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与建筑

 昵称48979411 2021-07-05

题记,早上我在想旅行的意义,说真的,回来柏林的时候,坐在公共厨房看着窗外,天刚刚亮,我觉得此行,经历了很多,忘记了更多,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过去了的,就会慢慢忘记,就像朱自清在匆匆里面说的,我察觉他匆匆的过去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并不像普希金说的,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但是我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慢慢又发现一些有意义的地方。我所到之处,并不只是打卡,拍照,发朋友圈,我在观察,在思考,记录了大量的照片,其中的主题就是建筑和绘画。有人觉得绘画会看厌倦,那是没有品出画与画之间的异同。我一开始主要是欣赏美女,古典的裸女有种说不出来的美丽。但是慢慢的,我会喜欢达利夸张的表达方式,我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精致的鲜花和装饰上面,那不厌其烦的雕琢。随着的观察的进一步深入,我会观察到,画家把视野放到了广大的平民生活,卖橘子的犹太妇女,田野上仰望天空的农民,夕阳下捕鱼的船民。画家的素材不仅仅局限于人物,还有更为广阔的山川和大海,以及日月星辰。近现代画家,更是喜欢用形状,用颜色去简化复杂的画面。还有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可以说是灵感,也可以说是讽刺,也许只是恶趣味。啰啰嗦嗦说了很多,放图吧。

此外看的最多的就是建筑了,街边的房子随手一拍就是很美丽的景色。东欧的市政厅附近一圈都是两三层的五颜六色的老房子,有钟楼,有教堂。教堂一般挑高及其高,两旁墙上挂了中世纪宗教题材的画,正中间是座位,前方是祭坛,有耶稣受难的十字架,旁边一般都有管风琴,管风琴的豪华程度直接体现的该教堂的经济实力。教堂的建筑我觉得啊,可能主要两种,尖顶的和圆顶的,瘦瘦高高的或者矮矮胖胖的,前者是哥特式,后者我也不知道是拜占庭还是罗马式。上图吧,我也不是学建筑的。



最后三张,一张是慕尼黑的,一张是布鲁塞尔的,一张是科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