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中招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口好牙,不仅是因为吃起东西来畅通无阻,更是因为美观。我们常说女生要有大家闺秀风范,要笑不露齿,但是,有一部分人闭嘴的时候都做不到不露齿,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龅牙”,医学有个很优雅的术语叫——开唇露齿。 图1,因龅牙走红的巴西女孩,现已矫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宝宝都是家里的掌中宝,看到有开唇露齿恨不得马上给孩子做个矫正,生怕影响孩子的终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开唇露齿的那些事。 一般认为,在唇部肌肉松弛的状态下,上下唇分开超过2~4mm,不能自然接触,或唇异常的前突、外翻,致前牙过多外露,牙龈外露,只有通过口周肌肉的有效收缩才能达到唇的闭合。 这种唇不能自然闭合、前牙外露的现象叫做开唇露齿。其颌骨特点主要为上颌相对于下颌位置靠前。 图源:陈馨,赵春洋,张卫兵,等. 配合上颌前牙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开唇露齿的临床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3):241-245. 锥体束 CT证实,下颌后缩患儿上气道容积及最小横径减小,上气道形态明显狭窄更易导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开唇露齿与遗传因素息息相关,此外还与以下因素相关:
除了上述因素,也与以下不良习惯有关: 1.长期使用安抚奶嘴:3岁以下幼儿的骨骼发育尚未定型,而吸吮奶嘴时 ,奶嘴在舌头上前后摇动 ,这股力量会把上腭骨往外拉扯,很容易形成龅牙; 2.爱咬嘴唇:如果经常咬上嘴唇,可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常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突出,下颌后缩,上嘴唇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影响美观。 3.爱舔牙齿:被舔的牙齿受到向外的推力,时间久了容易使牙冠向前方倾斜而造成上下嘴唇不易闭合的“开唇露齿”状畸形。 腺样体肥大也加重开唇露齿的情况。
前牙深覆盖由于病因、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医学小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