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佐忠【散文】石海散记

 凉城文苑 2021-07-04
           
           
           
           
石海散记


文//黄佐忠(重庆万州)


石林峰峦秀,僰人故里幽。
万载秘境现,兴文石海游。

   

6月25日上午,我们和小区的朋友在小余导游的带领下,乘坐大巴,驱车5小时,来到宜宾市兴文石海风景区游览。
一到游客中心,苗族导游就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兴文石海,位于宜宾市兴文县,属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它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属国家4A景区。1983年12月30一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杨汝岱等有关领导陪同下,在视察重庆和泸州后,沿着红军长征路线,"重返长征路",到兴文县考察了兴文石海的七女峰,天泉洞,大漏斗等景点,就石海风景区如何开发作出非常具体的指示,并欣然题词"天下奇观",给予高度评价。从此,拉开了兴文石海开发的崭新一幕。
兴文县是四川苗族聚居县。苗族风情浓郁,苗族服饰刺绣精美,苗族文化源远流长。僰(PO)族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过去,对这"僰“字,我们很少见闻。这次通过兴文博物馆的介绍,这个僰族是先秦时期我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个历史悠久,英勇善战的民族。他们曾在今兴文建立"僰侯国",定都九丝城。但在明朝时期,明王朝对此进行十二次征剿,后终被明朝廷赶尽杀绝。但仍留下许多神奇独特、扑朔迷离、传承悠久遗迹遗物,如悬棺墓葬,大小寨门,古城石堡,石刻碑文,苗王宫等。侥幸残存的僰人流落四方,改为"何"姓,即有"假苗真僰"一一即居住在原僰人之地的苗族,是源于僰人的说法。


我们一行来到石海风景区,映入眼帘的便是石海第一个标志性景点石海涌浪。满山凸起的石林,纵横交错,形态万千,宛如波涛翻滚,浪花飞溅,颜色洁白,蔚为壮观,有"凝固的波涛"之美称。众多游客在此争相拍照留念。接着苗族导游便向我们介绍石海景区"四绝",并依次进行参观。
我们首先观看景区一绝一一地表石海,景观奇特。石海东西延绵20余里,南北8里。南面皑皑石峰,景象万千,山峰兀立,宛如座座城堡。东面怪石嶙峋,重叠起伏。西北石牙高峻,草木成林。著名的"夫妻峰"一高一矮,似夫妻怀抱婴儿,心心相印。远跳"七女峰”亭亭玉立,直播云天。"白龙马"浑身乳白,银光闪闪。"美人石"体态俊秀,千姿百媚。"金龟戏狗熊”
憨态可掬,维妙逼真。如此鬼斧神工,神韵尽致,苍山倒影,平湖清幽。游人至此,无不心旷神怡之至。


接着我们游览景区二绝一一天泉洞。它是兴文石海洞群中最著名的一个大溶洞,形成距今约三百万年。其空间规模和游览长度居世界洞穴之首。目前探测长度为10.5公里。上下共分四层。洞厅宽大敞亮,可开进观光旅游车,洞河可划游船接送游客。主洞长约3公里,共分7个大厅,厅厅各具特色,千姿百态。分别有"穹庐广厦”,"天泉明宫","泻玉流光"是洞顶开有一个天窗,泉水从天窗飞泻而下,如银帘高挂,格外壮观。"石林仙姿”是洞中景点最集中,保存完好的大厅,大厅里石笋林立,玉柱嵯峨,五彩缤纷,恰如琼林仙境。
接着是观赏景区三绝一一"天下第一石虎"。在石海核心景区天泉洞口正上方,近期发现横卧着一头巨大石虎。高200米,长约1200米,重约1000万吨的"天然石虎"。由于这块巨大石虎的头,身,尾齐全,觜,眼,鼻等形象逼真,故称世界最大的天然"石虎"。


接下来是观看景区四绝一一天下第一大漏斗,世界奇绝。大漏斗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是号称世界最大的美国"阿里西波"规模的两倍。大漏斗气势雄伟,深盆暗底,翠竹绿树,怪石林立,坐盆观天,圆天遥遥。而今的大漏斗景点还正在施工完善之中。
我们徜徉在石海里,不禁联系到这片土地曾是红军长征途经地,留有30余处革命遗址。这里也是川滇黔游击纵队活动之地,他们曾留下战斗的篇章,还建立了川滇黔游击纵队纪念馆。我们沿着景区的柏油路前行,景点处处皆是,真是目不暇接。不知不觉来到僰王寨前,苗族姑娘婀娜多姿,盛装表演欢乐的民族舞蹈。不少游人也加入其中。伴着苗家竹楼传出悠扬的芦笙乐曲,真是妙不可言。
啊!神秘的苗家古寨,美丽的石海洞乡,还有那神奇的苗医苗药,真让四面八方远道而来的游客受益匪浅,流连忘返!



编审:宋光平
           
           
           
           

作者:  黄佐忠,男,万州区退休教师,大专学历,曾担任白土镇中心小学校长,上海小学工会主席,五桥艺术学校校长,曾荣获重庆市首届希望工程园丁奖。爱好文学书法,在教育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现有缘于《凉城文苑》,愿诚交众多良师益友,筑梦中华。现居住成都市中航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