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州城里清真寺

 潍坊五好青年 2021-07-05

据青州市原仪门南碑载:青州城里穆民因雨雪天道途泥泞,出城去东关真教寺礼拜不便,遂在此建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建大殿,西墙有宁阳王载序题:“清真古教”石刻。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大门、仪门、影壁,大门上方有知府张莲登题 “清真寺”门额,门两侧有八字墙,角门、大门、仪门之间为院。仪门内南为赞育堂,北为翼真堂。大殿前两侧有讲堂。北讲堂系清嘉庆十九年甲戌武状元了殿样所建,南讲堂为穆民集资所建。大殿前段5间,中殿3间、后殿3间,上层为望月楼。大殿南侧有三畏轩,轩前南路通西大门,教民平时上寺历来多走西门。西南为水房,再南为女寺,东南为学校,北侧有经纶堂。

   清真寺,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是解放后山东省开放的第一座清真寺。它坐落于云门山南路,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寺之主体建筑,由大门、仪门、礼拜殿为中心成一条东西中轴线,三进院落。仪门内至礼拜殿前两侧对称有南北配殿各五间,为“海里凡“(经学生)的讲堂,故又名南、北讲堂。大门门楼高15米,宽16米,飞檐吻兽,四角风铃,周边的砖雕玲珑剔透。正中是大门,两边有侧门,大门上方镶嵌“清真寺”石匾,为康熙年间知府张连登题写。门楼两侧各有八字墙5米。

进入大门,院内优雅肃穆。大门内6米处另建成仪门,木质结构,面洞三间,镶配六扇屏风门,工艺上乘。梁柱上方雕刻阿拉伯文经文及多种花卉图案,并悬挂匾额多方。礼拜殿后墙正中嵌有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衡宁阳王朱载垿题“清真寺教”石匾,用王印,为“皇明宗室”、“衡王图书”。亦是为建寺之年代依据。礼拜见殿形成“主”字形平面结构,前殿面阔五间,进深10米,中殿面阔三间,进深6米,各有抱厦。“米海拉卜”(壁龛)在后墙正中。

整个礼拜殿以前中后钩联搭接,联成一体,加大了纵深。殿顶高低错落,气势雄伟,镶嵌用花朵模拟而成的吻兽,似兽非兽,有眼无球,远看是兽近看是花。四处挑角垂挂风铃,但遇风不响,以免互扰礼拜。殿宇均彩绘,并书写阿文经文。礼拜殿南侧有北屋三间曰“三畏轩”。取自“畏天命、畏圣人、畏大人之言”之意。为寺之帐房及议事之处。西南方有北屋七间,为沐浴室。


文字来自百度,图片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