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爱的能力

 昵称48979411 2021-07-05

有那么一类人存在性格上的障碍,感觉不到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就是说不具备正常人的共情的能力,别人喜悦的时候他不知道为什么喜悦,别人哭泣的时候他不知道为什么哭泣,他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

当我看到这类题材的恶之花的时候,有种认同感。有人问我你身边有特别亲近的人死去吗,你有没有感受到那种难过。曾经有初中的化学老师患癌症死去,同学们自发组织起来为老师祈祷,老师有个1岁的孩子。别人问我,她跟你关系怎么样。我说,她人蛮好,教过我,课上还拿我开过玩笑。我说,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讨论这么沉重的话题,死亡。别人说过,再不顺利的时候,我会设置一个底线,不可以拿生命开玩笑。

我说,死亡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我不会去找它除非它来找我。

别人讲,如果你在我好朋友死去的时候讲这个话,我会立马把桌子掀翻。有这样的人,也不坏,就是不会感受到爱的能力。有人讲,不要再说这样反社会的人格了。我却觉得,这样的批评说的很好。

起因是某个大学的泼硫酸事件。某男生表白不成,恼羞成怒,觉得女人都可恨,用硫酸泼到三个女生的脸上。男生因为家里有钱有势,逃避了严厉的惩罚,美丽的女生因为硫酸腐蚀,眼珠都出来了,做再多的整容手术都回不来了,而且家庭条件不好。我呢,选择了为男生辩护,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立刻招来一片批评。我小声地说,我的意思说,这是个悲剧,双方都是受害者,而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别人问,那他为什么要伤害别人以及无辜的人。

我举例马加爵的事情,他杀唐学礼,仅仅是因为他恰好阻碍了他的杀人计划,他和唐学礼并没有矛盾。而他要杀的人,仅仅是因为打牌的口角,那个人说他牌品不好,人品也不好,怪不得某某人过生日不会请你。如果有人能够听他倾诉,悲剧也许可以避免。2004年之后,中国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人说,没啥用。他的悲剧不是家庭条件不好,而是因为性格自我封闭。也不是性压抑,或者被朋友掌握了嫖娼的记录,因为那时候大学生嫖娼其实很多的。而且,做人流的广告比安全套的广告还多。其实我也有些话想说,很多事情藏着掖着反而不好,性本没有什么神奇的。人与人最珍贵的是关心与真诚。有人说,怪不得那么多人为写信为他求情呢,都是你这样的人。

打仗的时候,你杀的人与你无冤无仇,但是杀的越多功绩越大。那些将军,哪个手里没有人命。而且杀的人多了,人也就麻木了,感受到爱的能力逐渐丧失。

爱是什么呢,是心痛的感觉。

明白这一点的瞬间,我忽然释怀了,原来这就是爱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突然发现佛教的一些观念让人背后发凉。一切皆空,没有欢喜,没有悲伤。为了领悟佛性,丢失了人性。在东野圭吾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形容数学家主人公,杀一个人对于他而言并不比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困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