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六、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海珠儿书院 2021-07-02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关于“标题”的考题在散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很多同学因为答题要点不清,语言组织混乱,导致失分严重。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如何答好标题类考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考题类型。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
       中考中,往往会从标题上出题,考查对作品理解的深度。

一、近年中考的走向:
1、标题的含义
     ①、谈谈你对标题“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 2014 佛山《一把寂寞的锄头》
     ②、标题“薄暮中的刀锋”中“刀锋”的含义是什么? —— 2013 佛山《薄暮中的刀锋》

2、标题的作用
    ①、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008 南京《田野上的白发》
    ②、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2010 南京《天窗》

3、对文题的综合考察
    ①、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 —— 2010 福建漳州《江南江南》
    ②、散文的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2010 内蒙包头《钟点工的三千元
晚宴》

4、【题型形式】
    基本题型: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变化题型: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②、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③、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
                    ④、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二,应对这类考题的方法:
      (一)、标题的含义:
             1、揣摩标题的含义:
       A、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B、深层含义:联系表层含义、体会深层含义、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

           【答案示例】
       例:①、《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例:②、《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2、理解标题的深层含义要注意:
      (1).理解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文章的标题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①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 题中尚没有出现标题含义理解的题目。
       ②有的文章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
       ③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后两类文章以散文和小说居多。

       (2).透过表象,善于联想。散文、小说的标题往往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因此,其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3).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阅读文章要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才能提炼文章的内涵。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文章中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答题示例】具体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总结:关键词语含哲理。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
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总结:“人”“物”同一象征义。

        例3:《变色龙》
        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只写比喻义)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变色”,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
        总结:内容主旨紧联系。

        例4:《我的第一本书》
        ①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
        ②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它既是求知的第一;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联系文中内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
        总结:先“表”后“深”理顺次。

         4、【方法探究】
         ①、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②、推敲该文所表达的主旨。答题前,由表及里,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意思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
        ③、从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标题如果是比喻义的,但文中不是从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的,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只写比喻义)
        ④、答题时:由浅入深,先答表层含义,再联系文章主旨,答出深层含义。可用答题格式。
        如:这个标题不仅指… …还… …(或分条概括)

        (二)、标题的作用:=标题含义+标题效果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这类题只要考生走进文本,细细揣摩,看清要求,相信一定能迎刃而解。

1、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具有象征意义。
         (5、语带双关。
         (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7、特有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等

         [注]
         (1、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
         (2、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3、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

2、经典课文标题品鉴:
        《小巷深处》
        《爸爸的花儿落了》
        《最后一课》
        《更浩瀚的海洋》
        《孔乙己》
        《废墟的召唤》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背影》
        《心声》

3、答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孔乙己》                          表明写作对象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关联主要情节
        《背影》                             贯穿全文线索
        《心声》                             透露情感主旨
        《更浩瀚的海洋》               意味深长

4、总结: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往往是:
         (1、表明写作对象;
         (2、关联主要情节;
         (3、透露情感主旨;
         (4、贯穿全文线索;
         (5、特有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等。

5、例说标题的作用
         (1)、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2)、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3)、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如《藤野先生》《邓稼先》《背影》,既指线索,又饱含感情。
         (4)、 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如《二月三十号》。
         (5) 、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如《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田野上的白发》
         22.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贯穿全文线索)
        “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
          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
          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三)、方法指津 思考的五个方向:
        1、内容:交代环境(时、地)、人物、事件、情节
        2、主旨:表达情感(比喻义、象征义等深层含义)(联系全文)
        3、结构:交代线索、设置悬念等(联系全文)
        4、手法:运用象征、对比等(联系全文)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双关等)
        5、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等。

         (四)、解答作用题的思维模式——六“是否”
        第一,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小巷深处》)
        第二,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背影》)
        第三,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四,标题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五,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浩瀚的海洋》)
       第六,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假如人类有尾巴》) 
 
          (五)、【方法探究】
        1、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
        2、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等。

        考点/易错点
        1、标题作用记不全,容易混淆。
        2、死记硬背标题作用,不能够灵活应用。
        3、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出现一股脑写出“标题所有作用”的情况,造成相关的失分。

          (六)、品味标题妙处的答题公式:
        标题语言+ (标题手法)+标题作用
        标题手法:运用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
        标题语言:准确鲜明、新颖巧妙、简洁凝练、含蓄隽永。
        标题作用:文章的线索、概括文章内容、归纳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 吸引读者等
        例:
        1、以“植物大熊猫——四合木”为标题,你认为好在哪里?
        本文标题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四合木比作大熊猫,突出了四合木珍贵,以引起读者关注,唤起人们保护意识。

        2、“XXX”标题好不好?能不能换另外一个?
        第一步,表明观点(如:不可);
        第二步,说出理由(围绕标题的作用);
        第三步,说出改后的标题的不足。
        例如:
        浙江绍兴卷《一只土碗》的第8题:文题“一只土碗”可不可以改为“转变”?   
        参考答案:不可。理由是:(1)“一只土碗”作为小说线索,情节围绕它展开;(2)以"一只土碗"为标题,寓意含蓄,可以引起读者兴趣;(3)以"转变"为标题,过于直白,不够含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