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由为3000多位企业高管做知识服务的三谷淳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能够轻松养成好习惯?”习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遵循一定的养成逻辑,而如果你不懂这个逻辑,你就很难养成一个新习惯。从人的感受上说,养成习惯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以往的做法,建立一个新的做法,那么必然会经历“兴奋-压力-驯化-习惯”这个过程。第3天,虽然也能继续做,但是身体和意识开始排斥,感觉到了压力,想回到原来的状态。也就是段子里说的:不装了,摊牌了;第7天,虽然还是有点麻烦,但是渐渐习惯了,身体和意识被事情驯化了;第14天,到此,你已经彻底形成了新习惯,再让你回去反而有点不适应。以前的人们从来不刷牙不洗脸不洗澡,现在你少做一次都觉得浑身难受,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使用,比如进入新的工作岗位,换一家新的公司,你都得经过这个过程。咬住牙,别放弃,你自然也就适应了。那些晚上睡得很晚,早上还能起来学习的人,或者那些非常忙碌但依然坚持健身、保持体型的人,他们并不是意志力强,而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行动计划,身体和精神已经被那种节奏驯化了,适应了,根本不需要动用意志力。真正需要意志力的阶段,其实就那么几天或者一个星期,不是让你一直咬牙往前走。如果你觉得咬牙坚持才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那么你去看牙医的时候,医生一定会问你怎么年纪轻轻牙齿磨损这么严重,你说这些年都是咬着牙过来的 。在日本就有个“三日和尚”的说法。它是指一些人铁了心要出家,结果无法忍受修行的苦,刚过3天就还俗了。这都是靠意志力做事,但不理解规律的体现。所以,不管你学什么,练什么,都要记住最初的一周里,“维持现状偏差”会想方设法把你拖回舒适区,但是过了两周之后,你就会适应学习区,并感受到新习惯给你带来的愉悦感。 ③ 想要渡过那四个阶段,你就得大量行动,而不是大量思考。在养成习惯这件事上,思考是没有任何益处的,思考只能让你关注困难和麻烦。不停地行动,大量地行动,直到你养成了一个习惯,再想办法去优化和提升它。从这个角度讲,相对于“质”,你更需要关注的应该是“量”。可以预见的是,养成新习惯其实就是在触摸未知,于是,你会常常感到不安,并发出“这样真的可以吗?”“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可以完成目标吗?”等疑问,于是你就越发不能积极地实施计划。一旦你开始质疑了、徘徊了,啥也别管,先增加你的行动量再说。总结一下,养成好习惯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所以才会被我们大量讨论和研究。你所见过的大牛、行家,不管他们的认知水平有多高,最初他们也都完整地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所以,理解了这一点,你不要想太多,尽管去做就好。
|