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割据600年,朱元璋模仿秦始皇,用一损招让云南永留中华版图|嬴政|南诏|元朝|明朝|平定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07-03

  云南曾被中原地区称作是“蛮夷”之地,因为这里地区偏远,充满瘴气。许多的王朝都选择让当地的国主自行发展,用这样的方式来管理云南。当时云南分为6个部落,分别是“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他们统称为六诏。


  六诏信奉巫术,这让他们的百姓都十分有信仰。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的团结也让他们的势力变得逐渐强大起来。但当时的吐蕃对他们的威胁依然很大,六诏中的五诏都放弃大唐王朝归附于吐蕃。还有一支部落是蒙隽诏,他们不愿意归附吐蕃。于是他们的统领细奴逻,派自己的儿子逻盛炎,出使唐朝,打通他们与唐朝的关系。

  为了限制吐蕃的发展,唐朝便开始支持蒙隽诏去吞噬其他的部落。在归附于唐朝后,得到大力支持的蒙隽诏很快就崛起了,他在吞并其他势力后,改称为“南诏”。这还没完,《史记》中记载“归命吐蕃,云南之地,非唐所有也”。在南诏强大之后,他反悔了,不想归附于唐朝,并自立国家,此后南诏国便建立了。


  唐朝看到南诏不但没有归附于自己,反而自立国家,这下不乐意了。立马派兵攻打南诏,但南诏地区实在艰苦,气候特殊,唐朝的二十万大军全部殒命于此,到最后唐朝也只能放弃南诏了。


  到了宋朝的时候,赵匡胤派王全斌带兵攻打四川,好不容易拿下了四川,可是这里并不太平,连连忙着平叛,再加上在大宋王朝政权问题就没有消停过,导致最后只能撒手不管,让南邵自我发展。


  元朝的时候,是整体实力最强大的时候,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收复云南的好机会。

  不过每次攻打都只攻打到了交趾都城,就撤兵了。

  这是因为当时的交趾君主打仗不行,但是逃跑一流,每次都没办法成功地打下来。气候的原因也让我军十分的不适应,导致疫病横行,再加上后勤没办法及时供给,打持久战最后只能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但最后也只能放弃收复云南了。


  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才重新收复这被割据了600年的云南。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吸取历代君主管理的经验,对官僚机制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中书省,并宣布不再设立丞相,另一边开始清剿元朝留下来的势力。同时朱元璋也打算收复云南,于是派自己的亲信王褘带着圣旨和好礼前去拜访梁王,想让他归降于大明朝。


  王褘见到梁王便说道:“子将命远来,非为身谋。朝廷以云南百万生聚,不欲歼于锋刃。……土地甲兵,孰与中国?天之所废,谁能兴之!不然,皇上遣一将军,将龙骥百万,会战昆明池,尔犹鱼游父釜中,不亡何待!”

  其实在朱元璋登基开国之后,梁王就知道自己的大势已去,不可能抵挡住明朝的进攻,但是王褘的一席话却让梁王十分愤怒,于是他便杀掉了王褘。

  但杀掉王褘并不能解决不问题,反而只会让朱元璋更加愤怒,给你面子归降,你还杀我的臣子?

  于是在平定完元朝留下来的余党后,朱元璋便立马下令“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刺瓦尔密(梁王)等,自恃险远,桀骜梗化,遣使招前,辄为所害,负罪隐匿,在所必讨!”

  这一句话也得到了所有大臣的支持,都认为梁王实在太过猖狂。


  在重整旗鼓之后,朱元璋派傅友德和义子沐英统领三十万军队去平定云南,这一场战斗可谓是一开始就是一面倒的局面,在明朝的进攻下,南邵国很快就无力抵抗,最后梁王被逼的自杀。

  不过之前就有说过这里的百姓都十分有信仰,只是简单的收复,很容易像元朝那样因为不适应这里的环境,在大军离开后,这里的肯定又会有新的一批人重新反抗,不好管理。


  朱元璋便效仿了秦始皇的一招“焚书坑儒”,他下令焚烧典籍,并以儒家文化为主,建立学校,用这样的方式去影响他们的思想。

  并且他把对云南影响力较大的家族迁移到内陆,让他们的势力分散开,然后在云南设立行政部门,实施“三司制度”。在朱元璋这样强力的管理下,经过数十年的,云南彻底融入了大明朝的文化。

  不得不说朱元璋治理的方法有一套,各个朝代都没办法收复的云南,却在他的管理下,再爆也没有发过大规模的叛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