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齐雅集•子贤师徒雕刻艺术——周鸿篇

 石道手工艺 2021-07-03

周鸿

福建省雕刻家艺术家协会理事

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理事

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

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理事

福州寿山石鉴定中心特聘雕刻师

高级技师

工艺美术师

周鸿,1984年出生,福建省宁德市古田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子贤,擅长印纽、人物圆雕。

大凡有作品传世的艺术家,都有各自的内在精神,刀笔下也各有各的境界。而周鸿,这个“八零后”的年轻人,在寿山石雕艺术上有别于其他人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其作品中带着自有的精神格调、动静相衬而产生的意境之美。

龙生九子之-蒲牢  寿山汶洋石

持经罗汉   寿山善伯石

持珠观音  寿山汶洋石

骑吼观音  寿山芙蓉石

童子戏弥勒

戏狮罗汉(寿山石善伯冻石)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他是一个十分注重内心与精神修炼的创作者,其作品的精气神皆来源于他的灵魂。美院科班出身的他,有着系统的美学理论学识和扎实的技艺基础。也许受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他对知识有着虔诚的景仰。无论是在相石还是在创作中灵感匮乏时,他所依赖的都是博览整理浩如烟海的史籍文献。徜徉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心在净中观”,这些书的字里行间都藏着他的精神食粮。而他,如饥似渴。不仅如此,为了雕好佛像人物,除了博采玉雕、古玩等艺术门类的“他山之石”外,他还浸淫佛家儒学,深入建于北宋时期的福州正心寺佛学院参禅受教,一本《造像度量经》被他反复研读了数遍。在他的刀笔之下,佛已不再是虚无的信仰或干瘪的文字,而是一具具鲜活的灵肉。雕佛时如是,雕马雕凤或者其他时亦如是。但凡他的作品,都被深深烙上他的精神印记,难以模仿。正如他所说,无论是雕刻技术还是石料取俏,所做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人物的“精神”做铺垫,利用工艺上的繁缛或特殊技术的“讨巧”,无法取代对作品精神的“讨心”刻画。


戏狮罗汉  黄芙蓉

智者   坑头石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作品中,处处考虑到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的运用。他说,动与静像太极的两端、事物的两面,似乎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极端,却在作品有着必要的统一。每每雕刻创作,他往往像画家素描一般,先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细想,一挥而就,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辨证法被他运用得老道成熟、炉火纯青。比如他雕的罗汉,于肃静的面相中配以飘动的衣襟;或如他雕的飞马,在静默的俯首中,有着振翅欲飞的双翼……而在刻画入微的“动静”中,动态性往往只是他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描写和表现作品的“静美”境界才是周鸿最大的诉求。

自在观音  昌化石

沉思罗汉  寿山芙蓉石

古凤  芙蓉石

“卷舒虽万绪,动复归有静。”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作品,令可观性和可感性都进一步得以增强;“动静”相偕的创作理念不仅让周鸿的寿山石雕艺术自成一境,创造了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还令其作品形象更富质感,更多地在视觉、触觉等方面引起观赏者对艺术形象的综合感受,让没有雕刻出来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显得跃跃欲出、禅意十足、韵味无穷。这大抵就是周鸿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吧。

瑞兽把件  高山石

少狮太狮  寿山大山晶

天马  芙蓉石

少狮子太狮  西安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