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历帝被俘后,八旗兵为何要跟随他反清?

 冠123 2021-07-05

众所周知,明朝灭亡以后,明朝的残余势力在中国南方继续抵抗,而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是永历皇帝。

公元1662年,永历皇帝被吴三桂俘虏,很快被清朝处死。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永历皇帝被俘后,虽然汉人吴三桂处心积虑要杀他,但八旗清军曾经奋不顾身营救想要营救永历皇帝,反对吴三桂。

八旗军营救永历帝,这事儿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可是这事的确实发生过,史书上也有记载。

1644年春天,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自缢,宣告明朝灭亡。

李自成进京之后,刘宗敏为了筹集军费在城里大肆勒索、拷打前朝官员,将北京变成一座人间地狱。

平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在得知李自成的所作所为之后,选择认贼作父、投降清军,引狼入室。

然而明朝的气数,似乎还没有尽。

从1644年到1662年,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小政权,苟延残喘了近20年。

先是福王朱由崧率先在南京称帝,改年号为弘光。

可是南京很快沦陷,弘光帝被俘虏。

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拥护下,于福州继续称帝。

但是由于郑芝龙投降,隆武帝最终也很快成为清军俘虏,不久死去。

此时清军基本统一中国,明朝大部分疆土已经沦陷。

1646年,桂王朱由榔登基为帝,是为永历帝,成为明朝廷东山再起的最后一线希望。

可是好景不长,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

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永历十六年(1662年)6月在昆明被绞死,终年40岁。

至此,大明王朝寿终正寝。

明朝灭亡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斗,人心不齐。

明朝将领都是内战内行,打内战的时候,他们一个比一个有能耐。

但跟清军决战的时候,要么贪生怕死、畏敌如虎;要么吃里扒外、认贼作父;要么勾心斗角,搬弄是非。

清军人少,八旗军队只有不到二十万人,消灭明朝政府军和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的,主要还是剃发易服的汉人。

准确地说,灭亡明朝的,不光是满清铁骑,还有汉人自己,也有小朝廷无休止的内斗。

弘光政权建立后,大臣和将领便开始内讧,尔虞我诈,腐败的弘光小朝廷几个月后便被清军攻破。

次年,郑芝龙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称帝,年号隆武,史称隆武政权。

随之鲁王朱以海表示不服,张国维、钱肃乐等起兵浙东,拥他在绍兴监国,与在福建称帝的唐王政权相倾轧。

大明眼看就完了,他们没有同仇敌忾阻击清军,竟然为争正统明争暗斗,大动干戈,正好给了清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之后隆武帝遇害,鲁王逃亡海外。

隆武二年(1646年)十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宣布监国。

一个月后,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又在广州另立中央、正式称帝是为绍武帝,改第二年为绍武元年。

朱由榔见状也毫不客气,同年十一月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即永立帝,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

这时候,远在北京的摄政王多尔衮得知消息,一定大牙都笑掉了。

隆武二年(164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永历帝离开肇庆,再度逃入自己的根据地广西梧州,再后来跑到桂林。

到了桂林,清军随之追来;危难之际,永历帝发现自己的得力干将刘承胤,打算将自己当作投名状献给清军。

永历帝吓得连夜逃出全州,经由靖州(今湖南靖县)逃到柳州。

在柳州,他的行装又被土司劫掠一空。

这时候的永历帝,狼狈不堪,惨不忍睹。

到了后来,永历帝又被孙可望挟持,成为其手中的傀儡,也差点被孙交给清军。

总而言之,那些平日里口口声声忠君爱国的大臣,几乎全都去大清那里接受委任了。

至于吴三桂,那就更别说了。

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吴三桂率领的清军攻占云南,永历帝逃往缅甸北。

缅甸曾经是明朝的宗主国,对于老上司的到来,缅甸王莽达喇非常客气。

但是这种客气也是有保留的,那就是不能损害自身利益。

他对中国,尤其是云南发生的事情不会一无所知,他知道南明大势已去,清朝一统江山已成定局。

不久,缅甸发生政变,缅甸枢密使(缅甸名:鲁道)废黜并处死莽达喇,立莽达的弟弟莽白,新缅甸王邀请永历前去捧场。

可是永历帝没有给新缅甸王一点面子,说人家取得政权不合法,是采用下三滥守法得来——“以其事不正,遂不遣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永历帝连这个都忘了,因此彻底得罪了新缅甸王。

