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屏的《觉醒年代》美在何处?还不会欣赏美,就失去了未来重要的竞争力

 乌托邦留白 2021-07-03

 看点    最近几个月,外滩君的朋友圈频频被电视剧《觉醒年代》刷屏,有人折服于演员的精湛演技,有人感叹于其中的家国情怀... ...凭借独到的镜头和画面,这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在观众里收获极高的赞誉,这也再次向我们证明了拥有审美的重要性,审美能力正在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Luna    编丨Travis

前不久,《觉醒年代》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荣获三个奖项:最佳原创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奖。在获得业界认可之前,《觉醒年代》就已经在观众中收获了极高的热度。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视觉美成为了许多作品吸引人目光的第一要素。

《觉醒年代》也不例外,在镜头和画面上贡献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比如陶然亭大雪纷飞下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比如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等典故的化用,都展现了东方式的诗意。

图片

而比视觉效果更冲击观众感官的,是画面与剧情内涵相结合,展现出的意境。比如被陈独秀扔进池塘的青蛙,似乎昭示着井底之蛙时代的终结。

观众认可《觉醒年代》,说明大家对于美是有共识的。但是在教育的领域内,“审美”却似乎总游离于话题之外。当下,美育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学什么”、“学到几级”总比“欣赏美”更容易引起共鸣。

图片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没有审美的参与,思考是不完整的。如果忽视了审美,那么如此美育的结果往往也会残缺不全,甚至本末倒置。

成为艺术家,或许需要天赋,但审美却不是天才的特权,也不是“仓廪实”之后才能追求的高级享受。审美甚至不是艺术的专享,它既是审艺术之美,也是知生活之美,甚至追求理想之美。

图片

《觉醒年代》名场景之一

图片

世界不缺少美

缺少懂得“何为美”的能力

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很多,但要发现它,欣赏它,则必须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著名学者朱光潜在《谈美》中,曾写到个人的经历和知识对审美的影响: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

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通过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的不容反应,我们不难明白,审美其实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但是,在教育领域,虽然蔡元培先生就已经提出“美育”的概念,但是长久以来,审美培养的环节仍然是缺失的,至少是薄弱的。

图片

审美能力不足的表现不一而足。

有的是因为缺少基本的美学知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菁汝曾以颜色举例,很多人对颜色的理解是极其狭隘、单一的。

在许多人的概念里,红色就是大红,绿色就是大绿,但其实红色可以有无数种红,加一点点黄、一点点白、一点点灰……都能形成许多不同的色彩。

从这个例子延申出去,不难看到因为缺少美学基础而诞生的低美感设计,比如街头特色的招牌、被广大网友诟病的北京电影节“西兰花”海报、四川安岳县峰门寺被“涂色修复”的佛像……

图片

电视剧《叛逆者》也十分注重画面美感

有的是将实用和功利置于第一位。

就拿音乐教育来说,有些雄心勃勃的家长其实是“为了学琴而学琴”。

BBC的纪录片《英国的华人虎妈》中就拍到妈妈们每日严格地监督着孩子的学习,包括练习音乐;甚至当孩子刚准备上幼儿园,就计划为她报名音乐课。

但是究其原因,虽然培养孩子多种素养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还是这将让孩子在升学中更具备竞争力,有更大概率进入优质的学校。

图片

《英国的华人虎妈》

还有的则是缺乏内涵与思考。

中国奥运选手刘湘曾在女子50米仰泳比赛中突破27秒,创下世界纪录,但网友却只会在她发自拍时才蜂拥而至,只因她长了一张漂亮的脸蛋。

而获得女子体操史上世锦赛金牌数最多的美国运动员西蒙·拜尔斯则长期受到网络暴力,矮个子、粗手臂、小短腿都是她被语言攻击的理由。部分人仅以长相来评价她们,而她们获得的成绩,为此付出的努力似乎都不重要。

