题展开沙龙研讨。主题沙龙由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主持,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小学副校长张翠川、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信息中心主任史远、中关村第三小学信息技术总监贾远朝、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科技中心负责人丁建军、科大讯飞AI创新教育副总经理邱军,针对如何开展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培训、课程开发与实践等话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多种解决思路。

Image

Image

科技是时代最大的公益,科大讯飞“A.I.教育公益计划筑梦校园行”活动再一次走入海淀,向在人工智能教育路上坚持探索的学校代表捐赠了人工智能智慧教育产品。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最后,海淀教科院院长吴颖惠作总结发言。吴颖惠表示,海淀区是教育大区,地处全国高智力资源密集区,在北京乃至全国教育改革发展中身担重任,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学融合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既是海淀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海淀作为全国教育高地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Image

海淀教育将继续秉承“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理念,融合多元智慧和多方力量,合力推动海淀人工智能教学融合创新,助力提升海淀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擦亮海淀教育的“金名片”,同时,也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实践和创新发展贡献“海淀模式”和“海淀经验”。

供稿:海淀互联网教育研究院

编辑:党政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