缅甸王恼羞成怒,于1661年七月诓骗永历帝去咒水誓盟。

最后缅甸王派遣士兵杀死大部分南明官员,把囚禁永历帝和其家属逮捕。——时缅甸弟弑兄自立,欲尽杀文武诸臣,遣人来言曰:“蛮俗贵诅盟,请与天朝诸公饮咒水。”——《明史》

同年十二月吴三桂率领的清军迫近缅甸阿瓦,缅甸国王顺水推舟,将朱由榔献给吴三桂。

在被捕之前,永历帝写信对吴三桂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希望吴三桂深明大义,不要为难自己:

倘能转祸为福,反危就安,以南方片席,俾朕备位共主,惟将军命。是将军虽臣清朝,亦可谓不忘故主之血食,不负先帝之厚恩矣

。”——《南明史》

但是,吴三桂在背主求荣的路上已经走得太远,无法回头;他也经不起功名利禄的诱惑。

1662年4月14日,朱由榔在昆明篦子坡被清军用弓弦勒死,家属押送北京。

吴三桂为大清统治者去除了最后一块心病,因此被进封为亲王。

多年之后,卖主求荣、认贼作父的吴三桂扯旗造反,走上绝路,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八旗清军营救永历皇帝的壮举,就发生他从缅甸被引渡到中国之后、被杀之前这段时间。

缅甸国王将永历帝引渡到中国,吴三桂随即下令让清军八旗子弟将其押往昆明囚禁。

吴三桂非常狡猾,他担心那些汉人士兵同情皇帝,如果在半路上经不起考验放了他,在主子那里就无法交差。

而清军跟明朝皇帝是死对头,立场坚定,担任押送任务不会出差错。

可没想到,问题恰恰出在清军这里了。

永历帝虽然软弱,政治上不成熟,但是人家毕竟是朱元璋的后代,人长得气宇轩昂、相貌堂堂,身躯健硕。

即使吴三桂见到他的时候,也被他的帝王气势给镇住,在永历帝跟前毕恭毕敬。

当永历帝痛斥他世受皇恩,却狼心狗肺、背主求荣,恩将仇报的罪行时,吴三桂战战兢兢、无地自容、长跪不起,缄口不语。

此情此景,被在场的八旗将士看到了,他们感慨万千,被永立人格魅力和气场给征服了。

现代历史学家钱海岳先生在《南明史》记载说:

满兵中有蓝旗章京兀儿特者,见而大愤,曰:“

吴三桂食明厚禄,何无毫发恩乃尔!”谓其下曰:“此真天子也,可奉之为百世功。”八旗将士拜呼万岁,争去辫为号

。——钱海岳《南明史》

上自蒙尘,冠马尾楞鬃帽,衣屯绢大袖袍,束黄丝带,举止端庄,甲士参谒,静坐不视,奏语不答

。——钱海岳《南明史》

皇帝都这个样子了,还如此淡定,从容不迫,威风凛凛,这就是传说中的真命天子啊。

跟眼前的永历大帝相比,顺治这个小屁孩简直是不堪入目,跟着大清干没有前途,还是跟永历干有前途。罢罢罢,我们造反吧。

这事真有可能发生,因为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明英宗被俘到了蒙古,负责看管他的是蒙古统治者也先的弟弟,他被英宗的人格魅力折服,对其崇拜得五体投地,临走时依依不舍。

所以尽管明朝大势已去,清朝风头正盛,这些在清军中征战多年的将士(一共30多个中层将领和2000士兵)还是抛弃了家乡的亲人,舍弃身家性命释放了永历帝,想要跟他造反。

他们明知道造反成功概率等于零,但还是奋不顾身。

当然了,这些清军造反的理由除了敬佩永历帝,还有一种更重要的理由,就是女真部落之间的旧仇。

当年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部落时曾经结下的世仇,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叶赫那拉)末代酋长金台吉临时的时候曾经留下遗言:“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

香港电影《火烧圆明园》中就说,慈禧太后就是叶赫那拉氏后人,她为了报仇才窃取最高权力,要葬送大清江山。

由于势单力薄,营救永历皇帝扯旗造反的行动还是以失败告终,那些清军将领也身首异处。

但是这也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注脚,充分证明了吴三桂的无耻,以及清初残暴政策所带来的人心向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