图片

网友对西蒙·拜尔斯的评论

常言道:“久居兰室而不知其香,久居鲍市而不知其臭。”审美教育亦是如此,如果孩子缺乏耳濡目染的环境,自然也无法形成健康的审美能力。

图片

审视觉之美,也审内在美

审美无疑是艺术的基础,在一些尝试在美育上进行探索的地区和学校,都能看到老师带领孩子,体悟生活中的视觉美。

例如,台湾地区的教育部门从2016年开始,推出了5年为一期的“美感教育课程推广计划”,以“美感并非仅存于艺术作品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里”为理念,让孩子们学会思考生活中的美感。

在“零食课”上,老师从薯片、薯条、饼干入手,准备了形状不同的零食,让学生了解观察和了解这些零食的形状,并用不同的零食组成各种意象,从而进一步了解美学跟形状的联系。

图片

上海筑桥实验小学还开设了食育课。老师不仅会带领孩子观察生活中各种食物的颜色、形状、气味,还引导他们欣赏著名的艺术作品,甚至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食物摆出摆出各色各样的创意造型、制作季节贺卡,甚至用它们来模拟世界名画。

图片

上海筑桥实验小学食育课堂

钢琴教育家但昭义老师对音乐教育也有类似的观点,学习音乐,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听觉和想象力,“先学站,再学走”。

上海平和学校的音乐教育就以此为理念,学校没有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是教会学生去欣赏和感悟音乐,有了自己的理解力再去演奏。音乐于学生不再是一门不愿意上的课,而是充满了交流与体会的课程。

图片

平和学校音乐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美就是一步到位的道德”。所以,当谈论到审美,绝不只限于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内在品格上的精神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就不得不提《山海情》、《觉醒年代》这两部在年轻人口中获得极高赞誉的电视剧。

一方面,在镜头和画面上,它们具有各自的美感:《山海情》用充满颗粒感的写实镜头,展现了飞沙走石下的真实开荒;

而《觉醒年代》则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还用深沉厚重的版画作为串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评价其为“一次集成式意义的美学突破”。

图片

《山海情》剧照

但在画面美、镜头感这些视觉美感之外,这些作品能够深入年轻人内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中蕴含的精神气韵与理想主义精神。

“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是不可小觑的。”《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这样分析道:“我觉得今天的年轻朋友喜欢这个剧,一个是呼应了他们心中的爱国之心,那种想为这个社会做些事情的天然的热情。另外一个是,今天的年轻人是喜欢真善美的,他们不是不喜欢看主旋律,而是不喜欢虚假的、套路的、糊弄人的作品。”

图片
图片

譬如鲁迅先生写作的镜头,已被截图传播过多次,但在凌乱美之下,更有他为“人血馒头”下国人的积弱与愚昧而痛心。他以鲁迅为笔名,用白话文为普罗大众写就《狂人日记》,字字如刀,声声泣血。这是画面中无声的内在美。

图片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鲁迅

除了感受美,审美能力本身也具备实际意义,将成为孩子立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蔡元培曾请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要多么复杂,只需要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

最终,鲁迅采用传统的瓦当造型,用篆字上下排列“北大”二字,既有“三人成众”的意向,也有“民族脊梁”的寓意。这个设计寄送到蔡元培手上后,即被采用。

图片

北大校徽

鲁迅还亲自设计了许多自己作品的封面,通过书名和作者题签的排布,达到大道至简的“朴素美”,简单却不失力量。

比如他的第一本小说《呐喊》,就采用汉印的形式,将视觉聚焦,像深陷黑暗的人正在呐喊,传递出一种无声的张力。

而他也直接影响到陶元庆、孙福熙、司徒乔、钱君匋等人,这些人开始致力于书刊设计后,成为中国第一代的书刊设计师。

图片

鲁迅的封面设计也十分独特

再看当下这个物质丰富、技术发达的时代,个性化将越发成为核心竞争力。而审美能力则是其中的关键。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并不是要每个孩子都要成为艺术家,而是他们拥有展现个性的能力。

