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败“拖延症”,靠的不是“监督师”

 xxjjsdt 2021-07-04

    想减肥,却管不住嘴;想考研,却总想打游戏。定了目标,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一种啥“症状”?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曾面向全国199所高校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97.1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或偶尔有“拖延症”。就连吃晚饭,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拖”不动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拖延症患者”不善于管理时间,自制自控力较差,不断推迟要做的事,很容易产生焦虑、沮丧、不思进取等负面情绪。“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这么多,不妨再拖拖。”这个网络段子形象道出了他们的心理状态。

图片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如今,在一些电商平台,针对拖延症提供“监督服务”的店铺越来越多,监督内容五花八门,学习、戒烟、早睡早起、完成工作……“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而且生意很火爆。

  然而,“监督师”的监督毕竟是一种他律。真正能成事、成才的人,靠的是自律,而不是依靠他律约束自己。李嘉诚有句名言:“成功秘诀就是我的手表比标准时间快10分钟。”时间从来都是公平的,谁也不可违逆时间行走的规律,但能成事的人都善于利用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

  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与其说是管理时间,不如说是管理自己──自律。有人之所以陷入边拖延边焦虑、边焦虑边懒散的怪圈,就是因为没有自我管控能力,缺少意志力,不能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怎么可能干成大事?如果想通过自律实现目标,既要有“逼一逼”自己的狠劲,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笃定坚持,否则,自律就是一句空话。晚清名臣曾国藩既无显赫家世,也无过人天赋,7次才考中秀才,后来他能取得非凡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几十年如一日,进行自我管理。从他的“日课12条”中可窥见一二,比如一本书没有读完,绝不会打开第2本;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安排时间,“恒”和“勤”成为最具标识的字眼……

  “哪有什么人生开挂,只不过是厚积薄发”。克服散漫慵懒,不让理想止步于“三分钟热情”,最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做到百折不改其志、千苦不退其愿,哪怕是在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上,也不要轻易放纵自己。在坚持自律中,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才能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成就精彩人生。从这个角度说,自律也是对人生目标的管理,是对人生价值观的明确,甚至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一个人只有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做正确的事,努力实现目标,才算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

  打败“拖延症”的,不是“监督师”,而是你自己。改变,从现在开始。

来源:天津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