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803行书取势

 田牧 2021-07-05

  汉魏之际是书法史上重要时期,隶书开始转变为真书。这一影响巨大的转变,是通过行书作为中间媒介完成的。说得明白点,隶书加以使转变成行书,然后行书隐藏使转产生了真书,今后还会解释。

  

  钟繇虽然没有纯行书作品传世,但他的真书作品如《荐季直表》中,夹有不少行书,而且也是使用了笔势,甚至比王羲之还简单。

  第一堂课说过,行书本来叫行押书,是签名用的。

  行书的创始者刘德升,可能做过为人设计签名的事。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谁都想要一个签名式。现代社会都需要签名,有签名就必然有签名设计。日积月累,越做越多,结果大多数汉字都有了行押书写法。

  

  于是可以总结出一套书写法则。历史上刘德升做了这件事,所以称他为行书之祖。这样一来就不止用于签名,写信、写文书都可以采用。于是行押书变成了行书,无需那个“押”字了。

  

  有人说,行书在汉末民间已经普遍流行。如近年发现的长沙东牌楼汉灵帝时期简牍,就是行书。

  我认为要小心使用“行书”这个概念,不要无限扩大。“行书”是一种书体,它适用三大技法:用笔、识势和裹束。这种简牍上的字迹,只是民间的手写体,没有规则的。今天社会上也有大量人这样写,你认为他们在写行书吗?签名设计弄成这样子,你要不要?所以说,普通的手写体,只是文字学上的草写,跟书法艺术的行书,不是一回事。

  

  第一课讲到,卫恒《四体书势》说:“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子于刘德升。”两个年轻人钟繇、胡昭入山拜刘德升为师,应该不是为了学签名,而是想学到刘德升掌握的行书规则。令我感兴趣的是,刘老师究竟讲授了什么呢?没有一本书讲过这个问题,核心技法在古代是保密的。但刘老师肯定没有保密,否则钟繇、胡昭不会成为大书法家。

  我曾经在一级课程中细述追踪王羲之笔法的过程。王羲之笔法也是保密的,到七世孙智永始传外姓弟子,经虞世南、陆柬之、陆彦远传到张旭,张旭传给崔邈,崔邈再传弟子韩方明。韩方明写下《授笔要说》,透露了张旭完整的教学内容。

  

  刘德升的教学包括哪些内容呢?这可是非常重要的。钟繇和胡昭是他的学生,有没有像韩方明那样,也透露一点刘德升的教学内容呢?这就要做两件事:先把刘德升的师承关系排出来,然后看看这些人有没有什么论书法的著作。

  一、刘德升的传承系统

  最近课程进度慢了很多,就是因为我在找有关资料。找下来很失望,刘德升的学生,史籍中只有钟繇、胡昭两人。顺便说一句,钟繇、胡昭未必是同时入学。钟繇生于公元151年,胡昭生于162年,两人相差十一岁。钟繇很早出仕,离开家乡,当时胡照尚幼。钟繇在曹操处做官,后来曹操也邀请胡昭出仕,胡昭谢绝了,隐居在陆浑山中讲学。但只是讲经,没有找到胡昭教书法的记载。至于钟繇,他儿子仲会书法很好,王僧虔甚至把仲会和张芝、索靖、韦诞……并列,庚肩吾《书品》列钟会书为上之下品。唐代有一个宰相钟绍京,是钟繇十七世后代,因为字写得好,后人把《灵飞经》归之于他名下了。钟繇还有一个弟子,叫宋翼,师生两人关系不大好。

  

  至于私淑钟繇者,那是非常之多。正如孟子那样:“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把羊欣记录:“晋中书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卫夫人出身于四代书法见称的家庭,但却是学钟繇的。她出生时,钟繇已经去世四十多年。《书断》也说,卫夫人“隶书尤善,规矩钟公”。注意唐人所谓隶书,往往指今隶,就是真书。

  

  梁代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谈到王羲之善于学钟繇:“又逸少学钟繇,势巧妙形密,胜于自运。”

  

  王羲之对于钟繇下过多年功夫,临钟繇的作品胜过他自己写的,直到晚年王羲之觉得自己可以超越钟繇,可见用力之深。

  

  羊欣又说:“琅琊王廙,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能章楷,谨传钟法。”王廙是王羲之叔父,书画皆善。王僧虔谓王廙“书为右军法”,庾肩吾也说“王廙为右军之师”。

  

  《宣和书谱》说:“(王)导善作字,规模前人。初师钟繇、卫瓘,力学不倦。”王导是王羲之从伯父,东晋丞相。从这些资料可知,卫、王两家都深受钟繇影响。

  

