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中穴位的来源及含义】

 肺病面瘫针灸 2021-07-02


人中,原意指人群之中。《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有:“入于人中”,即为此意。今天,它已成为大多数人熟知的针灸穴位名,为鼻下口上中凹处。汉代刘熙《释名》称“鼻下曰'立人’,取立于鼻下狭而长似人立。”人中也称“水沟”,高式国先生认为:“本穴正当口水吞咽向上翻转之路。故名水沟,乃指口中功用而言。若自外表观之,则仅涕水之沟渠耳,于义则浅。”

人中作为医学名称。最先见于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灵枢》“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意思是唇部厚,人中长。可以测定人的小肠情况。其后,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在他的名著《针灸甲乙经》里云:“水沟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还指出了针刺方法。但如何命名其穴为人中,作者未作解释。如果从人体而论,人中应在胸腹间;就人面而言,人中应在鼻上。那么为什么称为人中呢?

笔者在对《周易》的研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即“人中”名不仅名称优雅,而且内蕴深刻,来源于八卦。在古代文献中,明代的王逵说的很有趣,他认为:

【“人之水沟穴,在鼻下口上,一名人中,盖居人身天地之中也。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天食人以五气,鼻受之,地食人以五味,口受之,穴居其中,古名之曰:人中。或曰:“人有九窍,自人中以上者,皆两;自人中以下者,皆一,若天地交泰之义者。”】

由此可知,古人把整个人体看成是天地之集合:“人禀天地之气以为生。故人身似一小天地。”用白话文来解释,即人有九窍,若每一窍用一表示,人中以上,耳、鼻、眼皆为双窍,共六窍,组成八卦中的坤卦三,人中以下,口、肛门、外阴皆为单窍。组成乾卦三。乾、坤二卦组合后,形成泰卦,表示天地交泰,吉祥亨通,即天地阴阳交合,万物生养之道畅通之意。乾卦和坤卦之间,如同天地交界处,人的九窍表示天地,故天地之间就是人中了。由于人的鼻孔通天气,呼吸吐纳,与天气循环;人的口通地气,食地上五谷,与地气作循环,这样天地之形与人通过气交,气交则物通,是天地、人事之泰。

这一思想在其它医家著作和笔记中也常见。如元代杨瑀的《山居新编》记载:“陈监督写赵孟頫像,赵援笔改正,谓曰:'人中者……,成一泰卦也。’”明代钱琦认为人体九窍:“坤上乾下成卦之泰,尊居卑,柔克刚,阴向上,阳下奔。所以保泰也。”赵台鼎的《脉望》和朱棣的《普济方》都对人中的特征有所描述。清人蒋矩亭的研究别具一格,十分有趣。他认为:九窍组成泰卦,“双窍单用,单窍双用,如耳听目视鼻嗅,只有一能;口能言而兼食用,肾小便而兼生育,维谷(肛门)虽一用,然可作龙阳,亦属双用。”这种说法固然缺乏科学的分析,但却耐人寻味。

在医学上,人中属督脉。督脉为阳,乃居人身十四经脉之首。明代高武总结得出:针刺人中,可以'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肿,失笑无时,癫痫,语不失尊卑,乍哭乍喜,中风口禁。牙关不开,面肿唇动,状如虫引,卒中恶,鬼击,喘渴,目不可视,黄疸马黄,瘟疫,通身黄,口喝噼。”这些见解对现代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人中为急救穴。电刺或针剌人中,简单易行。若在人中上涂一点风油精,可消除坐车乘船肘的昏晕不适感。针刺人中,不仅疏通了督脉经气,还有舒筋作用。

此外,古人还认为人中形状体现了人体美,也是某些病症的表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