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里漫行话潍坊:齐西村、丝绸博物馆、姜泊古村

 潍坊五好青年 2021-07-05

前语

今天艳阳高照,依旧高温。

说好的雷阵雨,并没有下。

千里漫行话潍坊第二期活动,

主要目的地是山东潍坊昌邑。

这一次我们要去的地方是:

齐西村、丝绸博物馆、姜泊古村。

今天活动主题:感受历史遗存的人文风情,

体验丝绸文化,了解水上丝绸之路历史渊源,

观摩历史文化村落,体验大窑村土陶技艺。

齐西村

以前来过齐西村,这次算是旧地重游。它位于昌邑革命老区龙池镇,在2013年齐西民居被评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演员牛群(他本姓齐)的老家。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村落保存完整,独具特色,也是昌邑摄影家协会的创作基地,龙池齐西村也被选为山东历史文化古名村。

回眸一笑

两位漂亮的美女导游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同上

深巷有佳人

依旧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条充满历史沧桑的小巷

专注

专心

专拍

蓝天白云,古村老屋,和谐精美的画面


七步梨?七步犁?用梨木做的犁?犁为梨误?

患有严重错字强迫症的我,表示不能接受啊

大茅道?我怎么记得小时候,都叫它,毛敦子

丝绸博物馆

昌邑柳疃在丝绸发展史上具有举轻若重的地位,柳疃丝绸那可是远近闻名啊,在柳疃有一座丝绸文化博物馆,我们去看一看。

从齐西村往东,沿着柳龙路,几乎不用拐弯,大约七八公里的样子,可到达柳疃的丝绸博物馆。这里面各种丝绸有关的展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让人大开眼界,也有各种纺布车织布车,历史文化名人与柳疃丝绸文化的关系。听了王波馆长的详细讲解之后,我们明白了柳疃丝绸文化发展史和相关的历史典故,真是一次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啊。

姜泊古村

姜泊古村在昌邑卜庄镇,第一次来到保存完整的姜泊古村,我几乎被它震撼到了,村落保存完整,历史底蕴丰厚,这里是曹雪芹奶奶的老家,他在红楼梦七十回里多次详细描写风筝种类扎制放飞,这与他奶奶有太大的关系,他奶奶不仅会讲故事,而且特别熟悉潍坊风筝,或许小时候的曹雪芹被奶奶带着回昌邑姜泊省亲,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啊。姜泊不仅是雪芹戚里,还是海丝起源,华侨之乡,这里也是著名作家峻青老家,他在这里创作出有名的《黎明的河边》。

深沉老者

对拍

沉思

古典小楼

我们的美女领队,辛苦辛苦啦

离开柳疃丝绸博物馆,一路往东,过了一个叫北泊的小村庄,然后左拐北行,大约一二里路的样子,一座高大的牌坊立在村前,上面写着姜泊二字,过了牌坊,在路西有几座高大的二层小楼建筑,写着姜泊村史馆的字样,这就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姜泊民居群。这里还是革命老区,作为西海军分区后方医院遗址,如今已成为昌邑市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在这里,我们不仅观摩到传统的村落文化,也深深感受到了一种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真是不虚此行啊。

门前青石,满墙青砖,有木有一种历史沉重感

对视

晖影

菇凉,莫非迷路了?

大窑村土陶

早就耳闻大窑村土陶远近有名,这次在大窑村能够观摩体验了一番土陶制作技艺,并有传承人尹文波关于土陶制作技艺做了详尽的讲解。

土陶制作技艺,需要下一代继承和发扬


后语

时光匆匆。一天的时光,如此短暂。不过今天真是特别有意义。通过千里漫行话潍坊活动,我们不仅感受一段历史遗存的人文风情,体验一把丝绸文化,还了解水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观摩传统历史文化古村落。收获大大的。

以上部分图片采用活动团员所拍,谢谢他们

下午因为有事,提前骑行回来了,从姜泊到潍坊,大约45公里的样子,感觉还行,出了姜泊,往西往南,沿着潍河西岸,有一条往南的大路,问了下路,说是直通昌邑一中,然后可以拐到206国道,通往潍坊。不过天气实在是太热了,虽然带着帽子面巾套袖长裤,感觉还是晒得热乎乎的,浑身发烫,而且嗓子眼里冒烟,口渴至极,所幸路边有卖桃的,买下解渴。到了206国道一个加油站,一连买了4瓶矿泉水,一气灌下。才不觉得那么热了。然后得以一路平安到家。

再次感谢【千里漫行话潍坊】活动

也感谢本次活动我们的领队范儿童鞋

以及这一群可爱的团员们,谢谢你们精彩图片

文字和图片版权所有,谢绝盗图盗文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抄袭

一切不打招呼的转载,视为侵权

作者简介:牛人口玉弓虽,潍坊市潍城区增福堂人,从事教育,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喜欢健身徒步骑行摄影户外旅游。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