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已离家22年,小战士看报纸上的首长像爸爸,连长说:别瞎想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1-07-03

在战争年代,有这样一位小士兵,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离开了家前去参加革命,之后的22年,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对父亲的印象仅仅是母亲给他的一张老旧的照片。

突然有一天,这个小士兵看见了一张报纸,看着报纸上的照片,小士兵有一种奇特的感觉,他兴奋地盯着报纸上的照片,看着照片中人物的眼神,他越看越觉得十分熟悉,感觉这眼神仿佛在哪里见过,看着看着,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因为照片上的人物十分像他的父亲。

他非常高兴地告诉身边的战友,这报纸上的人是他的父亲,身边战友都不相信,就连自己的连长都告诉他,让他不要瞎想。


出身书香世家的男孩

1910年在湖南省郴州(今郴县)永宁乡的一个书香世家诞生了一个男婴,父母给他起名叫邓多华,字实秋。这名男婴就是后来中国四大开国大将之一的邓华。

出生在书香世家的邓多华从小父母就给予厚望,所以他早早地就被父母送到私塾读书启蒙,邓多华也不负父母期望,从小便博闻强记、学习优异。在他15岁的时候,父母便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对于父母的包办婚姻,邓多华没有拒绝,顺从父母意愿结了婚。

邓多华的妻子叫邱青娥,她十分贤惠善良,也十分孝顺父母,因此他们这对小夫妻十分和谐恩爱。邓多华与邱青娥结婚两年之后,便有了孩子,邱青娥为他生下了一名男孩,当时的邓多华年仅17岁,尽管如此,他却少年老成,亲自给儿子取名叫做邓贤诗,据说,他给儿子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可以像圣贤一样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充满抱负的少年

邓多华的革命之路十分坎坷,1927年3月,也就是他的儿子刚出生没多久,邓多华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没想到他加入共产党仅仅一个月,蒋介石便发动了412反革命事变,当时的蒋介石到处残害共产党员,年仅17岁的邓多华做出了一个极有担当的决定,尽管万般不舍妻子和儿子,邓多华还是决定离开家,前去参加革命。

为了安抚自己的妻子,表达自己的情意,在离开家之前特意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留给自己的妻子,不仅如此,邓多华知道自己此次前往革命凶多吉少,便紧紧握着妻子的手说道:“我走了以后,你们不要想我,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如果我战死了,你一定会收到书信,到时候千万不要等我了。”说完这句话,邓多华便挥泪告别了自己的妻子、孩子,大步向前走去。


当时的他尽管满腔热血,却只是一个学生,他没当过兵,没上过战场甚至没有读过军校。上了战场之后,邓多华才发现战场上的血与火是多么地残酷无情,那些断肢残臂是多么地血腥,那些累累的尸骨又是多么地令人窒息。

好几次,他差点死在战场上,幸亏他的连长曾经是贺龙的部下,经验十足,见邓多华还是个年轻的少年,于是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判断地形,如何隐蔽自己,好几次将邓多华从敌人的炮火下救出来。

后来,邓多华跟着部队参加了湖南起义,起义之后,邓多华原本想要回到老家继续革命,但又担心跟部队失去联系,于是邓多华放弃回老家,选择跟着朱老总和陈毅前往井冈山。从此,邓多华开启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英勇战斗的青年

1938年邓多华率领部队参加平型关战役之后,开始担任平西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那里,他不仅参加了晋察冀军区反“八路围攻”,还开辟了平西革命根据地。

就在这时,他收到了一个沉痛的消息,他的妻子邱青娥生病去世了,家里没有别的亲友,仅剩下年仅11岁的儿子。得到消息后的邓华,想到儿子一人孤苦伶仃再加上妻子的离世令他肝肠寸断,于是他第一时间想要回家将自己的儿子接到身边,但却因为心系革命事业没能回去。

后来,他也想过派人将儿子接过来,但当时如果回乡必须突破日军重重的封锁线,困难重重。无奈之下,邓华只好放弃,只能暗暗祈祷儿子能够平安无事,有个好去处。


后来,战事缓和了不少,邓华也一直挂念着自己的长子邓贤诗,于是便委托自己的警卫员去打听儿子的下落。但很可惜,带回来的却是儿子邓贤诗下落不明的消息。

当年,邓华离家之后,妻子邱青娥一个人又当母亲又当父亲,一个人将孩子拉扯大。同样出身书香世家的邱青娥也是十分的知书达理,在对待孩子教育的事情上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邓贤诗很小的时候便教他识文断字,时不时地将丈夫邓华寄来的信一字一句地念给儿子听。

就这样,通过母亲的讲述和父亲的信件,邓贤诗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是一名八路军的军官,邓贤诗很是崇拜自己的父亲,暗暗下定决心要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加入军队为国效力。母亲去世后,邓贤诗也曾想过找自己的父亲,但却正赶上战事吃紧,邓贤诗与父亲断了联系,邓贤诗等了几年,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于是便离开家乡加入了军队。


父子相认,泪如雨下

谁知道,这一断联,十几年。失散22年后,邓贤诗在军队看报纸的时候,认出了自己的父亲,他跟身边的战友讲,战友们都不相信,于是,邓贤诗便将此事压在了心里。但在邓贤诗心里,他十分确信那照片中的首长,就是自己的父亲。

邓贤诗的连长,看出来邓贤诗有心事,便找到他谈话,连长得知这一消息时第一反应便是让邓贤诗不要瞎想。邓贤诗为了让连长相信,便向连长讲述了自己的身世,连长看邓贤诗如此坚定,也就相信了他,就这样,在连长的帮助下,邓贤诗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父亲。信中的开头便是:“尊敬的邓华司令,我叫邓贤诗,我想请问你,你是不是我的父亲……”

另一边,这封认亲信几经辗转,终于到了邓华的手里,邓华拆开信,看到第一句话便泪如雨下,不久之后,父子二人便正式相认。尽管失散了22年,邓贤诗从来没有怨恨过自己的父亲反而更加敬爱自己的父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