  把史籍中学钟繇的人列出来,这个表就扩充了。这当然不是全部,只是六朝一部分。这些人中有两个特别引人注意,即卫夫人和王羲之。师生两个都是努力学钟繇的。

  二、史籍资料

  师徒传承表排出来了,这些人有没有书法论著呢?很遗憾,找了很久,没有找到。胡昭、宋翼、钟会等人都没有关于行书技法的著作。也许佚失了,也许根本就没有写过。

  至于钟繇,有关资料也非常少。唐徐坚《初学记》二十一引用钟氏《隶书势》三条,《全三国文》直接标为钟繇《隶书势》。

  

  这些话在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已经出现。卫恒没有说作者是谁,而唐张怀瓘《书断》认为是蔡邕所作。这是赞扬隶书的,不是论行书的,跟技法一点关系也没有。

  此外,宋代陈思《书苑菁华》收录钟繇求笔法故事。文章说钟繇见到韦诞有蔡邕《笔法》一文。韦诞就是设计《韦诞笔》的那个人,也是当时大书法家。

  

  钟繇苦求韦诞,想看看蔡邕《笔法》,韦诞不肯。钟繇只好等韦诞死后,派人去盗墓,终于获见这文章。各位,钟繇死于230年,韦诞死于253年,是钟繇去世早二十多年,怎么可能掘韦诞墓?这故事哪些荒诞不经,虽然中间引用了钟繇几句话,可信度非常低,只好放弃不用。但这一篇流传非常广泛,直到当代书论都经常引用。

  

  直接资料没有找到,间接资料还是有的。有一篇文章叫《笔阵图》,后面还有附文。流传时间很长,影响很大。作者是谁,一直无法确定,或归于卫夫人,或以为是王羲之。唐初孙过庭《书谱》说“疑为右军所制”。到晚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把前一篇标为《晋卫夫人笔阵图》,后面附文标为《王羲之题<笔阵图>后》,判为师徒两人所作。卫夫人这篇没有直接提到钟繇,王羲之讲到了。《王羲之题<笔阵图>后》这篇文章不长,其中与钟繇有关的章节,可分四小段,第一段话:“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这是说书法创作之前先要构思,预想字形,有别于通常写字,普通写字没有这样一步。“先干研墨”是什么意思,下一次会详细解释。这里你先理解为利用研墨的时间来构思。“大小、偃仰”指姿态变化,与笔势有关。“平直、振动”为线条变化,这是用笔。“令筋脉相连”,这是裹束。心中有数了,才开始下笔书写。

  

  以前讲过,韩方明《授笔要说》记录的徐璹(shú)老师之言,也说“夫欲书先当想”,考虑很多细节才下笔。不少人误解书法家随手一挥,横扫千军,哪会这样简单呢。孙过庭都说过,需要五个条件才行,称之为“五合”。你可以找《书谱》来读一读,就知道创作不容易。

  

  前面第一段下面讲道理,第二段反过来说就应该怎样:“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书法之要在于形态多变,没变化就不是书法。作者举出一个人为例子,就是钟繇弟子宋翼。文中说到的“算子”,就是算筹,古代计算用的工具。

  

  由来非常久远,有用树枝、木棍、竹棍,甚至玉的。以“筹“字从竹,应该是竹棍最多。如果你点画写成这样子,是用笔平拖造成的。再加上结字“上下方整,前后平齐”,那就等于现在印刷体。宋翼开始只会横平竖直,被钟繇呵叱。钟老师很厉害,宋翼很害怕。

  有些人追求“横平竖直”,那写出来必然像算筹。其实书法中的线条,要包括横不平,竖不直才好。钟繇的字,初看好像很简单,细看用笔、结字都颇有心思,平斜互用,正侧互见。把智永、柳公权的字放在钟繇旁边,可以看到他们受钟繇影响。

  

  颜真卿独出一格,颜体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平画宽结。你看“言”字上半部,简直就是算筹数字“八”。所以米芾等人,对颜真卿非常不满。清代碑派强张裕钊,用笔均匀平直,康有为赞他说“千年以来无与比”,誉之过矣。

  

  第三段:“(宋)翼三年不也见(钟)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 ),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每作一( )如屈折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这里一共八句话,其中有的字破坏了。不过今后还要详细解释,你先有一个印象。简单地说,宋翼用笔方法改变了,其实就是动了手腕。结果线条都活了,有自然之趣味,呈内心之波澜。八句话包括了“八法”“五势”部分内容;有了单一笔势和复合笔势的初步概念。

  

  最后第四段,“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有人盗墓,钟繇墓中有一卷《笔势论》,宋翼读过后,懂得了什么是笔势,书法水平立即提高,名声大振。如果真有此事,这篇文章钯钟繇书法的要点讲出来了。那就是依笔势写,这恐怕也就是刘德升之法。列代书家怎么看这篇文章呢?下一课继续。

  敬告天下书法老师一句话,教学生有秘诀都要讲出来。不要死后带入坟墓,很危险的。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