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中的“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的历史原型是哪些人物?

 博士论西游 2021-07-03

(博士论西游第七五八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88)第十章――太宗年号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由于魏征、殷开山和崔珏等人物业绩突出,他们得到了较高的历史评价,西游作者在塑造他们的文学形象时,尽量与其历史形象保持一致,甚至还有所拔高,以表明作者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而我们知道,对于促成取经行动的关键人物中,除了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三位皇族成员,以及魏征、殷开山和崔珏等三位朝廷大臣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群体,那就是在地府奈何桥边向李世民索命的“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

那么,“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的历史原型又是谁呢?西游作者对他们是何态度呢?作者的态度又是在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在本讲,我们对该群体进行简单分析和讨论:

非常明显,所谓的“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指的就是隋朝末年的各路反隋义军。

隋炀帝在位后期,其穷兵黩武,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士卒多列沟壑。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公元611年,自王薄长白山首义开始,起义风暴席卷全国,先后兴起义军不下百支,参加人数达数百万,后汇成三支反隋主力。李渊建唐之后,对反隋义军进行了分化瓦解和出兵剿灭。

一是河南李密、翟让的瓦岗军611年,翟让瓦岗寨起义反隋,后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等人都率众投奔,义军迅速壮大。618年年,翟让将军权让于李密,建立政权,国号为“魏”。后因内部矛盾,李密设计杀害翟让,致瓦岗军将卒离心,战力大削。同年,李密先降隋后降唐,后因起兵反唐被杀,瓦岗军自此失败。

二是河北的窦建德军。611年,窦建德高鸡泊起义反隋,义军规模迅速发展,先后击败隋将郭洵薛世雄,势力发展至整个河北。618年,窦建德称夏王,同年,窦建德为解救洛阳王世充,带河北义军到达河南荥阳,在虎牢关与李世民大战,战败被俘,后在长安被杀,623年,李建成、李元吉击败其部将刘黑闼,河北义军失败。

三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613年, 杜伏威辅公祏齐郡起义,随后南下江淮,力量不断壮大。616年,义军进逼江都,击败隋将陈棱,后攻下高邮、历阳,建立政权,杜伏威任总管,辅公祏任长史。622年,杜伏威投唐,次年,辅公祏起兵反唐,建立政权,控制了苏、皖部分地区。唐派军镇压,辅公祏与唐军对峙城当涂,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被杀。

清代成书的《隋唐演义》,是专门描写反隋义军的话本小说。在该书中,将李密贬低至刚愎自用的小人,把翟让类比为《水浒传》中嫉贤妒能的白衣秀士王伦;将窦建德的描写为“忠于隋朝,铲除污吏”的英雄。而对于纵横于江淮之间的杜伏威,书中却没有任何描写。

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相对较高,认为李密“礼贤得士,乃田横徒欤,贤陈涉远矣”,翟让“虽无文墨,但豁达大度”;同期人物房彦藻评价窦建德,“公逸气纵横,鹰扬河朔,引兰山之骁骑,驱易水之壮士,跨蹑燕齐,牢笼赵魏,好通戎夷,声振华夏”;《旧唐书》认为,“杜伏威恃勇聚徒,见机归国,或致疑于高祖,竟见雪于太宗”,一“恃勇”,一“见机”,充分肯定了其能力和眼界。

《西游记》对上述反隋义军的描写,是在将要返回的李世民阳间来到枉死城时,“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让李世民“还我命来!”其亡魂聚集于“枉死城”,说明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态度,而要求李世民“还我命来”,则是在批评李世民杀戮过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