从得体的穿衣搭配,到物品和房间的收纳习惯,再到文字或者其他展示中令人赏心悦目的排布,都是体现个性与个人精神面貌的地方。

因此,如果审美教育缺少了精神层面的培养,那么“美则美矣,未尽善焉”。这样的审美总是缺少了层次的。

图片

回归初心

营造美的环境,感受美的存在

大部分地区刚结束的中考中,已经相继加入了体育、艺术等考核内容。教育部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培养每个学生具备1-2项艺术特长,将是下一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的关键。

培养艺术素养已经成为日程上的议题。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基础的审美教育,自然也不容忽视。

不过,从一些已经行动的家庭中,外滩君也发现不少需要避开的坑,以及值得学习的案例。

其一,便是要舍弃功利心态。在阅读、写作、双语等话题下,“功利心态”是一个经常被诟病的态度,它往往会导致家长们采用急于求成的方法,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孩子的能力。但是无数一线教育工作者已经指出这种想法的不可行性。

审美也是一样,是需要长期浸润才能形成的一种能力。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夏谷鸣就在采访中对外滩君表示:“比如说音乐,我不一定要会唱,但我学习音乐是追求一种美,一种生活的质量,喜欢音乐是享受美。如果一个人对美都没有感受了,那这个人的生活也没意义了,他的幸福指数会很低。”

图片

其二培养兴趣为先,练习技能为后。著名艺术家郎朗和自己的父亲就采用了完全不同的音乐教养方式。

郎朗的父亲是出了名的虎爸,在郎朗小时候,为了让他在外能专心练琴,父亲甚至不允许母子相见。父子间甚至出现过以死相逼的情景。

而现在,郎朗和妻子吉娜在家中练琴时常会让孩子在边上旁听,但是郎朗秉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学艺术并不一定要成为艺术家。他给孩子音乐启蒙,但是却不以逼迫的方式让孩子一定要学琴。

郎朗说:“美育更多的是可以多一个视角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问题,启发我们的思维。据说,电影导演诺兰在创作电影的时候,便会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寻找灵感,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在电影中,这些跨界的学习借鉴,也影响了诺兰独特的电影艺术。”

图片

其三,多听多看多感受。审美和阅读一样,都是需要大量输入,才会形成自己理解的能力,为孩子创设一个美的环境必不可少。

翻译家、作家傅雷在孩子的艺术培养中,不仅要求他们多听优秀的作品,还要求孩子们去了解作品创作的故事,体会作品中的“精神”。

他建议傅聪“多听听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多念念克利斯朵夫里几段艰苦的事迹,可以增加你的勇气。使你更镇静。”,还建议他多去郊游,多感受不同的艺术,“假定你每个月郊游一次,上美术馆一次,恐怕你不仅精神更愉快、更平衡,便是你的音乐表达也会更丰富、更有生命力、更有新面目出现。”

而位于台湾澎湖县的西屿中学,美育不仅仅发生在课堂,老师还会带领学生外出,观察当地的风景,并鼓励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抽象成色卡画下来。

图片

西屿晚霞

照片中,西屿的海水和天空呈现初从深邃到清澈渐变蓝色,而落霞则像荷包蛋破掉的后晕染的颜色。

有些学生离家以后就难得有机会再回家看看,但自己曾画下的色彩却会成为家乡记忆的一部分。审美在这里也不再停留在艺术,更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养分。

图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信中曾写道:“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美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

可以看到,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审美是一项从视觉出发,到品格落地的教育。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美育也渐渐在许多学校教育中落地发芽。

但如果我们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充满美的环境,不能多去博物馆、艺术馆,甚至大自然中感受,如果我们仍然将“美”局限于技能的提升,那么审美也就偏离了本义,审美教育也到不了应到的目的地。

美就在那里,但如果孩子没有审美的能力,那么美在眼前,也无法感知。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500+篇优质文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