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周期品种大涨,还能投资吗?

 昵称65299924 2021-07-03

同名微博:@银行螺丝钉


最近,前期表现低迷的一些品种开始发力。

像银行、地产、保险,包括一些煤炭等能源品种,涨幅都不错。

含有这些品种比例比较高的,例如50、红利、价值类品种,最近也是涨幅不错的。

有的朋友也看到一些词,比如说「顺周期品种」。

那到底什么是顺周期品种呢?这些品种为啥表现有的时候低迷、有的时候不错呢?我们该如何投资?

今天,螺丝钉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这些品种。

什么是顺周期品种呢?

首先,什么是顺周期品种呢?

其实银行、地产、保险等行业指数,就是典型的顺周期品种。

如果看过去几年,会发现这些品种很有意思:

  • 2014-2015年,小盘股牛市,银行、保险等也上涨,但没有小盘股涨幅高,被称为「大烂臭」;
  • 2016-2018年,小盘股下跌,银行、地产等涨幅都超过60%,被称为「核心资产」;
  • 2019年至今,成长风格表现好,价值风格低迷,银行、保险和地产又被称为「三傻」;
  • 到了2020年四季度,银行、保险、地产有所复苏,又被称为「顺周期」。
如果再往前几年,也有类似的行情。
例如当年的「煤飞色舞」行情。煤炭、有色、化工等一些品种,也是有顺周期的特性。

就好像《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开始叫人家牛夫人。

随着行情变化,顺周期品种的称呼也在变化。

顺周期品种的走势

为啥顺周期品种,会是这种走势呢?

这些顺周期品种,往往跟经济走势高度相关:
  • 一般经济暂时低迷的阶段,这些品种表现就会弱一些;
  • 经济复苏或者上行周期,表现就会好一些。
上一轮经济上行周期,是2016-2017年:
  • 当时地产、保险、银行等涨幅都不错;
  • 同期创业板等下跌超过30%。
但到了2019年,受到贸易摩擦,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经济短期陷入低迷,顺周期品种的走势,也就比较低迷了。

这也跟这些品种的商业模式有关系。

比如说,银行的商业模式,我们以前也介绍过。
银行的商业模式,用一个公式概括,那就是「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利息支出-风险准备金」。

银行赚的是息差收益:
经济发展好的阶段,往往息差收益也会更大。而且经济发展好的阶段,客户还款能力也强,不容易出现坏帐。
 
所以在经济上行周期,往往银行业的整体表现更好,对应股票的涨幅也更高。
例如,2006-2007年、2009-2010年、2014年、2016-2018年。

但经济低迷的阶段,银行的表现就会弱一些。
例如最近一年,因为贸易摩擦+疫情,银行就低迷了比较长的时间。
 
其他顺周期性品种,虽然跟银行商业模式不同,但也或多或少的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比如说,经济复苏的阶段,对煤炭、有色金属等需求量也会提高,也会刺激对应行业反弹。

如何投资顺周期品种

那么,顺周期品种,该怎么投资呢?

顺周期品种,都是以传统行业为主,本身其实没有太多的成长空间,没有医药、科技那么性感。

所以大家对这些行业,要放低预期。
它们已经是「牛夫人」了,不会回到原来的「小甜甜」状态。

对待这些行业,核心就是「买的便宜」,一定在估值处于底部区域投资。
这样坚持下来,拿到10%以上的年化,还是大概率的。

比如说,我们回顾下,螺丝钉组合是什么时候投资这些品种的。

螺丝钉指数基金组合,今年先后投资了四类品种。分别是:
  • A股的消费行业;
  • 港股、美股的互联网公司;
  • 美股的科技行业;
  • 以及A股的顺周期品种。
消费、互联网、科技股受疫情影响小,所以今年4-7月份,就先涨起来了。

A股的银行、价值、红利等顺周期性品种,要等到经济复苏阶段才能起来。因为国内疫情控制得力,经济复苏比海外要好,所以最近也开始反弹。

如果仔细看投资记录的话,我们是在2-6月份,顺周期性品种估值处于底部阶段的时候,进行投资的。

其实2003年,非典也是类似的。
  • 2003-2004年,顺周期品种受到疫情影响,低迷了两年,一直到2005年还是比较低迷的;
  • 2006年开始,顺周期品种开始复苏,2006-2007年大牛市,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可观,那一轮牛市,主力就是顺周期品种。

如果在2003-2005年,顺周期性品种受影响大、估值低的阶段投资,最后收益是很不错的。

但如果等大涨之后追涨,可能就会被套10年。

所以还是「人弃我取」。
需要在便宜的阶段,投资顺周期性品种,耐心等待经济复苏,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顺周期品种还能买么?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顺周期性品种,现在还能不能买?

经过最近的上涨,部分顺周期性品种,也涨起来了。
  • 银行刚进入正常估值,目前处于低估和正常估值的边界;
  • 地产估值还是底部,但地产波动大一些,不太适合普通投资者重仓。如果实在看好,最好控制投资比例低一些;
  • 煤炭和有色波动就更大了。
如果觉得单个行业不好投资,也可以考虑价值、红利等宽基指数。这些品种含有这些行业比例高,波动相对小一些。

这类宽基指数,目前估值处于正常偏低,距离低估也不远,等回到低估区域投资即可。

顺周期品种的风险

这里螺丝钉也需要提示大家,投资不能只看到机会,也要看到潜在的风险。

其实顺周期品种对应的风险,也正是2019年到2020年,低迷的两个原因:贸易摩擦和疫情。

如果美股推出新的贸易摩擦方案、或者疫情出现反复,可能还会影响顺周期性品种的表现。

这两个潜在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所以短期还有可能出现波动。

不过时间拉长之后,总能等到经济上行周期的到来,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多点耐心就好啦。

总结

记得前几个月,经常收到一些朋友的抱怨:
干嘛买银行、价值等品种呢?它们表现又不好。

看一些网站下面的评论,也是很多投资者骂这些基金,冠以「三傻」的名字。

其实,往往大部分人不喜欢某一类基金的时候,才容易出现投资的机会。

现在顺周期品种逐渐反弹,最近医药医疗等前期涨幅高的行业,反而是下跌的。

如果这个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就很可能会变成2017-2018年的走势:顺周期品种受追捧大涨,医药受鄙视下跌。
又会出现「迟早药完」等词语了。

到那个时候,我们又可以开开心心的去买入医药医疗基金了。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