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若水轶事(资治通鉴卷二一一之九)

 德昌馆 2021-07-03

开元四年二月辛未(二十四日),唐玄宗任命尚书右丞倪若水为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访使。

唐玄宗虽重视都督、刺史等地方要员,也一直在选拔有才能有名望的京官担任这些职务,但当时的士大夫却仍轻视地方官。扬州采访使班景倩入朝任大理寺少卿时,途中经过大梁,倪若水为他饯行。分手后,倪若水站在原地遥望班景倩的车马所扬起的尘土,许久之后才返回衙门,他对自己属下的官员们说:“班生这次入朝为官,真是无异于登仙哪!(班生此行,何异登仙!)”
唐玄宗曾派遣宦官到江南捕捉䴔䴖、㶉鹈等水鸟,准备在禁苑中放养。使者所到之处,把地方搅鸡犬不宁。在这些人路过汴州时,倪若水进言道:“眼下正是农忙时节,陛下为满足园林赏玩的需要,不惜派人到处网罗捕捉飞禽。远自长江、五岭捉来,再由水陆两路传送到京,路上还要用最好的食物饲养它们。道路上的人们看到,岂不认为陛下把人看得轻贱把鸟看到贵重吗!陛下应当把凤凰当作普通的飞禽,把麒麟当作普通的走兽,何况是䴔䴖、㶉鹈这样的水鸟,又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呢!(今农桑方急,而罗捕禽鸟以供园池之玩,远自江、岭,水陆传送,食以梁肉。道路观者,岂不以陛下贱人而贵鸟乎!陛下方当以凤凰为凡鸟,麒麟为凡兽,况䴔䴖、㶉鹈,曷足贵也!)”唐玄宗收到后亲手书写敕书向倪若水致谢,赏赐了他绢帛四十段,并下令将捉来的鸟全部放掉。

山东的蝗灾又起,姚崇下令各州组织人力捕杀蝗虫。倪若水说:“蝗虫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并非人力可以扭转的,朝廷应当通过修德行善来消除蝗灾。十六国时期前赵的刘聪就常捕杀埋掉蝗虫,但蝗虫所造成的灾害却反而更为严重。(蝗乃天灾,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刘聪时,常捕埋之,为害益甚。)”于是他抵制前去督促捕蝗的御史,不执行这项命令。姚崇得到报告后写信给倪若水,姚崇说:“刘聪是个僭越的皇帝,因此德不胜邪;当今皇帝乃是圣朝明君,所以邪不胜德。自古郡守贤良,蝗虫不入其境。倘若修德可以免除蝗灾,岂不等于说蝗灾是因为无德而招致的吗!(刘聪伪主,德不胜妖;今日圣朝,妖不胜德。古之良守,蝗不入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倪若水这才不敢坚持违抗捕杀蝗虫的命令。夏五月甲辰(二十九日),唐玄宗颁布敕命,委派使者分赴山东受灾各州仔细考察地方官捕杀蝗虫的情况,并将勤勉者和懒惰者的姓名记录下来回奏。也正是因为这样,连年发生的蝗灾才没有引起严重的饥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